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基亞或始料未及,華為之外再遇強敵,該做出選擇了

諾基亞難走的十年之路

如果我們追根溯源的來計算,諾基亞這個品牌已經出現了155年的時間了,一個品牌可以持續這麼久確實難能可貴,這中間諾基亞也發生了多次的轉型,但在筆者看來,路雖遙遠,但走得還算順利,但是差不多在近十年來,諾基亞可謂步履維艱。

為什麼這麼說呢?上面我們提到,長途跋涉的諾基亞,經歷了多次轉型,而發展到最近這些年來看,諾基亞的支柱業務基本上有四個,分別是專利授權業務、電信運營商業務、手機業務和here地圖業務。

這四項業務中,筆者將其分為兩大和兩小,所謂兩大就是手機業務和電信運營商業務,其餘的兩項為兩小,依據在於為諾基亞提供的營收表現。

諾基亞或始料未及,華為之外再遇強敵,該做出選擇了

安卓系統出現於2007年底,當時除了蘋果和諾基亞,其他的智能手機品牌,幾乎一窩蜂的都轉向了安卓,那真的是一個紅利期,用雷軍的話說就是風口,站在風口上,豬都能上天,因此安卓的到來,讓很多小微智能手機品牌也能活下去,儘管最終的結果是被市場淘汰,但起碼藉助“東風”賺了個盆滿缽滿。

而諾基亞呢?在2008年反而將塞班收購獨自佔有,到2010年就只有諾基亞一家還在用塞班,大部分都轉移到安卓陣營,而到了2013年,就連諾基亞也不用塞班了,這已經錯過了安卓系統的黃金五年。

然而諾基亞依然沒有看清局勢,依然拒絕安卓,選擇加入微軟陣營,結果到2014年,手機業務都只能出售給微軟,也算是宣告諾基亞的手機業務壽終正寢,不過算上出售的專利也才只有72億美元。

諾基亞或始料未及,華為之外再遇強敵,該做出選擇了

在一年後的2015年,here地圖業務,也最終出售給寶馬、奔馳和戴姆勒三大汽車廠商組成的收購集團,收購價也僅有25億歐元。在先後失去手機業務和here地圖業務的諾基亞,似乎要集中精力發展電信運營商業務。

很快,就在2015年的同年,諾基亞對阿爾卡特朗訊發起了166億美元的收購,這次收購將之前的手機業務和here地圖業務的出售所得,很快就消耗掉了,而且還不夠,但是這個收購給諾基亞帶來了足夠的預期嗎?

諾基亞或始料未及,華為之外再遇強敵,該做出選擇了

大家看上圖,儘管花費巨資收購阿爾卡特朗訊,但是諾基亞在電信設備市場收入的份額,卻依然持續下降,而諾基亞的股價,2015年還有最高時候的8塊多,現在卻只有不到4塊錢。

所以我們就看到,最近這十年來,諾基亞收購塞班顯然是失敗的,之後兩大業務被出售,又巨資收購阿爾卡特朗訊,卻依然沒有改變頹勢,不得不說,這十年來諾基亞確實不夠順利,然而,還不是最嚴重的時刻。

華為之外再遇強敵

時間不用太長,我們只需要將時間撥回到五年前,當時諾基亞與華為的差距都還並不明顯,上面的圖表中已經顯示,在2014年的時候,諾基亞與華為在電信設備市場收入份額的佔比上,幾乎是相同的,不僅如此,在當年的4G核心必要專利上,諾基亞與華為的差距也不大,專利數量差距不到一百個。

諾基亞或始料未及,華為之外再遇強敵,該做出選擇了

而差距的拉開,就是在2014年之後,筆者認為巨資收購阿爾卡特朗訊有它的原因,因為這方面加強的,其實是諾基亞與美國思科的競爭優勢,但是在電信運營商市場,佔據更大營收份額的,其實是無線設備這部分,差不多佔據了七成,我們可以理解成基站部分。

但是思科不做基站,只做核心網和承接網部分,在這一市場的收入份額佔比不足10%,而之前的阿爾卡特朗訊還不如思科,因此可見,諾基亞收購阿爾卡特朗訊,對於帶動營收的作用其實不大,而諾基亞更看重的,或許是他們的專利。

這其實沒錯,從事電信設備這一領域,沒有專利就無法立足,然而儘管如此,在無線網絡進入第五代後,諾基亞在專利方面卻依然又落後了。在4G時代,諾基亞還能做到全球排名第四,在電信設備提供商方面可以做到排名第二,現在呢?

諾基亞或始料未及,華為之外再遇強敵,該做出選擇了

大家看上圖,在5G核心必要專利排名上,諾基亞已經排名第五,在電信設備提供商方面,則已經排名第四了,華為在5G專利上已經是諾基亞的約1.5倍,在電信設備市場收入份額佔比上則達到近1.8倍,但這時,三星又突然闖了進來。

沒錯,這個新的強敵就是三星,可以看到,三星的5G核心必要專利數量排名第二,是諾基亞的1.3倍,雖然在存量市場,三星沒有諾基亞大,但是三星加入電信設備提供商的陣營,無疑會對諾基亞造成不小的衝擊。

大家可能並不瞭解,在5G的應用場景上,國際電信聯盟分別給出eMBB、eMTC、uTLLC三種,華為主推的Polar Code(極化碼)方案,成為5G控制信道eMBB場景編碼最終方案,而在另外兩大應用場景上,華為和三星分別給出瞭解決方案,提交到國際電信聯盟。

諾基亞或始料未及,華為之外再遇強敵,該做出選擇了

因此我們能說三星不是諾基亞的強敵嗎?雖然現在來看,諾基亞依然還是僅次於華為,排名第二的電信設備提供商,而如果三星強勢入局,再過一個五年,諾基亞還能繼續保持第二的位置嗎?

諾基亞該做出選擇了

前段時間傳出諾基亞可能要出售資產,現在的諾基亞,還有什麼可以出售的呢?而且對於現在的諾基亞,出售資產能夠解決棘手的問題嗎?在電信設備這個高科技領域,門檻夠高,玩家太少,如果技術上無法做到領先,再沒有足夠的專利來作為支撐,市場表現再不理想,很顯然,這進入了一個死循環,不是業務瘦身或者資本補血就能跳出循環。

諾基亞或始料未及,華為之外再遇強敵,該做出選擇了

收入份額的持續下降,專利排名的持續下降,再加上又有新的強大對手進入,筆者認為,諾基亞擁抱愛立信似乎是唯一的解決途徑。去年美國極限打壓華為,像美國市場、澳大利亞市場,諾基亞算是白白拿走了大量的訂單,但是即便如此,諾基亞還是在收入份額佔比上,下降了一個百分點,這還是在電信設備整體市場規模提高了2%的情況下。

諾基亞或始料未及,華為之外再遇強敵,該做出選擇了

總市場規模的提升,加上外因的幫助,卻依然沒有阻止諾基亞的下滑,而如果諾基亞與愛立信合併,那麼無論是在營收份額佔比還是5G核心必要專利數量上,都可以與華為和三星比肩而立。

當然,以上只是筆者觀察歷史數據,發現的問題和得出的自己的觀點,或許諾基亞並不認為他們存在什麼問題,即使存在,或許諾基亞認為憑藉自己也能解決,對此大家怎麼看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