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變革史無前例,觀念轉變首在教師,教師應如何?

高考變革史無前例,觀念轉變首在教師,教師應如何?

很多人都在說“高考變了”!

高考變了,是否在暗示我們教育方式也該變了?

目前,我們的學校教育普遍存在的現象是“管的多”、“灌的多”、“督的多”,學生因此缺乏自主學習的能力。這次“新冠疫情”期間的居家教學,給我們帶來了很多全新的思考。

國家的人才戰略已經明確指出,未來“學力”將重於“學歷”,這一點不容質疑。高考評價體系出臺,給高考教學指明瞭道路,也製造了疑惑,在全新的政策環境下,面對全新的教育場,學校和老師們也必須做出轉變!

由“全面覆蓋”轉向“精簡內容”

高考命題深化考試內容改革,由考查“基礎知識、基本能力”轉向考查“必備知識、關鍵能力、學科素養、核心價值”。要求備考複習必須徹底摒棄“全面覆蓋、面面俱到、盲目備考”的一貫做法,採取“精簡內容、高效複習、精準備考”的策略,

通過“減耗增效”,實現由“高耗低效”向“高效低耗”的轉變

由“簡單重複”轉向“溫故知新”

複習的核心功能是什麼?“溫故而知新”。高效率的複習是以新帶舊,即利用新知識引領舊知識的複習,利用新問題深化舊知識的理解。這就需要高三老師認真備課,我所理解“新”應該包括以下三個層次:拓展知識、深化理解、提升能力。拓展知識是深化理解的鋪墊;深化理解是提升能力的前提;而提升能力是備考複習的昇華。

由“拘泥教材”轉向“整合教材”

歷史明確將初中內容納入考查範圍;歷史高考試卷中的試題排列規則反映了命題對通史體系的考查要求。學什麼比怎麼學更重要。在複習過程中,需要根據高考命題實際,打破現行教材體系,整合教材內容,重構通史體系。

由“關注教”轉向“關注學”

學習說到底都是自學。有很多內容學生完全自學。教師要放手讓學生自主複習與合作探究,實現導、學、用合一。樹立教師導學導思,根據高考要求和學生基礎確定複習目標和內容要求,精心設計問題,

通過導學提綱和閱讀材料,使學生明確學什麼、怎麼學、學到什麼程度。學生自主合作學習,學生根據導學提綱進行自主學習、獨立思考,深化理解;鼓勵學生大膽質疑和提出問題,探討交流;歷史學科應該大膽推行異步學習,不必限定學生的學習進度。這才真正符合國家新的人才選拔戰略。

關注我國人才戰略,瞭解教考改革政策,熟悉考試命題規則,均可參照《中國高考報告》系列叢書。這套叢書是由教育部考試中心前主任楊學為擔任主編,中國社會科學院、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中國教科院等九大機構聯席推出的關於高考政策與改革的高端智庫成果,是目前對《高考評價體系》的最完整、最詳盡、最準確解讀。

熟知規則,對標教學,精準備考,方是制勝之道。

高考變革史無前例,觀念轉變首在教師,教師應如何?

藍皮書系列簡介

《中國高考報告》高考藍皮書系列由教育部考試中心前主任楊學為擔任主編,中國社會科學院、國家教育行政學院、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北京師範大學、中國教科院、北京教科院等數十位命題研究專家、新課標編寫組成員、高考評級體系專家組成員組成核心研究團隊,是國內最權威、最專業、最系統的高考政策與改革高端智庫成果,全面解讀高考政策、高考內容、高考改革、高考評價、高考命題的發展趨勢與實踐成效。

《中國高考報告叢書:高考政策與命題解讀(2020)》適用於教育工作者、學生。

【世紀天鴻圖書專營店店】,復·制這段¥BmrF1T92N9W¥ 後咑閞手機淘寶或者用瀏覽器咑閞查看

(複製上方鏈接 打開手機淘寶直達購買頁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