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房時機有玄機


買房時機有玄機

佛山夜景

過去的二月,恆大集團推出全國在售樓盤75折全網刷屏,到了三月雖然僅僅變為78折,廣告效果卻明顯相差甚遠。在此,暫且不論75折真的是原價的75折還是大幅提價後的75折,這種營銷手法並沒有什麼創新;但從結果導向來看,廣告的目的達到了,低價有實惠的心裡暗示也達到了。然而這卻引發了一個思考,這疫情之下真的是抄底買房的好時機嗎?什麼時候買房才是恰當的時機呢?

隨著疫情的逐步緩和,房地產項目也陸陸續續從線上迴歸銷售中心銷售,打折和促銷的消息一波接一波,這究竟是機不可失失不再來的抄底機會還是充滿陰謀販賣焦慮的陷阱?先讓子彈多飛一會,讓我們從以下幾個維度來看看買房的時機選擇。

從政策走向看買房時機!

從2011年3月18日以來,佛山的購房政策反反覆覆,讓人摸不著頭腦,最新的購房政策為:禪城全區、南海桂城街道、大瀝鎮、裡水鎮、順德北滘、樂從、陳村、大良8個熱門區域的新建商品房(一手房)執行差別化限購和限貸政策,外地人購買佛山房產需一年社保,本科以上學歷則不限購。

政策變化多端似乎讓人抓不住頭腦,但撇開迷霧從過去10年全市的成交均價和成交面積來看,我們發現限購年或前一年的價格漲幅往往較大,2011年限購前的2010年年漲幅27.2%,2016年重啟限購之前的2015年漲幅9.2%,2016上半年漲幅過高在金九銀十的10月7日馬上重啟限購。

一個簡單的判斷題浮現,房價不漲限購來幹嘛?房價漲得快了當然要限購啊。反過來,限購有所鬆動或直接不限購了,房子不好賣了吧,不好賣還漲得起價麼?因此,政策就是一個風向標,克服盲目買漲不買跌的心理就很容易做出判斷選擇合適的買房時機了。

附:過去十年佛山一手住宅成交均價和成交量

買房時機有玄機

從項目情況看買房時機!

一般的房地產住宅項目銷售過程可以簡單分為首次開盤、持續銷售、尾貨銷售,定價策略一般是參考當時周邊項目的價格低開高走。這就傳達了一個信息,首次開盤在價格上的優惠往往比較大,因為項目需要積累人氣、客戶和口碑才能為接下來的持續銷售打好基礎。因此住宅項目的首次開盤價格往往比較低,但魚和熊掌不可兼得,此時的樓幢位置(靠路邊等)和戶型(包括佈局、朝向等)一般都不好。

對於持續銷售階段來說,如果項目積累的客戶多不愁賣了價格會像溫水煮青蛙一樣不知不自覺地往上漲;如果積累的客戶不足,此時看房的你會真正體驗到“客戶就是上帝”的待遇,那些販賣焦慮的話術,此時會顯得蒼白無力。

當項目進入尾聲了,房地產項目的銷售目標和回款目標也完成得差不多了,此時剩餘的樓幢毫無疑問都是“樓王”,位置最漂亮景觀最開闊戶型最漂亮,相應的價格也最高。也有可能此時剩餘的房源就是賣剩的,不是太貴就是太差勁的“爛茶渣”。

那麼要買到“便靚正”的房子,哪個階段是最好的購房時機呢?簡而言之就是看房的你被真正重視優待的時候!

從個人情況看買房時機!

美國著名的職業規劃大師唐納德•E•舒伯(Donald E. Super)提出在人一生的職業發展過程中,職業發展的五個階段為:成長階段、探索階段、建立階段、維持階段、衰退階段。對於普通中國人的一生來說,跟購房置業相關的通常是建立和維持階段。之所以要考慮個人的職業規劃,是因為目前購房置業這件事情已經對個人的職業生涯構成重大影響,卻往往又容易被忽略甚至未曾被考慮過。

在建立階段早期是普通中國人建立家庭和職業生涯的早期,此時購房屬於一種剛性需求,但由於商品房作為大宗商品總價高,如果超過了個人的承受能力,就會嚴重影響個人職業發展和家庭的生活質量。進入建立階段後期則是個人事業的黃金期,這時購房置業往往是出於改善需求,會更注重質量和品味。而步入維持階段更多的是作為父母給子女購房置業,為子女減輕負擔。

買房時機有玄機

以上我們容易看出,買房應是手段而不應是目的,促進職業發展和提升生活質量才是目的。常常擔心房價漲得太快而忽略了商品房的本質是商品,價格是當時隨行就市的市場價格。月供不要多於收入的1/2也許是一個好參考標準,過高會影響個人的職業發展和家庭的生活質量。

縱觀上述,作為購置大宗商品,購房置業的時機不應抱著投機賭博的心理,只有透過當下種種的營銷現象看清購房的本質和目的,結合自身的情況才能理性地選擇一個適合自己的購房時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