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最快的速度看完一本書,並能記住大部分內容?

臨兵鬥者皆陣列前行1


【sinly慢讀漫思】經驗之談:大部分人讀書,追求的是閱讀獲得啟發的快樂和充實之感,並最終通過閱讀讓自己有所改變。因此很多人期待讀書可以讀得越多越快,從而獲得的快樂也就越多越頻繁,但往往這樣讀書導致的後果卻『不堪設想』:要不就是讀完才發現,自己真正掌握的知識寥寥無幾更別提用這些知識去解決實際問題;要不就是為了記下書中的內容,而失去了享受讀書樂趣的機會,最終浪費了時間和精力,卻一無所獲。所以,我認為,讀書不能貪多求快,不應把讀書目標聚焦在多和快這些『假象』之上,而應該將讀書的重心放在思考與實踐這些『真相』當中。如果一味的活在『假象』裡,也許很容易被矇蔽了雙眼而不自知,可能會陷入別人挖的坑而無法自拔。唯有看清人生中的『真相』,用自己的思考和實踐,去解決現實中的問題,才能真正通過讀書,來改變自己的人生。

或許對某些天才而言,看書速度快又能記住大部分內容,只是小菜一碟,但是,這個目標對大部分普通人而言,都是難以實現的。若是抱著這樣的心態去讀書,可能會讓你陷入一個很深的泥潭裡無法自拔,所以不建議你帶著這樣的目標去讀書。我個人認為,讀書是為了“思”和“用”,否則讀書就是失去了它真正的價值和意義所在。那麼該如何閱讀呢?可以嘗試使用“二八法則”分配閱讀時間,不再把重心放在“快”和“記”之上,而是讓讀書啟發大腦的思考,將知識進行重新整理、吸收和內化,提升自身的思維能力,並最終在自己的人生中去實踐這些知識,讓實踐真正成為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接下來,我將圍繞“快速閱讀和記憶閱讀”的常見讀書方法來展開剖析,探討我們如何找到適合自己的閱讀方法。

一、閱讀速度快、記得多不過是一種『假象』,讀書沒有『捷徑』可言

任何一本書都是作者知識和經驗的結晶,這本書就好像作者懷胎十月孕育出來的孩子一般。他們需要經過用心的寫作、認真的推敲以及反覆的修改,最終編輯再幫忙審核,不斷修正和完善之後才印刷出來的。

這樣的過程少則一年半載,多則數年,裡面的內容少則數萬字,多則數十萬字,書裡都是作者人生的精華所在。即便我們可以在短時間內把這些文字都讀完,但又怎能說在短時間內就能夠把其中大部分的知識都記住呢?

所以這個問題就好像問別人,有沒有一種賺錢的方法,掙得越多越快越好?如果真的有人告訴你有,那你一定要提高警惕,因為你即將成為他的“忽悠”對象了。

【舉個例子】

目前在書店裡、網絡上很多打著“快速閱讀”“高效閱讀”旗號的暢銷書籍和暢銷課程,甚至還有些線下課程,是為了將書中的理論實踐出來的,這些線下課程少則幾千,動輒上萬,讓無數人為之買單,卻收穫甚微,還將問題歸咎於消費者自身沒有掌握好書中的技巧導致的結果。這些營銷手段,其實都是抓住了消費者的“貪多求快”心理,於是設計出各式各樣的“方法”,讓他們去買單,但是這些方法卻未必真正奏效。最終消費者不過是滿足了自己的心理需求而已,但卻沒有解決實際問題,白白浪費了大量的金錢和寶貴的時間。

【我的建議】:

正所謂“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做任何事情,只要想著有『捷徑』,那麼勢必就會陷入尋找捷徑的死衚衕中,甚至會翻車,而忘記了自己真正的初心,比如閱讀的初心——你閱讀的目的。所以在閱讀之前,切勿忘記自己真正想要的究竟是什麼,也不要為了讀而讀。

閱讀不是目的,閱讀只是一個方法,這個方法讓你通往自己想要去的地方。比如你想看到一個與你的現實生活不一樣的世界,然後你可以嘗試去創造一個嶄新的世界;你想了解那些成功人士的過往人生經歷,然後你可以通過他們的經驗,去改變自己的人生;你想收穫一些新的知識,讓你在未來人生遇到迷惑的時候,可以給你找到問題的答案......

