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網絡遊戲的人有2種,你想成為哪一種?

因為玩遊戲,小學生花掉父母手機裡十幾萬甚至幾十萬元的例子,在生活中並不少見。別說孩子了,對於遊戲,很多成年人都抵擋不住誘惑,整日沉迷於遊戲中無法自拔。網吧猝死者有之,熬夜打遊戲者有之,為遊戲充值千元以上的人更是不勝枚舉。


玩網絡遊戲的人有2種,你想成為哪一種?


為什麼這麼多人都沉迷於遊戲呢?只因好奇這個問題,筆者曾經也註冊過一個遊戲賬號,玩了一週就不玩了。遊戲裡的打怪,升級都是重複性的,沒有盡頭,特別花費時間;令人驚喜的就是打出好的裝備,穿戴上炫耀一番,引人羨慕,但有的裝備是打不出來的,需要花錢買(是現實生活中的真錢哦);要不就是組團一起打怪,感受團隊的力量,可這些都是虛的,退出遊戲,你還是你自己,還得面對現實生活。不想把時間都耗在遊戲世界裡來“遊戲人生”,也不想落得一身“遊戲病”,所以果斷棄號。


玩網絡遊戲的人有2種,你想成為哪一種?


筆者認為,玩網絡遊戲的人大概有兩種。一種是沉迷遊戲的玩家;另一種是研究遊戲的創造者。

沉迷遊戲的玩家,大多喜歡體驗遊戲中的成就感。比如生活中這也不行那也不行的人,可能在遊戲中就練成了一呼百應的“領袖人物”;還比如愛情婚姻不如意的人,可能在遊戲中就找到了“精神伴侶”。這些在現實生活中沒有得到的,他們都可以在虛擬的遊戲世界中體驗到。但那都是虛擬的,人必須得回到現實中,吃著真實的飯才能活命。


玩網絡遊戲的人有2種,你想成為哪一種?


況且,在遊戲裡得到這些也得付出相應的“代價”。一般,級別高的人不是有錢,就是有時間。有錢的人花真金白銀買好的裝備,自己沒有時間還能請人練級,當然是要付錢的。有的直接買別人級別很高的賬號,不過那得承擔風險。有時間的人,要麼把吃飯睡覺上班之餘的時間全部用在玩遊戲上,要麼就不找工作,天天“泡”在遊戲裡幫人“練級”掙錢,或者把自己練的級別高的賬號賣掉換錢,這些時間都拿來“練級”了,他的現實生活還剩下啥?

那些在遊戲裡談情說愛的,多半“變現”就“見光死”。有的可能會成為生活中的情侶,但真正生活在一起又能走多遠?以遊戲為媒介的愛情不食人間煙火,一旦遇上“鍋碗瓢盆”準得“打回原形”。你想想,夫妻二人都沉迷遊戲,誰來買菜做飯做家務?那還不得從“俠侶”變成“冤家”,鬧個不歡而散。以遊戲開場的情感本來就是一場遊戲。


玩網絡遊戲的人有2種,你想成為哪一種?


而研究遊戲的創造者,他們玩遊戲是為了“探底”,為了開發遊戲。如何把遊戲界面做得更精美,更吸引人是他們所關心的,因為玩的人越多,他們賺的錢就越多。記得楊洋曾主演過一部電視連續劇,就是關於遊戲的。劇中,他是遊戲世界裡的高手,也是生活中的“高富帥”,有錢有能力,籃球打得也特好。他玩遊戲,主要是想和他的小夥伴們一起研發一款新的遊戲,最後取得了成功。這雖是一部電視劇,但這樣的人是存在的,要不,玩家們玩的遊戲是哪來的呢?


玩網絡遊戲的人有2種,你想成為哪一種?


有人可能會說,如果不是研發遊戲的人創造出遊戲,怎麼會有沉迷的人呢?那如果大家都不玩遊戲,遊戲市場無利可圖,還會有人去研發遊戲麼?這個問題就和“沒有買賣就沒有殺戮”類似,你無法控制整個社會的大局面,只要做好自己就行。

如果非要和遊戲結緣,那麼最好選擇做遊戲的主導者,別深陷其中被遊戲操控。被操控的人無異於提線木偶,對你的生活和未來都會產生負面影響。

假如你是未婚人士,天天玩遊戲怎麼會有時間談戀愛;假如你是已婚人士,成天對著電腦手機打遊戲,另一半怎麼能長時間容忍,最後你可能還得回到單身狀態;假如你已為人父母,整日沉迷於遊戲,無疑給孩子樹立了很不好的“榜樣”,不僅影響夫妻感情,還影響一代的健康成長,結果肯定得不償失。

作為一個成年人,應該如何對待網絡遊戲,理智的人自有理智的選擇。換做是你,你會選擇“遊戲人生”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