關於說國學是毒瘤沒有理性—學習心得

黃建平先生曾提出來一個實際銷售額的計算公式:把主營收入和預收款的增量進行合計,加起來的值等於實際銷售額。這種思想對於價值投資是非常正確的。價值投資的基礎就是認知博弈,認知的基礎就是研究公司的基本面。

其實最近有很多人都在反對國學、反對中醫,但是實際上並沒有實質的證據和論證直接認為國學是毒瘤,這樣發表言論就是不理性的行為。投資講究的是用理性戰勝非理性。那麼什麼是理性?理性就是你通過眼睛所看到的細節、通過細節和邏輯去推斷一個設想、然後利用大量的證據去論證你的推斷、最終得出來正確的結果。但凡是你得出來的結果都是經過論證的有理有據。這一點就跟神探狄仁傑判案思維是非常相似的。

我們都是價值投資的求索者,在投資的過程中也產生了新的行業需求,產生了資產管理、基金經理。對於資產管理市場我國還處於初期階段比較混亂,有很多基金經理出現了一種現象就是靠著賺取出資人管理費的盈利模式並未帶給出資人實質上的收益,這至少也反映一種不誠實的道德表現。

那麼國學到底是不是毒瘤呢?以下證據可以告訴你答案。

第一:國學中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什麼意思呢?曾子說:“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為別人辦事是不是盡心竭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不是做到了誠實可信呢?老師傳授給我的學業是不是複習了呢”。在現代資產管理界做好管理人的本職工作難道不需要這三個條件嗎?不需要對客戶忠誠嗎?每天不需要反省自己呢?

第二:王陽明曾提出知行合一,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那麼基金經理在遇到價值投資波動的過程中是否可以做到不忘初心、始終如一的投資決策呢?不然,回顧我們15年的股災,有多少基金經理為了迎合投資人的訴求拼命斬倉,造成整個股市的斷崖式下跌。再回到18年中美貿易戰的時期,又有多少基金經理不理性的錯誤判斷外圍影響紛紛清盤,巧妙的錯過了19年初的股市反彈。現在我們又將面臨2020年曆史罕見的疫情,又讓他們紛紛恐慌帶動股市劇烈波動。這些行為不都是因為並沒有做到知行合一嗎?資產管理者都如此不理性,更何況是中國的散戶呢?

綜上所述:國學絕對不是毒瘤,只是因為大眾並沒有深入瞭解以及合理運用到生活上而已。中國作為五千年文化起源的大國,作為國學思想的創始者、傳承者,但是未來國學終究是要回歸於大眾。文明大國的必經之路就是一定要擁有強大的文化傳播和文化覺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