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是感覺自己得了癌症,應該怎麼辦?

果瑞佳


總是感覺自己得了癌症,這是“心病”,因為可能跟癌症發病率高了,身邊的人得癌的人似乎很多,特別是有些名人得癌的名人效應,不知不覺潛意識中有恐癌心理,莫名地就會擔心自己會不會也得癌症。這種擔心,如果是在適度的範圍內,倒也沒有什麼壞處,反而會促使你更加重視,比如重視預防,改變不良生活方式,不抽菸不喝酒等,比如重視篩查。


但凡事得有個度,擔心過度了,就走向反而,就成了心理負擔,焦慮,甚至成了心理異常,心理疾病,就得進行心理干預。有的人每天活在恐懼中,焦慮中,走不出來,睡不好,吃不香,影響正常生活和工作,這就不行了。有的人稍有點身體異常,就上網查找相關症狀,於是對照著看,這對照,麻煩來了,因為怎麼對照都能至少對得上一種癌,於是從此活在焦慮中,不得安寧……


總是感覺自己得了癌症,應該怎麼辦?正確看待癌症,認識癌症,瞭解它,而不是聽人說,不要聽傳言,要去學習靠譜的科普知識,然後去採取措施,付諸行動,盡最大可能降低患癌風險。如果適齡或屬於高危人群,則主動進行篩查,如何篩查?那說明你沒有去關注這方面,這方面的科普很大,你不能只是“無知”式的恐慌,沒有實際行動,就像學習擔心考不上大學,但就是不肯去學習,那不可能克服恐慌。


腫瘤專科醫生


由於現代生活節奏和飲食習慣的改變,各類疾病開始變多,人們的健康意識也得到了提高,但警惕不代表亂懷疑!

網上查病,越查越像!

互聯網的興起,很多信息都開始透明化,足不出戶可知天下事,疾病也是如此,身體出現異常,可以去網上查詢相似的病例,任何疾病都能清楚,但我們需要明白,症狀相符不代表確診某種疾病,事實上很多症狀都不是唯一的,同一種症狀可能涉及多種疾病,這是病理性的可能,還有些症狀只是生理性的,醫生可以進行分辨,而絕大多數患者對相關問題的認知不夠,很容易進行錯誤的估計,疑神疑鬼,自己嚇自己。

盲目相信不可取,但並不是說不應該查詢!

健康科普的存在目的並不是替患者診病,而是普及一些基本的信息給大眾,一方面提高群眾的醫療素養,一方面糾正群眾的錯誤認知。

當出現特異性症狀,查詢網絡上的相關信息,是正確的選擇,但其目的是為了讓患者瞭解自身的健康程度,自己可能是哪幾種可能,會不會危急生命,在有必要的情況下,應該及時前往地方醫院進行檢查、確診,爭取在早發現早治療,我們需要明白:“絕大多數疾病在早期的治療難度極低,恢復的希望也很大”,千萬不要等到事不可為之時才去醫院治療,那時候的危險性極大。

如果你真的懷疑自己得了癌症,那麼應該及時前往地方醫院檢查,癌症並不等於死亡,早期的部分癌症是可以得到良好預期的,時間就是生命!


心腦血管醫生羅民


親,我建議你不要瞎猜,感覺身體不舒服就去醫院檢查,懷疑癌症的話首先查一下腫瘤標示物。這個也只是個參考,如果值比較高,可以進一步檢查。女性的話,做一個婦科檢查,兩癌篩查,宮頸癌,子宮內膜癌。

如果是感覺腸胃有問題,胃鏡,腸鏡做一個,有病變的話,醫生會進一步病理檢查。

腹部CT做一個,看看腹腔內臟器有無病變。實在不放心,做個全身的吧!

當你所有檢查都做完並沒有什麼問題,你就把檢查報告拿上,回去安心的睡個覺。別再想了,好好生活。

要記得,你所浪費的今天,是無數人期盼的未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