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錢等於賺錢!在銀行存50萬,可以實現財務自由嗎?

  在網上看到這麼一個話題,50萬存銀行,可以實現財務自由嗎?先不否定這個願景能不能實現,且看看多數人對於財務自由是怎麼想的,以及概念。


存錢等於賺錢!在銀行存50萬,可以實現財務自由嗎?


  可以直接說,財務自由是所有人,都想應驗在自己身上的夢想,畢竟在現實生活中,誰都不希望整天面對,枯燥且乏味的上班生活。世界這麼美好、那麼大,還有很多美好的願想等著自己,整日侷限在一個兩點一線的生活範圍圈內,誰都想出去走走。

  概念

  對於財務自由的概念也較為通俗易懂,簡單點理解就是:不用工作,也有收入,就好比存款帶來的利息一樣。而實現最基本的財務自由,人們通常指的是:每天的被動收入,可以完全滿足日常生活中的各類開支。假使不考慮別的生活形態,進入這種收入階段,都可以稱為財務自由。

  因為對於財務自由的定義,每個人心中都有著自己的一把秤砣,這個數字它可以是100、200、10萬、20萬,在數字中隨意變換,基於實現財務自由的主要因素,取決於心中對物質及生活品質的追求,並沒有嚴格的標準定位。


存錢等於賺錢!在銀行存50萬,可以實現財務自由嗎?


  如果真要有個標準,以胡潤的定義的來看,在一線城市中至少得有1.3億元的資產;二線城市至少不能低於8000萬這個水平。如果真要按照這個定義強加下去,50萬實現財務自由,無疑就像是痴人說夢。

  被動收入

  以銀行各類型存款利率為例,活期存款的年利率為0.35%,50萬存款也就1750元的;一年定期存款的利率按六大行中最高的郵政銀行來說,為2.15%,50萬存一年也就產生1萬零750元的利息。倘若三年期、五年期利率以3%、4%來計算,一年分別為1.5萬元和2萬元。

  想要靠著50萬存款,每年帶來的一兩萬元被動收入實現財務自由,顯然過程夠嗆。就算是以6%的年利率來計算這50萬存款,也就3萬元,按月份均分下來,每月2500元。對於一個暫未組成家庭的普通人來說,2500元能幹什麼呢?每月基本存不下,同時還不能考慮生活在物價較高的大城市中。


存錢等於賺錢!在銀行存50萬,可以實現財務自由嗎?


  當然,話又說回來,50萬雖然不能在存款上實現財務自由,但在股市上我認為可以。以主營集成電路生產的卓盛微股價為例,19年6月上市時股價為50.82元,今年2月份股價達到最高點,為675.12元。從開點到最高點,短短8個月內,漲幅程度達到1328%。

  如按50萬來計算這組漲幅數據的話,8個月內50萬變成了664萬,活生生翻了13倍。若拿這600多萬,來考慮實現財務自由這個話題,那麼你在國內絕大部分城市中,都能活得很好,並且還能滿足詩與遠方的美好憧憬。回到現實,能在股市遇上這種情況,還是非常少見,企業應景未來發展的前提,但還需一系列外部因素推動。所以,別把幻想留在股市中,它雖然有極小的幾率使你暴富,但其中蘊藏的風險太高, 稍不留神就能讓你血本無歸。


存錢等於賺錢!在銀行存50萬,可以實現財務自由嗎?


​  而50萬存銀行,實現財務自由這種事,還是別做過多停留,它每年帶來的收入還遠不能實現財務自由。至少在我看來,每月沒有1萬元以上的被動收入,還得踏踏實實的上班,因為詩與遠方的願想還離我很遙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