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沉迷手機玩遊戲,這是行為上癮,怎麼解決?根在於家長

疫情期間,因為不能外出,看電視、玩手機的機會多了很多。每天都不自覺拿手機刷會抖音,打會吃雞。看著我們玩手機,孩子也會湊過來瞧瞧。在這樣的“薰陶”下,有一天,孩子自己安裝了吃雞遊戲。此後,一連著幾個晚上都要玩兩把吃雞才睡覺。甚至每天的睡前聊天內容也離不開遊戲,我意識到問題的嚴重。

像我家這樣痴迷手機的孩子真不少!這些年,新聞中經常報道孩子玩遊戲,揮霍家長血汗錢。痴迷網絡,無心學習,脾氣暴躁,不服管教。甚至,嚴重的還為此出過人命。以至於,不少家長在網絡上呼籲2020年取締網絡遊戲。

孩子沉迷手機玩遊戲,這是行為上癮,怎麼解決?根在於家長


孩子為什麼特別容易痴迷這些東西?為什麼這麼難以戒掉?今天這篇文章就想解讀一下背後的成因,以及應對措施。

這樣的一種現象稱為行為上癮

我們都見過許多“上癮”的現象:煙癮、購物癮、牌癮、遊戲癮等等。它們基本可以分成兩類:物質上癮和行為上癮。

孩子痴迷手機、毫無節制的玩遊戲,這就是一種行為上癮。行為上癮和物質上癮有著共同的特徵:難以戒除,深度依戀,長期而言會造成嚴重的傷害。

實際上,孩子行為上癮的開始是由家長導致的:

“我爸爸總是在家捧著手機”,“我想要跟我媽媽玩,她卻總是在發短信。”“我爸爸帶著我一起打遊戲。”

甚至,有很多父母覺得帶孩子很煩很累,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就把孩子扔給了手機。只要孩子不煩他們,手機隨便玩……

孩子並非天生的渴求這些。就像心理學家凱瑟琳·斯坦納解釋的那樣:孩子走進手機世界,是因為家長在“戰鬥中失了蹤”。父母不當的行為方式和教育方式是孩子行為成癮的一個重要的原因。

孩子沉迷手機玩遊戲,這是行為上癮,怎麼解決?根在於家長

為什麼容易上癮?

上面說了,父母是推向孩子走向行為成癮的第一步。而自身的生理性的原因,遊戲的機制等則讓孩子越陷越深。

  • 成癮的生理性原因——大腦的快感

成癮一詞先源於藥物的成癮,通過某種藥物來刺激中樞神經,造成多巴胺噴湧的現象,來達到大腦的快感。

關於成癮的生理性原因,研究人員做過一個這樣的實驗:

在老鼠的腦袋上植入一個小探針,當老鼠按下籠子的金屬棒,探針就會向它的大腦傳送一道電流。結果發現,大部分老鼠都害怕電擊,只有34號不僅不害怕,反而主動追求電擊。被電擊後,還在籠子裡蹦蹦跳跳的,主動去按壓金屬棒,最後力竭而死。

研究人員著手調查發現:本應在大腦的小探針彎曲了,接觸到了34號的隔膜,而這個隔膜是老鼠的“快感中樞”。就是這一點小彎曲造就了喜悅與不適的差距。

人對這種快感也會上癮,實驗也論證了這一點:一位患有抑鬱症的女士被電擊時感受到了快樂。但是,只要一拿掉電極,這種感覺就消失了,後來她迷戀上了那種感覺。

孩子行為成癮的原因也在於此。刺激的遊戲,好看的電視刺激著孩子的大腦,刺激大腦分泌多巴胺,獲得快感,孩子的自制力比較薄弱,自然很難走出來。

  • 曾經一位家長就跟我說過,他的孩子打完遊戲後,整個人面紅耳赤。夜裡睡覺時也煩躁不安,夢裡會手舞足蹈,說著遊戲的內容。這就是打遊戲時的高度緊張給大腦留下的痕跡。

大腦對快感有一定的記憶作用。就像我們回憶特別快樂的事情,會再次嚮往、迷戀一般。這種快感會誘惑著孩子繼續回到遊戲之中,這也是為什麼很多孩子網癮難以戒除的原因。

孩子沉迷手機玩遊戲,這是行為上癮,怎麼解決?根在於家長

  • 誘人上癮的外部因素——手機內容的機制問題

手機內容的設計深諳人性,背後成千上百的團隊就為了更好的抓住人們的吸引力,更何況毫無抵抗力的孩子。像自己打遊戲時,打到青銅就想著上鑽石段位,為了今天的獎勵就要多玩幾局,遊戲的獎勵機制、積極的反饋等讓人一步步陷進去。