無論是哪種目的,你如果踏踏實實靜下心來,慢慢閱讀,不貪多求快,不尋找捷徑,當在你閱讀之後,必定會有所收穫。你用於閱讀的時間,終將會回報你想要的東西,但有可能不是當下或者短期就能看到成效,有可能是一個長期的過程。

你要相信,你走過的路,絕不會白走,你讀過的書,也不會白讀。所以,在閱讀之前,記得給自己定下一個目標。這個目標,與閱讀速度無關,與記憶效果無關,卻和你的人生息息相關。

二、讀書貴在“思考”,用“二八法則”調整讀書的時間分配,讓知識啟發思維

人的記憶能力是有限的,著名的艾賓浩斯記憶遺忘曲線告訴我們,遺忘是在記憶之後立即開始的,也就是說,即便我們剛讀完一本書,學習了書上所有的知識,但是我們不加以複習,很快這些知識就會被我們的大腦遺忘。

根據艾賓浩斯記憶遺忘曲線的理論基礎,即便我們用最快的時間去讀完了一本書,並且記住了大部分的知識,但是,這對於我們而言,沒有任何作用。在我們遇到問題需要找解決方法的時候,這些知識無法及時調用,或者調取的是碎片的不完整的信息,甚至錯誤的信息,那麼對我們而言,這些知識有害無利。也就是說,我們的書真的白讀了。

那麼,如何讓我們讀過的書真正對我們的人生產生有益的影響呢?

意大利經濟學家帕累託提出曾經提出“二八定律”,它強調的是20%是最重要的部分,而剩下的80%則是次要的。就好像一本書,裡面真正重要的部分可能只有20%,但是,我們常常習慣將整本書都看完,然後才知道哪些知識是對我們而言,有用的知識。這樣做的後果是浪費了很多時間在閱讀之上,但是實際上收穫甚微。

【我的建議】:我認為,讀書並非目的,讀書啟發的思考才是關鍵,因此,要用80%的時間來進行思考,只把20%的時間用於閱讀之上。也就是說,無論你有多少時間來進行閱讀,都可以用“二八法則”來進行時間的分配。

比如,現在我有一個小時的時間來進行閱讀,那麼我就會翻開一本書,找到我感興趣的部分,開始閱讀。當我看到一個知識點,我不是很明白,對我而言是新的知識時,我就會停止閱讀,開始思考。思考的方式就是在書的空白處寫下自己對這個知識點的問題,一般會用至少三個問題來進行提問:是什麼?為什麼?怎麼做?

其實一本書裡,真正看不明白的地方是很少的,相當於差不多20%的內容,那麼這20%的內容就用了80%的時間來思考。這種閱讀方法的好處在於,可以把這些真正重要的知識,通過自己的思考,聯繫自己的實際,解決自身的困惑,真正是對自己有益。

當然,這種讀書方法未必適用於任何人,但是這種方法,可以讓書上的知識啟發大腦的思維,知識貴在積累,思維亦是如此,因此,如果長期刻意練習的情況下,這種用讀書啟發思維的方法能夠提升一個人的思維能力。

總之,這種讀書方法,可以讓自己不再執迷於追求“快”和“記”,不會覺得讀書時為了追求速度和記憶,而產生過重的心理負擔而本末倒置,沒有從讀書中獲取到知識和樂趣。同時,因為經過大腦的“思考”這個二次加工方法,知識遺忘的速度也會減慢,真正可以讓知識有效的利用起來。

三、讀書重在“實踐”,通過實踐檢驗書中的知識,讓知識真正為自己所用

讀書無用論是世界上最大的謊言,讀書終歸是有用的,只是用處大和小之分罷了。那些說讀書無用之人,是因為他們沒有將讀書和自己結合在一起,只是把讀書當成讀書而已。讀完了之後,書放在書架上當個擺設,但自己沒有做出任何改變,這種讀書方法,自然不會對自己有任何用處,因此才產生了讀書無用之說。這也是,為什麼有些人說“讀了那麼多書,卻還是過不了自己的一生”的原因所在。

那麼,如何讓讀書發揮最大的價值?我認為最重要在於,能夠把書上的知識和自己的實際結合在一起,真正做到“知行合一”,那便是讀書最大的意義所在。

我們讀書的時間可能不多,但是實際生活和工作中,可以用到書中知識的時間,卻是很多的。書上的一個知識點,也許可以在多種環境下使用。所以有時候真正掌握好一個知識點,比知道很多知識卻一個知識都沒有實踐過,要強很多。

【我的建議】:

為了讓自己更好的實踐,我的經驗是用“踐行清單”的方法,步驟如下:

