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時期的「天命」指的是什麼?

春秋時代的社會,已經跨入了鐵器時代,農業生產工具相應地得到了巨大 的改善,農業生產力的提高導致了春秋時代的社會變化。

首先是經濟的變革,引發了政治結構上的極大動盪。以周天子為天下共主的政治地位被動搖,周王室日趨衰落。而以諸侯、卿大夫為代表的新興力量卻迅猛崛起,他們利用各種機會擴充自己的實力,直欲問鼎天下,逐鹿中原。

社會的動盪,直接影響了春秋時代思想領域上一系列的變化,主要表現為對商周以來天命觀的修正和發展。由於周天子已無力支撐天下,因此探討天命的人轉為各諸侯國的國君及賢卿大夫等。

春秋時期的“天命”指的是什麼?

時代的變化,人在歷史發展中的作用也凸顯出來,人們對人的價值的思考也更為深刻,這些都為個體人格的形成開拓了一個新的天地。

春秋時期,西周傳統天命觀雖然受到挑戰,但人們依然強調天帝依據人的善惡主宰人的存亡禍福,這種對傳統天命觀的延續集中表現在“國之存亡,天命也”、“天道無親,唯德是授”、“天道賞善而罰淫”、“神福仁而禍淫”的一些話語中。

這一時期的各諸侯國,繼承了西周的天命觀,基本上都能將國之事業成敗與德緊密相聯。

仲慶父請伐齊師。公曰:“不可,我實不德,齊師何罪?罪我之由。《夏書》曰:‘皋陶邁種德,德,乃降。’姑務修德,以待時乎!”秋,師還。君子是以善魯莊公。

魯莊公對出兵問題表現得非常理智,根由是以德為行為的標準。

春秋時期的“天命”指的是什麼?

宋人圍曹,討不服也。子魚言於宋公曰:“文王聞崇德亂而伐之,軍三旬而不降。退修教而復伐之,因壘而降。《詩》曰:‘刑于寡妻,至於兄弟,以御於家邦。’今君德無乃猶有所闕,而以伐人,若之何?盍姑內省德乎!無闕而後動。”

宋人伐曹,子魚認為國君應以文王為範,在戰事上以德為主,不要急於求成,並勸君退兵內省,待德厚再動。

西周時給予人王的天命為何會下移至卿大夫之身呢?

由史料可知,人王天命的變化從夷王即已開始。

《禮記·郊特牲》:“覲禮,天子不下堂而見諸侯。下堂而見諸侯,天子之失禮也,由夷王以下。”

說明夷王始已漸失德,不為諸侯所重。 至於厲王,據《周語》記載,自身好利,並任用好利的榮夷公作王朝卿士,執掌大權。人民苦不堪言,於是“國人謗王”,厲王不反躬自悔,卻變本加厲,用衛巫監督人們的言行,若有非議者,即處以極刑。“王心戾虐,萬民弗忍,居王於彘”。

春秋時期的“天命”指的是什麼?

​厲王的不德,結果是人民行動起來,把他從王座上趕了下來。也足見“國人”和“萬民”的力量,這也是普通民眾顯現其價值的明證。

厲王之孫幽王,是一個肆意掠奪、善惡顛倒的天子。“人有民人,汝復奪之。此宜無罪,汝反收之。彼宜有罪,汝復脫之。”

他所任用的卿士沒有一位是國之善人,結果是“至於幽王,天不弔周,王昏不若,用愆厥位。”在申、繒和犬戎的聯兵進攻下,幽王兵敗被殺於驪山之下。

至此人們意識到人王是難以久保他們的德風的,所以人們不再把對德的要求僅僅集中在天子的身上。同時,天命也不是唯一隸屬於天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