①讓人痴迷的社會互動

心理學家說,幾乎所有的成癮,它的根源都是來自於痛苦。為了逃避痛苦就可能沉浸在網絡中。

有些孩子在現實世界裡膽小、自卑、一整天可能有沒人搭理他們,還處處受到排擠。但是,他們可能在網絡中找到安慰:拍的一張照片引來數萬的點贊,遊戲打得厲害被人誇獎。網絡成為他們逃避的世界。

②沉浸式體驗

手機內容的設計還在於即時性,你走一步做一個動作,立馬就會收到聲音、畫面的同時反饋。發了朋友圈就有人點贊,打遊戲有機率掉裝備,這些都刺激人們放不下手機。

③未完成的緊張感

想想看平日裡的追劇行為,為什麼不願意放棄,就是想著自己都看到這個地方了,一定要看完最後是怎麼樣的?打遊戲也是如此,我都打到很高等級了,怎麼會放棄,這樣之前的努力不就白費了。

相比於事情本身,人們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在:如果我不做完這件事,我會產生不安、難過等不良情緒。大腦早就把人的潛意識放到這些行為可能帶來的結果。相比於過程,人們更厭惡承擔後果。

孩子沉迷手機玩遊戲,這是行為上癮,怎麼解決?根在於家長

手機上癮對孩子的傷害

美國心理學家曾經做過一個實驗:選擇兩組各50名的孩子,一組基本接觸不到手機,一組沉迷手機。10年後發現,那些基本不接觸手機的孩子差不多都考上大學,而那些痴迷手機的孩子只有2人考進大學。

痴迷手機對孩子多方面是有影響的,主要表現在:

  • 共情能力得不到發展

人類通過觀察他人的行為學得共情和體諒。但是網絡中用不著當著別人的面打交道,也用不著看別人的反應,沒有直接的反饋,共情得不到發展。

比如,孩子和別人吵架了,需要道歉。他可能只是簡單的發個短信,不願意當面道歉。因為當面道歉需要看著別人的臉色,多站在他的角度讓他原諒你。而發個短信用不著看他的反應,反正我道過謙了。

  • 強迫社交

什麼是強迫社交呢?當大家都玩的時候,你不玩,你就被排擠。哪怕你不喜歡,也只能逼著自己去這樣做。

作家傑西卡.康特雷拉曾經在他的文章中寫過這樣一個案例:一名8年級的姑娘,承受著無數的“點贊和哈哈”的重壓,即使她對這個非常反感。但是她所有的朋友都有了手機,只能放棄平常做的一切。因為不這樣做她就會被孤立。

  • 情緒弱視

所謂情緒弱視,就是不能正確識別自己和他人的情緒,對別人情緒的感知能力較差。

有研究表明:10-15歲,每天玩3個小時以上游戲的玩家,對生活不滿意,不能與他人感同身受,不太理解怎樣恰當應對自己的情緒。

  • 難以戒除的上癮

有這樣一句口頭禪:上癮的大腦就像醃製的黃瓜,它沒辦法恢復成新鮮的黃瓜。

被構建起來的成癮的腦回路一直都在。它可以重新聯結並加強。

現在的社會是個網絡的社會,遊戲每天24小時運行。這些並未設置停止規則,只要你想,它們隨時可以重新開始。

孩子沉迷手機玩遊戲,這是行為上癮,怎麼解決?根在於家長

做好這些事,讓孩子告別行為上癮

01家長以身作則,為孩子構建一個遠離誘惑的環境

孩子那麼小,就開始對手機上癮,罪魁禍首就是父母自己。所以想要孩子遠離這些,自己首先就要放下手機,做孩子的榜樣。

比如,武亦姝的爸爸,每天四點下班之後就關機,家裡充滿了書籍。父母給孩子打造一個沒有手機的世界,在這樣的環境氛圍薰陶下,孩子自然不容易迷戀手機。

用讀書代替玩手機,用親子游戲代替玩手機,用運動代替玩手機。孩子自然而然就會跟著父母學。創造一個不玩手機,不痴迷手機的環境是父母應有的責任。

02與孩子進行動機性面談

對於成癮這種行為,簡單粗暴的禁止是行不通的。如果你用命令跟孩子說:“禁止你以後玩手機”,反而會導致孩子的排斥心理。尤其是當孩子的自尊受到傷害時,他更不願意去改變。

