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專家提出:大明非亡於崇禎,實則亡於張居正張居正做錯了什麼?

應該說把明朝滅亡的鍋強行扣在張居正的頭上,這是不合理的。張居正的萬曆新政,使得大明帝國,得以續命。依靠著張居正的積累,再加上萬歷皇帝生財有道,搞礦監稅使,使得明朝有這個財政實力,打贏萬曆三大徵。


有專家提出:大明非亡於崇禎,實則亡於張居正張居正做錯了什麼?

如果一定要在明朝滅亡這件事上找到張居正的過錯的話,那隻能從一條鞭法著手了。一條鞭法,什麼意思呢?就是把各種各樣的農民負擔通通加在一起,來一個合併同類項,用白銀來進行結算。

問題就出在了白銀上,中國是一個缺少白銀的國家,既然白銀不夠用,為什麼還會用白銀來結算呢?最根本的原因就在於西方國家進入了大航海時代,隨著哥倫布發現了北美大陸,歐美的殖民者們紛至沓來,進入了美洲這片處女地。於是乎,大批大批的美洲的白銀被發現了。


有專家提出:大明非亡於崇禎,實則亡於張居正張居正做錯了什麼?

而恰恰就在此時,明世宗嘉靖皇帝死翹翹了,他的兒子隆慶上臺。他的一項重要政策就是不再執行海禁,開放和各國的海洋貿易。西班牙人,荷蘭和日本人,全部加入了對明貿易,大量的明朝產品被銷往海外。

而中國自給自足的經濟模式,所需要進口的大宗商品並不多,所以我國佔據了貿易順差的地位,海量的白銀流入了中國,這給了張居正一條鞭法能夠得以成功實行奠定了基礎。

但是這也意味著我國的經濟安全嚴重依賴於與外國的海洋貿易,一旦海洋貿易的金額大幅下降,就會出現嚴重的危機。

在1620年開始,歐洲爆發了長達30年的大戰,原本和明朝貿易的各個國家全部捲入了這場曠日持久的大戰,誰還有空顧著和明朝做生意呢?於是乎,白銀就出現了斷流,明朝沒有了白銀流入,使得國家陷入了巨大的危機。


有專家提出:大明非亡於崇禎,實則亡於張居正張居正做錯了什麼?

最開始的危機出現在升斗小民身上,老百姓沒有錢了,由於沒有白銀,老百姓生產的各種物資,沒有辦法變成錢。這樣一來,市場購買力出現了萎縮,對於國家來說,無法收到足夠的稅,國家沒有錢,自然只能拖欠軍餉。


有專家提出:大明非亡於崇禎,實則亡於張居正張居正做錯了什麼?

於是乎,這樣就出現了,一個極為可怕的惡性循環,老百姓手頭拮据,軍隊由於欠餉嚴重,軍官吃空餉的現象極為嚴重。部隊裝備更新減緩,保養不利,軍隊嚴重缺乏訓練,這也解釋了為什麼使用火器的明軍會打不過強弓硬弩的滿清八旗。

所以說如果一定要讓明朝滅亡和張居正有那麼一點關係的話,我想只有這麼一點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