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以來的"天命"對中國歷史的影響

楔子

從秦始皇開始,"天子璽"鐫刻了八個字:"受命於天,既壽永昌"。究竟是什麼主宰著世界的開合?

如果我們看一看五彩繽紛的中國歷史地圖,我們可以在歷代的總圖上看到不止一種顏色。只有到了清代,我們才能找到這種顏色的秋海棠葉的形狀。幾千年來,各個朝代的疆域不時發生變化,至今中國的遼闊疆域已基本形成。

但如果從史實的角度看這一套地圖,我們絕不會只看到簡單的色塊和無序的變化,而會看到繁榮與衰落的交替,建設與破壞的轉化,文明與野蠻的較量,夢想與現實的交融,幾千年的戰鬥,幾十個敵人和兄弟,無數次的失敗和勝利,多少次的擴張和縮水,多少次的結合和斷裂,最終鑄就了同一色彩的神聖身影。

頌揚開疆拓土的聖賢、智者、好將、勇士,斥責失地辱國的奸臣、懦夫,歌頌團結愛國,應該是人性和我們學習中國歷史的基本態度。但複雜的歷史不僅是好人與壞人、對與錯的簡單結合,更不是"雖然但是……"模型的評價。

人們往往喜歡對這一歷史過程作出假設:如果唐朝的疆域一直延續到今天,如果明朝政府不放棄越南,如果乾隆接受中亞國家的要求將其納入疆域,如果中國在鴉片戰爭後沒有失去那麼多領土,但歷史是一個不可改變的事實。雖然有許多偶然因素,但它們基本上是客觀條件的必然結果。

秦始皇以來的

圖1 譚其驤主編《中國歷史地圖集》

秦始皇以來的

圖2 大清國璽

"受命於天"的謊言

如今的大型噴氣式飛機可以不著陸地飛到地球上的任何地方,一萬噸級的客輪可以不著陸地航行到世界各地的港口,因此遼闊的沙漠、波濤洶湧的海洋和茂密的叢林擋不住人們的腳步,阻擋不了人們的交通。但在過去,這些"自然災害"對先民來說是不可逾越的障礙。

在中國古代,君主都聲稱自己是"天命",這對老百姓來說無疑是一場騙局。但是,如果我們要討論早期人類發展的基礎和國王賴以生存的地理環境,地理環境是國王賴以鞏固統治和發展本國經濟的基礎。

秦始皇以來的

圖3 宣揚"君權神授"、"天人合一"的董仲舒

得天獨厚的地理條件與"以農立國"的國策

竺可楨等現在地理學家的研究表明,三四千年前的中國的平均氣溫比現在要高。秦漢時期黃河流域的氣溫比現在要高一到二攝氏度,所以氣候溫和,降水充沛。這裡是傳統的農耕區,《史記·貨殖列傳》中有"江南卑溼,丈夫早夭"的說法,使中原人望而生畏。

賈誼被貶長沙,長沙之地在西漢時即地理環境非常惡劣,不適宜耕種,因而地廣人稀,農業發展緩慢。

黃河中下游為沖積平原,土壤疏鬆,易用簡易鐵器耕作。沖積土養分保存良好,適宜耕作。根據考古發掘和文獻記載的結果,夏、商、周兩個時期的中心區位於今天的河南中北部、陝西省關中盆地、山西南部、河北省西南部和山東西部。這些地區是當時自然環境最優越的地區。

近年來,在長江流域、東北等地也發現了許多早期文明遺址,這讓人們對黃河流域是中華文化搖籃的觀點產生了質疑。

但是,從地理環境的整體評價來看,我們仍然可以斷言:總體而言,黃河流域仍然是中國最古老、最集中、最發達的早期文化搖籃。

與此同時中國三面環海,一面內陸,出海意味著風險,無論是漁業抑或是經商都很少在海上進行,這也使得中國的資本主義萌芽遲遲沒有到來(海洋環境的決定性因素)。

農業在中國有著悠久的歷史。在中原地區,農業一直是唯一的產業。春秋戰國時期,黃河流域可能還有一些畜牧業,但隨著西漢王朝的建立,中原地區畜牧業的經濟地位下降,農業成為歷代的產業。

即使到了明清時期,工商業的興起、市民階級的興起,但農業作為自己的產業的地位依然不可動搖,"士農商"的排名也沒有改變。清朝閉關鎖國時,小農經濟仍然是清朝經濟結構的主體。

可以說,正是中國得天獨厚的地理條件,才讓農業始終牢牢成為中原王朝的根基之業。

秦始皇以來的

圖4 賈誼像

對西域與海島的探索——茫茫無涯

一方面,漢武帝時期派衛青與霍去病擊敗匈奴,又掃清了河西走廊的烏孫、大月氏等勢力,設置了敦煌、酒泉、張掖、武威四郡,後又設金城郡,史稱"河西五郡"。

河西五郡的設立,鞏固了西北邊防,也為開闢長安通往西域的道路提供了前提、創造了條件。絲綢之路,由此揭開了她千年的神秘面紗。

通過陸上與海上的交通道路,中國的中原王朝穿越萬里來到西亞、東歐、北非,不僅耀武揚威般地宣揚了我中華王朝的國力與財富,也為中國帶來了各種物產——如明末的番茄、土豆、番薯等作物的引進,均來自西域,非中土之物。

另外一方面,周邊海上的一些鄰島,成為了我們踏上海上征程的第一步。海島探索一般分為三類:一種是與大陸相隔較近,穿越風險較小的,如海南島、舟山群島等;第二類的穿越風險較大的(在古代技術條件下),如臺灣島,即便到了16、17世紀以後,穿越臺灣海峽的西方航海家依然感嘆這裡的危險;

第三類便是跨越東海、南海才能到達的遠方彼岸,如日本、東南亞各國乃至大洋彼岸的非洲。鄭和下西洋,三保太監最遠到達今天東非印度洋沿岸的索馬里等國,這裡千里迢迢、路遠天高,想必是經年乃至。當然也有距離過遠而不能到達的,也不可能設立行政機構統轄,比如南海諸島、釣魚島等。

在結束地理環境的討論時,我想總結以下兩點。

第一,地理環境對人類的制約作用因生產力而異,對統一國家的形成同樣如此。早期的統一往往是從很小的基本地理單位開始的,隨著生產能力的提高而逐步擴大。

第二,影響統一和分裂的因素有很多,地理環境不是唯一的、更不是決定性的因素,儘管在某種特定的條件下它可能起決定作用。例如,朝鮮半島北部和中國東北地區並沒有明顯的地理差異,鴨綠江早已不是阻滯兩岸來往的障礙,早在秦漢時期山東半島到朝鮮半島的航線就已存在。

秦始皇以來的

圖5 絲綢之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