這時,不妨先分析孩子的動機性,把上癮行為的好處和壞處都擺在孩子面前。

比如,一個姑娘沉迷於發朋友圈,點贊。分析一下,她這樣做的原因是想吸引別人目光,贏得對自己的肯定。下面就可以開放式的題目,讓她自己找到解決的問題。

“使用朋友圈的好處是什麼?”“它對你有影響嗎?”“你覺得自己可以做的更好嗎?”

動機性面談的關鍵在於讓孩子意識到這樣做的危害,並讓孩子自己找到解決的方法。孩子想要改變不是因為大人的強迫,而是自己選擇主動改變。

動機性面談適合較大一點的孩子,對於小孩子一開始預防才是關鍵。

一開始預防遠比糾正現有的不良習慣容易的多。小時候家長總是教小孩怎麼吃飯,怎麼與他人玩耍,就是不交怎麼與技術互動,每天多長時間為益。現在社會信息技術不可避而不談,不如趁早定下一些規則。

孩子沉迷手機玩遊戲,這是行為上癮,怎麼解決?根在於家長

03 給孩子限定使用時間

很多國家的兒童機構都建議:2歲前最好不要接觸電子產品。3-6歲可以適當使用手機,一天不要超半個小時。6-18歲每日接觸電子產品的時間應限制在2小時內。

其實疫情宅在家,若非上網課,學習的原因,孩子也沒有必要用手機。還是有很多事情可以做的。比如學習做飯、一起親子運動、畫畫,可以下樓還可以去找找春天等。

如果想玩,一定要規定好時間:什麼時候可以玩?一次多少時間?說到要做到。

當習慣養成後,孩子和父母都會形成一種自覺,就不會因為玩的次數和時長髮生“拉鋸”“談判”等問題。

孩子沉迷手機玩遊戲,這是行為上癮,怎麼解決?根在於家長

04圍堵不如引導

我一直在說,現在社會是個信息化的社會,一直禁止孩子接觸手機和網絡也是不現實的事情,與其一直防備著,不如引導孩子,健康地、有節制地使用電子產品,就能享受科技帶來的好處。家長可以這樣做:

第一、父母要給孩子更多的愛和心理上的關懷。中國網癮治療第一人陶然教授就說過,那些網癮嚴重的孩子,最大的問題就是孤獨。一個缺愛的孩子才會在網絡中尋找快感和安慰。因此,家長不要只關心孩子的學業,而忽視孩子的心理。要像朋友一樣,給孩子足夠的關愛,尤其是心理上的關懷,讓孩子感受到愛和尊重。

第二,引導孩子關注內容,而非技術。例如,孩子正在看視頻,可以引導孩子想想下面接下來會發生什麼?指認屏幕上的人物等。哪怕是玩遊戲的孩子,也可以這樣。引導孩子對遊戲專業名詞感興趣了,自己主動去查閱各種資料,而不是疲於拼命的打遊戲。

第三,將屏幕的內容遷移到現實世界。父母應該鼓勵孩子把自己在屏幕中看到的東西與現實世界的體驗聯繫起來。鼓勵孩子跳出單一的環境,實現多環境的互動。比如,應用程序中出現球和木塊,那麼事後應鼓勵孩子去玩真正的球和木塊。

05 “厭惡療法”

日本的一位網友曾分享了一個不阻止孩子玩遊戲,但又能讓他厭倦的方法。自己試過,還是有用的。

孩子沉迷手機玩遊戲,這是行為上癮,怎麼解決?根在於家長

  • 當孩子在玩遊戲的時候,我一直在旁邊催他,嫌棄他、指責他玩的不好。然後還說他打的不行,不願意帶他。結果沒兩天孩子把遊戲卸了,問他為什麼?他說反正我就是不會玩。

這是一種心理學的矯正方式,也是一種“厭惡療法”。通過懲罰或者抑制的手段,將厭惡行為作為條件刺激,從而引起孩子對打遊戲的厭惡、迴避甚至恐懼。

總之,孩子對手機的癮真正的根還在於家長,所以家長要學會正確地引導,多陪伴孩子,用愛來代替手機陪伴孩子的成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