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暗时光的精准剃头,能否快速迎来自我的高光时刻?


朋友,当您遭遇人生的至暗时光之时,当您心情跌落谷底之刻,有没有在一个瞬间特别的想“剃一个头”,甚至干脆“削发明志,光头示人”呢?我不知道屏幕前您是否曾经有过这样的想法或者经历呢?

记忆中的自己是从来没有刮过光头的,上小学时间差不多基本都是平头。确切的讲,那时候的我对于发型这一名词压根也就没有什么概念而言。后来上了初中后的我,对于发型一次有了新的认知,于是就开始留起了长发,并重视起来了自己发型。作为80后的我,虽然杀马特没能有幸体验,但是也有过几次烫发染发的经历和体验,什么葡萄紫,自然黄,离子烫,这些都有尝试。随着年龄的增长和阅历的提升,某种意义上我变成了一个特别守旧和怀旧的人。就拿发型来讲,认准一个发型就十年如一日的坚守,当然这也归功于习惯的魔力。

至暗时光的精准剃头,能否快速迎来自我的高光时刻?


如果说杀马特遇见洗剪吹是一种情怀的背叛,那么光头瓢碰到啫喱水又是怎样一种情感的无奈呢?这些我们都无法考究,但是最近也正是经历了疫情的洗礼和人生至暗时刻的我,这段时间“从头开始”一直在内心的上空飘摇和萦绕。

起初的我,准备当一次“平头哥”,回归自己的小学时代。尽管底版一般,但是这一点勇气还是有的。

前天和几个朋友群聊中,聊到了这件事情,他们居然怂恿我,干脆利落到底,刮光得了。这样一来更有力度,二来如果后期直播,也能更有气场……后来,在各种的说服和刺激下结束了通话。

讲真那一刻,我真的动心了。

不过与此同时,

我也陷入了深深的纠结中。。。

至暗时光的精准剃头,能否快速迎来自我的高光时刻?


昨天晚上,我一个人漫步在散满月光的乡间小路上,我在不断的追问自己。“要改变为什么不彻底的改变呢?之所以内心“想又不敢”的深度抗拒的原因究竟何在?”看着满天的星空和迷人的月色,吸允着麦田的芳香,我深深的思索,不断的追问。我想之所以“望而却步”大概可以归纳为四个方面吧。一方面是自己长期对“绝大多数光头人群”的抗拒和“有色的认知”,另一方面则是对自己头型深深的不自信。第三方面则是其违背了自己“低调做人”的行事风格,不想成为“焦点式的人物”。第四方面则是处于对自己销售对象感受的担忧,毕竟光头或多或少一定会拉低自己的亲和力。

就这样漫步于夜色中,我仿佛瞬间慢慢开悟。是啊,谁说削发就一定能够明志呢?谁又说削掉三千烦恼丝,就一定能够不再烦恼呢?没有下定决心的改变和脱胎换骨的决心,削发也只是一种形式主义的自我吹捧和意识强加的自我标榜罢了。

至暗时光的精准剃头,能否快速迎来自我的高光时刻?


我想,如果不是自我意识的强烈需求和内心欲望的不断驱使,仅仅一个剃头又有何意义可言呢?就别说给你一次光头的体验,给你来上一次普天同庆的“皇帝的新装”又能如何呢?

至暗时光的精准剃头,能否快速迎来自我的高光时刻?


对此您又怎么看?

您又有这样的冲动吗?

欢迎评论区留言参与互动!

——————————————————

见证新作家诞生的心路历程,

从关注@诚子 日常更新开始。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