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匯到底能不能做?——中國監管態度的最新解讀!


外匯到底能不能做?——中國監管態度的最新解讀!

外匯保證金交易,作為一種投資工具,它在英國、美國、日本、香港,甚至臺灣等很多國家和地區都是受法律監管和保護的,也受到了廣大投資者的歡迎。

國內監管機構

在瞭解監管態度之前,我們首先要了解下國內的監管機構,由於目前中國內地並沒有外匯保證金的牌照或者資格的說法,所以也沒有明確的歸屬哪個具體的監管機構,而外匯相關的工作,則是由多個部門聯合負責的。


外匯到底能不能做?——中國監管態度的最新解讀!

因此,我們主要需要了解的監管層有以下幾個部門:

外匯到底能不能做?——中國監管態度的最新解讀!


外匯到底能不能做?——中國監管態度的最新解讀!


歷史

第一次叫停

20世紀80-90年代,很多香港外匯經紀商通過在上海設立辦事處,開始在中國大陸開展外匯保證金業務,成為第一批滲透入中國市場的外匯經紀公司,這些辦事處能夠為當地客戶完成一套完整的開戶和交易流程。這個時期的外匯交易發展非常盲目,立法缺失,監管不完善,最終導致了大量個人與機構投資者出現鉅額虧損。


這種情形很快就吸引了監管層的注意,1994年12月,中國證監會聯合中國人民銀行、國家外匯管理局、公安部、國家工商總局等部委聯合發出《關於嚴厲查處非法外匯期貨和外匯按金交易活動的通知》,明令禁止各種外匯保證金交易,這是外匯保證金交易第一次被叫停。

不過,官方與民間向來還是有所區別的,90年代後期互聯網興起帶動了在線外匯保證金交易的流行,在線外匯交易的模式打破了國家和地域的界限,使得很多經紀商可以避開本國監管為投資者提供服務。

短暫放開

2004年,隨著中國監管政策的日益放寬,國際上知名的外匯經紀商公司都開始大舉進入中國大陸境內,首批國外外匯經紀商獲得中國銀監會的批准進入了中國市場,並在中國設立了辦事處。


2004年2月,中國銀監會發布了《金融機構衍生產品交易業務管理暫行辦法》,規定銀行可以開展新的金融衍生品業務,不需要額外批准。2006年,中國銀監會發布了《商業銀行創新指引》。根據該指引內容,商業銀行為適應經濟發展要求,可通過引入新技術、採取新辦法、開闢新市場、構建新組織,開展各項新的活動。


2006年6月,中國建設銀行上海分行被批准首先推出面向個人投資者的外匯期貨交易,而且首次採用了保證金交易模式,這被很多人看做中國外匯保證金交易即將開放的信號。

同年,交通銀行率先在全國範圍內推出5倍槓桿的外匯保證金業務“滿金寶”,之後中國銀行(保證金外匯寶)、民生銀行(易富通)、招商銀行也先後推出了針對國內市場的外匯保證金業務,民生銀行槓桿允許客戶以最高30倍的槓桿進行外匯交易,並且客戶數以每月大約3000個的數量增加。外匯保證金業務在國內大發展的時期似乎已經到來。

再一次叫停

外匯到底能不能做?——中國監管態度的最新解讀!


不過,對於海外券商在國內設立官方代表處的行為,國家並不反對,中國監管層先後批准了多家海外券商在中國境內設立官方代表處:

外匯到底能不能做?——中國監管態度的最新解讀!


監管允許在內地設立辦事處的都是國際上很有知名度的持牌經紀商,但是,需要注意的是,監管層對於這些辦事處的規定都是“可從事諮詢、聯絡、市場調查等非經營性活動。


外管局的態度

首先,是外匯管理局對於外匯保證金業務的態度,2018年主要發生了三件比較值得注意的事情:

外匯到底能不能做?——中國監管態度的最新解讀!


外匯到底能不能做?——中國監管態度的最新解讀!


外匯到底能不能做?——中國監管態度的最新解讀!


外匯到底能不能做?——中國監管態度的最新解讀!


金融業的全面整頓

今年8月,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發布了《關於防範非法互聯網外匯按金交易風險的提示》,表示不管是未經批准的機構還是個人參與外匯保證金交易都屬於違法,提示公眾謹防參與此類交易造成財產損失。從這份文件當中,我們可以感受到監管的眼裡態度,它也再次表明了,內地用戶參與外匯保證金是不會受到我國法律保護的,而事實上,在外匯經紀商處發生糾紛的時候,用戶也只能聯繫國外的監管機構,這也是為什麼經紀商的牌照如此重要的原因。

事實上,2018年國家監管並不僅僅是對於外匯保證金行業的態度更嚴厲了,對於整體的金融行業政策都在收緊,從基金、支付機構、網貸、數字貨幣到外匯,每個金融類資產都遭到了一番嚴厲的洗禮,

歸根溯源,就是因為過快的發展導致了畸形的行業膨脹,平臺跑路事件頻發,投資者蒙受了巨大損失,作為“家長”的監管層自然要出手整治。

在這種背景下,那些穩定發展,為投資者提供優質的服務,累積用戶,維護客戶利益,降低投訴率的公司,或者是那些雖然退出了中國市場,卻能夠好好處理客戶資金的公司,都會取得信譽,贏得客戶,一旦政策放開,他們是最有機會成長為行業領軍的大公司的。


金融衍生品的發展苗頭

在監管趨嚴的同時,我們也要注意到另外一些積極的苗頭。由於2008年金融危機的影響,在國內開放的金融衍生品研發一度陷入停滯,而從2018年以來,國家明顯再次將金融衍生品研發提上了日程,中金所多次表態在積極研發金融衍生品以滿足廣大投資者和機構的需求。


