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孩子刀砍父母的反思,家長到底要如何教育孩子

廈門孩子刀砍父母的反思,家長到底要如何教育孩子


一大早看到廈門學生傷害父母的新聞,令人痛心。慘劇原因不去討論,真相以警方公佈情況為準。


廈門孩子刀砍父母的反思,家長到底要如何教育孩子


把一個孩子養到十四五歲,要付出多少心血,相信當了父母的人,都深有感觸。

誰都希望孩子能有美好的未來,我們該思考反省的是,父母到底該怎麼做,怎麼教育孩子。

關於家庭教育,相信很多父母看過無數書籍理論,可是他們說,放到自己孩子身上,見效甚微。


廈門孩子刀砍父母的反思,家長到底要如何教育孩子


我想說的是,無論給孩子報多少班,買多少書,父母們有沒有想過,其實,平時的生活細節、一言一行,日常生活方式、應對意外的態度、對於社會新聞的隨口評論,都是在對孩子的影響和教育。

教育場景在生活中,無處不在。父母的三觀、積極或消極生活態度、愛的能力,孩子隨時隨地都在感受著模仿著。


廈門孩子刀砍父母的反思,家長到底要如何教育孩子


場景一

小A工作一天回家,又累又乏,工作中很多不開心,回家後他把工作中的情緒帶回家,對家人沒有好臉色,對孩子發脾氣,還不停吐槽老闆、埋怨同事、抱怨客戶,卻從來不曾從自己身上找原因。

孩子看在眼裡,日積月累,當他面對學習的困難時,也會自然而然抱怨這個老師講的不好,聽不懂;同學之間不團結;學校吃的不好,環境不好,為他遇到的學習困難找各種各樣的原因,卻從來想不到要從自身找原因找對策。

可能家長會說,我跟他說了,讓他認真點仔細點,上課好好聽講,下課認真做作業,可他不聽,他從來不知道自己要啊,不知道從自己身上找原因啊。

根源在哪裡?

廈門孩子刀砍父母的反思,家長到底要如何教育孩子


場景二

小B每天除了工作,回到家吃完飯,就是歪在沙發上,捧著手機,刷抖音,刷新聞,玩遊戲。早上醒來第一件事,就是拿起手機,打卡領積分,看新聞,玩遊戲。

孩子一捧起手機,小B就說,你小孩子家家,任務就是學習,不要玩,看書去,做作業去!

孩子說:我要聽課,要用手機。

可是孩子拿到手機,是在聽課,還是在玩遊戲看視頻,小B根本不知道,因為他要忙著上班,根本管控不了。


廈門孩子刀砍父母的反思,家長到底要如何教育孩子

回過頭來想想,平時你的業餘時間怎麼過的呢?除了工作吃飯睡覺,你都在做什麼呢?孩子做作業的時候,你手裡捧的是書本還手機呢?

孩子一邊做作業,一邊心裡在嘀咕,讓我不要玩,你自己都在玩,哼。

家長也許會說,我一天到晚很辛苦,只有晚上回家才有空,看會手機放鬆一下,都不行嗎?


廈門孩子刀砍父母的反思,家長到底要如何教育孩子


可是在孩子眼裡,他沒親眼看到你工作辛苦,他眼裡看到的只有你回家玩手機,他還不懂設身處地,不瞭解你的辛苦與無奈。

在孩子做作業時,哪怕你看不進去書,你可以運動鍛鍊、做手工、甚至做家務,總之在孩子面前,你裝也要裝出積極向上的生活態度,有時候裝久了,你也真的變成那樣了,那就是意外收穫了。


廈門孩子刀砍父母的反思,家長到底要如何教育孩子

場景三

小C開車帶孩子出去,十字路口紅綠燈時間有點長,可是沒有攝像頭,你心中竊喜,不等了,闖過去算了。

孩子問:“爸爸,你怎麼闖紅燈啊,老師說了,紅燈停 ,綠燈行的。”

你一臉無所謂,“沒關係,這裡沒有攝像頭,不拍。”

在沒有人監督的情況下,是可以不遵守規則的。孩子心裡會烙下這樣的一道痕跡。


廈門孩子刀砍父母的反思,家長到底要如何教育孩子


天長日久,突然有一天,你會發現孩子,在你不注意時,會偷偷拿起手機玩;又有一天乘地鐵,他發現沒有人檢查,買短乘長不會被發現,於是他心中狂喜,還自詡:我真聰明,佔了便宜。

你希望孩子長大後,講誠信有素質,可是他的成長過程裡,他看到的與被要求的,完全不同,孩子會怎麼選擇怎麼做呢?

一個人的素質,更重要的是在沒有人監督時,還能夠堅持原則,遵守規則,所謂“慎獨”,那麼,父母做到了嗎?

廈門孩子刀砍父母的反思,家長到底要如何教育孩子


場景四

小D宅家太久,心情鬱悶,擔心收入,發愁生計,一邊看新聞,一邊咒罵那第一個吃“蝙蝠”的人,罵武漢政府,要是他們不吃野生動物,要是武漢政府及早採取措施,那麼就不會連累我們被隔離,被禁足家中。

現在什麼都不能做,又沒有收入,我沒辦法,只能天天睡覺玩手機啊。

孩子聽在耳裡,看在眼裡,他的應對之策就會跟小D一樣,不能上學,沒有課本講義,我也很難啊,還是先看看遊戲吧,我升到幾級了?


廈門孩子刀砍父母的反思,家長到底要如何教育孩子


換個家庭,小E同樣沒有收入,但是他會想,我可不可以利用自己的特長,順應形勢,把生意搬到網上呢?我原本的工作沒了,想辦法重新在網上找個工作;暫時沒有事幹,我去報名志願者;我害怕感染,不想出去,那麼捐點款吧,表表心意……

小E也每天關注新聞,但在孩子面前,他一直關注的是積極正面的力量,看到鍾南山李蘭娟們,感慨科研的力量,中國科技發展壯大;看到醫務、警務工作者,感慨他們的奉獻;再對比國內與國內應對疫情的措施對策,感嘆生在中國,何其幸運!

同樣一個孩子,他會怎麼想怎麼看?


廈門孩子刀砍父母的反思,家長到底要如何教育孩子


愛國主義教育、價值觀人生觀世界觀,核心素養、綜合能力,愛,奉獻,付出,這些被很多人忽略的,認為高大上、空虛飄渺不必教育的內容,其實家長在日常細節中,一言一行中,孩子無不被潤物細無聲地澆灌著、教育著,甚至比坐在課堂上,老師的教育,效果更為突出和明顯。

生活中,教育場景無處不在,家長面對手機的態度,遇到困難的應對,從容不迫,充滿正能量思維習慣,無不都在教育著孩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