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物论和唯心论的“根本的本质的”区别是什么?

淡淡一掬水


唯物论与唯心论是哲学的两大流派。唯物主义着重于认识论,从而影响世界观,基本思想为经验主义;唯心主义着重于世界观,从而再到认识论,基本思想为理性主义。这是唯物论与唯心论最本质的区别。

至于孰对孰错,那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谈谈我的观点:

1、世界观没有对错,只有选择,适合自己的就是对的。

2、唯物主义者因为坚持其心中所以为的那个唯物定义,实际上就陷入了主观唯心主义。

3、唯心主义者因为承认观点的主观性,本身观念有一定范围的适用性,反而更加客观,有点唯物主义了。

4、当定义唯心唯物的时候,都是客体主观去发生,这一定义行为又是客观存在的主观行为,请问到底怎么才叫唯心、唯物?

5、本人比较欣赏王阳明先生的心学,这是我国古代儒家哲学的集大成者,代表着中国儒家的最后一个高峰,并成为近世启蒙思想的先导。王阳明的心学就是唯心主义,“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同归于寂;你既来看此花,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心外。”看见花时,感觉到了,花就存在;没有看见时,感觉不到,花就不存在。“心外无物”是指心乃生发意义的源泉,不致“良知”,外在世界尽管五彩缤纷,但对我毫无意义可言。就当你未见到那个美丽的女子时,在你心中那个人便根本不存在,只有你见到她,那美丽才会呈现于你眼前,于你而言才会具有意义。这与量子力学颇有几分神似,更给唯心主义增添了一份神秘色彩。





文鲤见新章


唯物论是站在万物的立场去认识一切,而唯心论则是站在人的立场去认识一切。

但人其实也是万物的一部分,终归是要尘归尘,土归土,这不是说每个人都要死,而是说我们最终,还是要与万物融为一体,而不能把人这种生物与万物隔离开来。

所谓的唯心,其实并不是说把心里所想放到至高无上的地位,否定人心之外,一切事物都的存在。而是把人作为个体来相对说的。每一个事物,虽然本来是客观存在的,但对于人这个个体来说,如果心里面没有对这个事物的意识,那这个“物”对于人来说,就是无意义的。这就是我们所认识的唯心论。

但其实唯心论者,最终其实都要走向万物。佛家讲: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原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其实就是指我们每个人,其实本来就是与万物一体的,每个人的内心,也是与万物一体的,不要过分的把人心看得太重,只有让我们融入大自然,天人合一,与万物一体,达到我即万物,万物即我的状态,则就是成佛了。

所以你看,作为唯心论的佛教,他们最终的归属,其实就是与万物一体,看起来和唯物论是一样的嘛,但其实比唯物论更高明。他们既不否定人这个个体的存在,而是强调人与万物连接为一体,而唯物论则只是站在万物的角度去认识世界,似乎把人这个个体给忘记了,不知道人本省也是万物的一部分,也是世界的一部分,重物而不重人,这是唯物论最大的问题。

所以唯心论与唯物论最根本的区别,就是站的立场不一样,对人心的认识不一样。


l易耕堂l


唯物主义是哲学的两个基本派别之一,是同唯心主义相对立的思想体系。一切唯物主义的哲学派别,不管它们的具体形态有何不同,在回答哲学基本问题时有一个共同的根本观点,那就是认为世界是物质的,是不依赖于主观意识而独立的客观存在。物质是第一性的,精神是第二性的,先有物质后有精神,物质决定精神,精神是物质的产生和反映。列宁指出:“唯物主义的基本前提是承认外部世界,承认物在我们的意识之外并且不依赖于我们的意识两存在着”(《列宁选集》第2卷第79页)

唯物主义是对客观世界的正确反映。它的产生和发展是和人类改造自然、改造社会的实践活动分不开的。广大劳动人民为了获取生活资料,长期不断地从改变自然和征服自然的生产斗争中,逐步地认识到周围的自然界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独立存生的。同时,人们在共同进行改造自然界的生产斗争中,也逐步地认识到人们彼此发生的经济联系,也是一种不依赖于人的意识的客观存在。随着人类社会生产斗争、阶级斗争和科学实验的发展,逐渐地认识了客观世界的本质,从而形成唯物主义思想。

唯物主义经历了三个主要发展阶段:古代的朴素唯物主义;十七、十八世纪的机械唯物主义;马克思的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以前的唯物主义,由于当时社会历史条件的限制,有很大的局限性。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克服了旧唯物主义的一切局限性,是唯一科学的、彻底革命的唯物主义。

唯心主义是哲学的两个基本派别之一,它是同唯物主义相对立的思想体系。在哲学的基本问题上,唯心主义把物质与精神的关系完全颠倒了。它认为精神是第一性的,物质是第二性的,是意识决定物质,而不是物质决定意识。唯心主义在其发展中有两种形式:主观唯心主和客观唯心主义。