(1)讀書之後一定要列一個自己的“踐行清單”,這個踐行清單,是為了讓自己在實際中可以使用到這些書中的知識。

(2)無論這個踐行清單,只有一點還是有很多點,一定要寫下來,並且放到自己可以隨時找到的地方。

(3)在遇到問題的時候,找到自己的踐行清單,看看有沒有可以用的地方,然後根據這些清單去行動。

(4)在行動的過程中,遇到新的問題,及時的記錄下來,然後再回到書上看看作者提到的知識點和自己遇到的問題有何異同之處。

(5)解決問題後,覆盤自己解決問題過程中的思維方法,形成自己的一套思維模式,方便以後遇到同類問題時使用。

四、結語

讀書時“貪多求快”是很多人都會陷入的一個讀書方法的誤區,陷入這個誤區可能會讓自己錯失學到很多新知識的機會,更有可能需要為此買單。

所以要清楚“多”和“快”只是一種假象,真相則是閱讀貴在思考,重在實踐。用“二八法則”合理分配自己的閱讀和思考時間,提升自己的思維能力,並且做到“知行合一”,用讀書改變自己,重塑自己的思維,最終通過閱讀改變自己的人生。

感謝您的閱讀,希望您在閱讀的世界裡,找到屬於自己的那束光,並用這束光,照亮前進的路。

我是sinly慢讀漫思,喜歡閱讀和思考,熱愛學習和成長,如果我的文字,讓你有所啟發,歡迎點贊和關注。


sinly慢讀漫思


跟大家分享一個快速閱讀和做筆記的方法,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選定一本你想要讀的書,寫一個你想通過閱讀這本書解決的問題,然後用快速閱讀的方法,(30分鐘)摘取16個你認為與問題相關的關鍵詞,然後根據這些關鍵詞組合成3-5個重點。

你會神奇地發現,這原來就是你問題的答案!

下圖,就是我的重大發現。你可能會覺得,30分鐘內讀完一本書,倍感壓力。我一開始也這麼覺得。

但是你可以通過微信讀書這個“劃線筆記”功能快速查看,基本上多人標記筆記的地方都是重點。

看完筆記,你會發現,基本上這本書的重點內容,你也能梳理出來了很神奇!建議你也試試~

你也可以按照這個“16字關鍵詞法”做一個快速閱讀,體驗非常贊,有些書需要快速閱讀,如果你覺得本書內容非常好,可以另外找個時間細讀,這樣讀書對你的作用才會更大。


坤龍老師


快速閱讀有個前提,就是隻針對一般性讀物。對於需要精讀的書,不僅不能速讀,而且需要反覆精讀,連一個標點符號都不放過,同時做好讀書筆記,逐漸形成讀後感、隨筆等文章,使閱讀上升為自己的獲得。

速讀的書不外乎如下幾類:一是資料性的書籍,不是馬上要使用的,就留下記憶,寫下標註;正要使用的,就進行分門別類的整理,通過電腦儲存和彩筆標註結合使用,不用細讀,邊瀏覽邊操作,快速完成作業。二是補充性閱讀,一般是對經典的延伸解構,瀏覽一下目錄就知道了大致全貌和著作人主旨。三是消遣式閱讀,受周邊人推介,試著看看是否有其所說的含金量,幾乎是隨手翻閱,讀到感染自己的地方,再看看前言、序言、跋等內容,進一步閱讀目錄後,就可以決定是否進入精讀書單。四是友情式閱讀,主要針對個人文集而言,或點贊,或背書,或交流等,也是速讀,尋覓到出彩的地方勾勒一下,以作備用。

速讀時主要是掌握好“關鍵點”,在一目十行的同時,對於節點上的信息需要多停留幾秒。如何識別節點,與個人知識積累和閱讀量很大關聯,千人千面。準備好紅色水筆,在關鍵點或費解的頁面做好紅色下劃線,讀完之後再回頭看看紅線部分,一本書的主要內容基本瞭然於胸。常常使用這種方法,一天或一晚讀完一本書。

至於一般性長篇小說的閱讀,速讀可以採取如下步驟:內容提要——目錄——開頭——中間——結尾——補充閱讀部分章節。如金庸小說全集十四部,速讀可以一個月讀完第一遍。然後有選擇地細讀第二遍。

這僅是指速讀而言,從治學的層面,必須以細讀、精讀經典書籍為主,結合速讀,才能夯實自己的知識結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