外匯開放將是穩中求進,開放只是時間問題


最後,還想再強調的一點是,監管層著重打擊一個行業,說明這個行業集中爆發了太多的問題,比如說之前全面打擊的P2P行業,資管行業,都是因為存在著太多可能導致投資者利益受損的“雷”。

所以說,到底監管會不會打擊甚至是取締外匯行業,在於外匯行業自己。如果行業中黑平臺甚至比合規平臺更多,投資者投訴、維權和報案事件頻發,那自然是要面臨整頓的,如果可以靜下心來深耕客戶,行業則能迎來更加溫和的發展。


其實,此前兩次的外匯叫停,只是證實了時刻仍未成熟,並非扼殺外匯,如今各種外匯改革政策出臺目的就在於促進外匯行業健康向穩發展,一步步試點和完善,最後走向全面開放。所以,外匯必須開放,只是時間問題。詳細可以查閱往期分享文章:

重磅利好!個人參與境外證券投資和外匯衍生品合法了!外匯開放志在必行!


為什麼要全力以赴做外匯


1.wto保護期結束了


2.2016年10月1日人民幣正式加入sdr籃子,成為世界第五大結算貨幣


3.人民銀行發佈【2015】第31號公告,大力推動中國外匯市場對外開放

4.國務院大力發展普惠金融,到2020年打造七億中產階級,最重要的是中國14億老百姓面臨的理財需求,所以選擇在一個行業形成的早期介入,這就是一個創富和改變自己和家族一生的神話,就看你是不是真的想要。


外匯和股票還有諸多區別,下面小編就用淺顯易懂的語言幫大家梳理一下不同點,讓大家找到心目中投資的No.1。

24小時交易.


外匯到底能不能做?——中國監管態度的最新解讀!

外匯24小時都能進行交易的原因歸根於外匯的交易對象——全球所有國家。地球自西向東自傳,任何時間都有國家處於白天上班時間,所以外匯的交易時間連貫性好,時間完

全由投資者掌控。況且對於中國外匯投資者來說,外匯最活躍的時間段為北京時間晚上8:00—11:00,此時間段有著大量的交易機會,是最輕鬆的休息時間。


無莊家操控,公平透明.

外匯到底能不能做?——中國監管態度的最新解讀!


外匯是全球性的無形的市場,股票是區域性的有形市場。國際外匯市場日成交量達6萬億美元,流動性極強,行情和數據全部公開,沒有哪個國家和機構可以干預行情走勢。也因為成交量大,匯市不像股票期貨一樣存在漲跌停不能成交的情況,無論何時何地都能保證100%成交。股票交易量不大,易受莊家操控,信息容易造假,無消息無技術的散戶根本無法從中獲利。

隨買隨賣.

外匯到底能不能做?——中國監管態度的最新解讀!


外匯是T+0交易,沒有地域限制,買賣隨時進行,所見即所得,有利即可隨時平倉,隨時止損,不怕被套,是短線交易的樂園。股票是T+1交易,有時間和地域的限制。白天交易,晚上休市,交易時間短且都處於上班時間,難以集中精力。當天買,第二天才能賣,獲利不能及時出場,容易被套,這也是投資股票虧損的重要原因之一。

雙向買賣.

外匯到底能不能做?——中國監管態度的最新解讀!


外匯交易的對象是貨幣對,一個貨幣漲對應的是另一個貨幣跌,無論行情如何,只要做對方向就能盈利。當有突發事件,客戶得到消息時,外匯可在最好的價位投資或者平倉。股票當天出現利空消息時,當天賣不出去,只能眼巴巴地看著虧損無法操作,而第二天以跌停板開盤,很難找到接盤俠,虧損只能越來越大。

適度的槓桿.

外匯到底能不能做?——中國監管態度的最新解讀!


外匯保證金交易最大的魅力就是可以利用槓桿以小博大,投資1000美金,槓桿為100倍,就可以做10萬美金的交易。股票是1:1本金交易,但就行情來說,股票、基金都無法避免意外系統風險,風險按照本金的比例去計算,就不比外匯低了。外匯交易者可以根據槓桿比率量身定做暴露於風險的程度,也給了資金量小的投資者很低的門檻。但我們必須認識到槓桿比率是一把雙刃劍,它能使投資者迅速獲利,也容易讓投資者迅速爆倉。控制好倉位,槓桿就是一個非常好的工具。

手續費低

外匯到底能不能做?——中國監管態度的最新解讀!


外匯交易只收取成本的萬分之二左右的一次性的點差手續費,直接和國際銀行拿差價無中介費,無稅收,外匯是全球少數不用繳納增值稅和個人所得稅的金融產品之一,成本低廉。股票收取雙向手續費,另外還需支付印花稅等費用,成本較高。

外匯監管規範.

外匯到底能不能做?——中國監管態度的最新解讀!


國際上外匯成熟的資本國家對外匯交易有著嚴格且完善的監管。所有的外匯經紀商都需要有雄厚的資本,並且遵循金融監管局嚴格的財務制度要求,實行客戶資金獨立存放制度,與平臺自身資產完全隔離,保證了客戶資金安全,這點跟股票差不多,投資者可放心。

與其它金融產品比較

外匯到底能不能做?——中國監管態度的最新解讀!


總體來說,外匯對比股票有更多的投資優點,也有更多的機會,同時風險性也更大。此外兩者相比其它金融產品也都是優勢與劣勢並存,所以投資者需要根據自身情況選擇適合自己的投資產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