唯心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有它的社会根源、阶级根源和认识根源。在原始社会,由于社会生产力水平极端低下,人类征服自然的能力很差,人们的知识十分贫乏,对刮风下雨、电闪雷鸣、夜间作梦等自然现象,不能作出科学的解释,特别是对水、火等等自然灾害无法抗拒,就认为有一种超自然的力量即神在支配着人类,因而产生了原始的宗教观念。这就是唯心主义的萌芽。唯心主义作为一种哲学体系,是在阶级社会中形成的。剥削阶级统治的社会里,被剥削阶级为生活所迫承担全部沉重的体力劳动,剥削阶级垄断了一切精神文化活动和对国家的管理,剥削阶级思想家为了维护本阶级的统治,就极力夸大精神活动的作用,把精神说成是世界的本原,而贬低物质生产的作用,从理论上论证他们统治的合理性,从精神上欺骗和麻醉人民。唯心主义之所以能够存在和发展,还有它的认识根源。人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不是直线的,而是十分复杂、曲折和充滿矛盾的过程。如果把认识过程的某个阶段,方面(如感觉、慨念等)片面地夸大,加以绝对化,就会陷入唯心主义。


文藻巧翁


有人说,最好的婚姻便是不吵不闹,互相理解。

男人对女人的追求,大多也是温柔贤淑型的。古之更有云,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可见每个男人对伴侣的愿望即是温柔体贴,谁都不希望自己找个经常吵架的泼妇过日子。

而女人对男人的想法,更是希望自己能遇见一个有责任有担当,对自己体贴入微又不乱发脾气的人。不吵不闹的婚姻,或许便是人们心中最好的状态。但我想说的却是与相反的结论,俗话说,夫妻打架床头打床尾和。一辈子太长,哪有不吵架的两口子?

现实中很多相亲相爱的夫妻却真是吵吵闹闹磨合出来的。爱情的初衷都是美好的,但牢固的婚姻是靠着一点一滴的互相打磨,互相体谅,从无数次吵闹中一次次总结经验而来


爱上老电影


唯心和唯物的区别根本在于认识论及其作用。

唯物主义认为,不论人是否认识到,物质存在都是存在的。

但是科学要求结论必须经过证明的。

而且唯物主义有个悖论——人不知道的事物是否存在?按照唯物的观点,一切都是存在的,只是我们没有看到,没有感觉到。但是这是违背科学的。

唯心认为世界是人们认识到的世界。人没有认识到的不是我们的世界。

唯心主义是符合现代科学的。

唯心不是原来很多人以为的那样,完全是心里想的。

吾心即是宇宙。这里的心不是

心理活动,而是外界的反映。

退一步说,即使是纯粹想像,也是人根据经验的想像。想像也要依靠经历,经验。

做梦是人脑内的记忆被无序的脑物质连接起来的连续活动。也是经验的反映。


一叶枫流


唯物论和唯心论都是在解答人的身和心之间的关系。

唯心论认为身和心,是各自独立存在的,身是由心支配的。身也是由心而生。如果身不在了,心依然存在。以此为根据,解释世界万物。解释万物之间的关系和联系。心作为灵魂,作为精神会永久存在,然而心与心之间也是一个个独立的存在,由于心有善恶的不同,而受到奖赏或惩罚,奖赏则上天堂,惩罚则下地狱。所以人需要培养灵魂,需要崇拜一个至高无上至善至美的神。创造了万物的神。人类执行神的旨意来推助人类社会的和谐发展和进步。进行科学技术研究也离不开神。

唯物论认为人的身和心,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而存在。心不能脱离身而存在,身不能脱离心而行动。依此为根据,解释世界万物,以及万物之间的关系和联系。认为心作为思想,是大脑的产物。而不是独立于身体之外的特殊玄妙之物。但心作为意识,人的身不在了,“心”作为一种思想,仍可以思想来影响其他人的心,思想得以流传,以思想形式继续发展。但是这个时候的“心”不再是单独某一个人的“心”了,它是经验,它是知识。因此“心”促进了知识的积累、科学研究和真理的探究。但是思想作为心,人心毕竟有心与心之间的不同,这是思想意识的不同,不是因为灵魂的不同。作为思想意识的“心”,需要分辨大我和小我,以大我精神来助推人类的合理发展和进步。

