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秦之始,农民起义之中的陈胜最终失败的原因

导语: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这句千古名言一直给中华历史上,受统治阶级压迫的人们极大的鼓舞。凡是论起历史之中的起义,其中大泽乡起义一定是占有极大的地位,也是不容忽视的一次起义。而陈胜的这句话也道尽了,生而平凡阶级的不甘和英雄的一身豪情壮志。挑衅着中华数千年的森严等级制度。在秦统一六国之后的岁月里,暴秦压迫下的平民一直忍受着各种各样的剥削。但首先开始起反抗的声音中,当属陈胜吴广一行人,因为他们和其他出身为六国后裔的人不一样,他们是最平凡的那一群人,所以揭竿起义之时,一呼百应,声势浩大,但是最终他们的起义还是失败了,他们是为何失败了呢?

乱秦之始,农民起义之中的陈胜最终失败的原因

陈胜图

被身份局限的陈胜仓促自立为王

在秦始皇嬴政去世之后,秦二世胡亥登基。胡亥继承了秦始皇嬴政的暴政,在各地区之中,实行了犯乱者连坐的严苛律法。他自大的认为没有强有力的领导者和组织者,天下的百姓就只会一味的接受自己的压迫,而在当时平民出身的陈胜,吴广被征发到了边境做苦工,但是天时不利,在那时天下了许久的大雨,道路就被大水淹没了。被征发的许多平民都被道路阻挡了。大家都无法按时到达地点,而秦律十分严苛,没有按时到达的百姓就会被士兵官府处死。所以当时摆在陈胜和吴广面前的,只有两条路,要么是因为误期到达而被士兵按律法处死,要么现在拼命寻一条活路出来。这样的想法一直在陈胜吴广的心里发酵。

乱秦之始,农民起义之中的陈胜最终失败的原因

大泽乡起义图

但是陈胜吴广也并不是一介莽夫,相反他们有着和许多愚昧之民不同的机智和计谋。陈胜有自己的自知之明,知道自己不过是一介平民出身,没有什么声势和号召力,若是起义也不会有什么人愿意跟随自己。所以一开始陈胜就假借了消失了踪迹的楚国将军项燕的旗号。

在当时的秦国一直流传着"楚虽三户,亡秦必楚"的流言,虽然被秦始皇派人镇压了,但是很多对秦国不满的百姓都偷偷流传着。因此陈胜得到了很多人的拥护。不仅如此陈胜还假借的上天的旨意,借鱼腹中的一块布上"陈胜王"一言来蛊惑群众,利用了人们的迷信心理。以天意之名领导了大泽乡起义。当时的众人也都像陈胜一样害怕会被处死,所以纷纷都支持了陈胜。

乱秦之始,农民起义之中的陈胜最终失败的原因

起义过程图

一开始陈胜自号为将军,打出了"大楚兴,陈胜王"的口号,攻占了当时的大泽乡。反秦的群众也都响应了这一次起义,要反抗暴秦的统治。但是这场起义并没有一往无败。在之后陈胜很快被权利的欲望迷惑了本心。他开始自立为王了。这从根本意义上改变了这一场起义的性质,原本是为了反抗暴秦,解放农民百姓的起义,结果却变成了陈胜等人称王再立王朝的野心起义,而这也注定了会痛失民心。

忽略其他各地的反秦势力,独立抗争

陈胜假借项燕将军的名号起义之后,并没有因此彻底改变自己的出身,他依旧是那个不知名姓的山乡村夫。他也并没有所谓的天意授权,终归是一场精心准备的巨大骗局。这些骗局可以欺骗被暴秦压迫的无知的穷苦百姓。但是这些却欺骗不了真正有才能计谋的能人贤士。所以在陈胜起义之后,少有有才有能的贤士或者是六国后裔去支持陈胜等人。而陈胜在经历过一些战争胜利之后,心中骄傲自大,自认为自己可以取代秦朝的皇帝,成为君王。目中无人了起来。在当时秦国的统治下,其实有很多的人都有着反秦的意识,不少人也保留着一些战力,为了对抗秦国。只可惜陈胜从没有考虑过这些助力的存在,只是单靠着平民百姓对自己的支持,这些都是不能抵御秦军训练有素的士兵的,而且得不到其他势力的强力支持,在一次与秦军的对抗之中,秦军逼迫了当时正修建骊山墓的其他百姓来反杀陈胜一军。让这些反抗秦军的百姓自相残杀。

在这场战役中,陈胜不仅没有得到这些被逼迫的百姓的支持,相反由于大家都是同病相怜之人,所以战争之中难免士气低落,而这场战役中,陈胜一军也注定难以取得好的结果,事实上也是如此,这场战争以陈胜一军的惨败告终。

乱秦之始,农民起义之中的陈胜最终失败的原因

秦末农民战争图

内部自己的崩坏,未战已败

随着秦军的压制,陈胜也渐渐失去了自己在起义一军之中的威严。而由于他本身是一个平民出身,虽有胆识但是没有家族底蕴,和自身的学识,终归是难以服众。在他自立为王之后,他自认为自己命比天高,就应该是君王,所以在后来也渐渐疏离了支持自己的群众。他和自己的部下及将领一味的以统治者的权势在起义军中耀武扬威。完全忘记了当初起义之时,百姓才是他们最为主要的助力。

乱秦之始,农民起义之中的陈胜最终失败的原因

陈胜起兵图

不再得民心的陈胜到后来也是不自觉,而更为麻烦的是,后来居上的几个首领内心之中其实也不再服从陈胜,知道了陈胜一人的有胆无识。再加上他们也有着各自的谋划和野心,对陈胜的统治和效忠也就荡然无存了。也就是说陈胜为王之后,并没有很好的团结内部,作为一个起义军首领,他已经得不到自己部下的支持了。

这时的起义军内部凝聚力缺乏,宛如一盘散沙。这个问题到后面与秦军对战之中一直没有得到解决。在几次胜利的战争之后,拥有了一些领土的起义军内部,几个将领也开始明显的争权夺势,并没有把陈胜看在眼里,起义军一势内部已然是分崩离析。后来在秦军的镇压之下,不费吹灰之力的就打败了陈胜一行人,陈胜的称王梦也到此为止了。

乱秦之始,农民起义之中的陈胜最终失败的原因

起义失败场景图

结束语:虽然陈胜起义失败,英雄枯骨,但是这也依旧抹消不了陈胜,吴广等人在这次起义之中。给当时的百姓和后世之人带来的历史意义,作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哪怕失足跌落,坠入悬崖,但是也应该青史留名被后世铭记。而压迫之中本来就多得是贪生怕死的沉默,能有一个反抗不公,力行正义,觉醒反抗意识的声音,我们应当为之振奋共鸣,坚决抵御不公之事,努力改变自己的命运。

参考文献:《中华上下五千年》 新华书社

《史记》司马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