我认为唯物论和唯心论“根本的本质的”区别就在这里。

在哲学界,“心与神的争辩”如此经久不衰、如此激烈对立,除了“意识是世界本源”和“物质是世界本源”的争辩之外,语言也起到了辅助作用。在中国,心和思维不分,心就是意识,意识就是心,思想意识就是“发自于内心”。而现代科学证明,意识来源于大脑,而心是血液循环系统的总站。但我们千百年来的语言以及形成的语言环境,无法明确区分心与意识的区别。所以,也导致了“唯心论”和“唯物论”的分辨,多了一层繁复。

有人把唯心论和唯物论认为是一阴一阳。是互为对立互为补充。我认为不正确。我认为这是辩证法。不是唯心论和唯物论。您所谓的无与有,是指有形和无形,物质再微小,也有形有质;思想再宏大,也无形无质。但意识对于人类有巨大作用。那么,世界的本源是由无形无质而有巨大作用的意识是本源呢?还是由有形有质的物质是本源呢?这才是唯心论和唯物论的根本区别。



淡淡一掬水


个人认为,物与心的区别就是有与无的区别。唯物论以`有'为基础,唯心论以`无'为基础,一有一无,一物一心即是一阴一阳。它们是同时存在的,只有主次之分,没有一二之分。心(神)与物(体)就是形与影、光与明一样同时存在的。有光(的照射)就有明(的反映)。影像是光的效果。心是光源,红光照到物体上物体反映红色,绿光照到物体上物体呈现绿色。朋友(友爱的)心看天下人皆朋友,敌人(仇恨的)心看天下人皆敌人!你与人争人必与你夺,你给人让人必给你和。今天我们以`物'以`有'为基础为中心,把`心'和`无'放到边缘了!这是一种错位错误,就象人体肉包骨是正常,而不能骨头包肉一样道理。事物皆负阴抱阳。唯物唯心,一阴一阳


荒原牧云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到底有何异同)世界是唯物的,还是唯心的?

过去,我们嘲笑过唯心主义。用一些唯心主义者的幼稚可笑的问题,去否定整个唯心主义思路和方向。

比如:

唯心主义笑唯物主义者:

你看你不想让太阳升起,它照样升起。

然后得出结论:

所以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世界上逻辑是这么简单的吗?不能说明先有鸡,你就得出先有蛋的结论吗?世界是这样非黑即白的吗?我们所认知的一切,难道不是通过思想意识的来感知的吗?这个逻辑,可以经得起任何质疑。存在就是被人感知到的。所有的物质和现象,谁能证明不是一场梦?谁能说明不是所有人共同理解的一本小说?这这是绝对无法证伪的。

唯心主义不是万能的,解释不了所有问题;但不等于不正确。就像就像唯物论和科学也不能说先有鸡还是先有蛋一样,任何学问都有它的边界和使用范围。人们对唯心主义的最大质疑就是:认为即使人类灭亡了,宇宙照样转;人类诞生以前,整个地球整个宇宙都在按规律运行。所以就认为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

但是,“认为”二字一出,不就是最大的唯心主义吗?所有的物质和客观存在,所有的规律,都只是人的认识感知和发现的。万一这就是一场集体梦呢?万一就是一个很强大的存在,让我们的集体体验和写一本小说呢?

作为发明数学坐标的科学家,笛卡尔提出这样的问题:

难道很严谨的数学课,还会犯低级唯心主义错误?

很明显承认唯心主义的正确性,才是科学和严谨的。

这是动物早期诞生的眼睛。然后慢慢的产生眼珠子。最后能看见光,能通过光感知万物。这种情况,唯心主义者就认为:一切存在,都是被人的意识知道的;所以世界是唯心的。唯物主义者则认为:人没有感知到他们之前,那些物质照样存在,你感觉到,感觉不到,它们都存在;所以世界是唯物的。这个只能说,今天这一只母鸡,相比她明天下的蛋;肯定是先有鸡,后有蛋。

但是放长远了来看:我们认为人感觉不到一切之前,每一切都存在;但这还不是我们通过感觉认识来推测的?如果继续往下推下去,那一只母鸡又是蛋孵化出来的,这个时候如何得出来蛋就是鸡生的这个唯一的结论?很明显,唯物主义只是唯心主义的一个具体阶段和具体局不认识世界的方法方式。

我们认识整个世界,不管依据了多少客观规律,还有客观物质存在;都是靠我们的感觉,认识,观察,推断有限的时间检验,来得出的结论,这一切都是主观的。主观的,就是唯心的。这个逻辑很严谨,很科学,没毛病。

眼前的一切,看起来不管多么真实,不容置疑和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相对于万古悠悠的宇宙和短暂的人生来说,那都只是一次花开花落。就像一场梦。梦醒无影又无踪。

所以如来才会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

这个逻辑没毛病。我们认为:规律是永恒不变的。这个逻辑反而是有毛病的。规律只是暂时不变。如果宇宙是一朵巨大的,花开花落,时间周期较长的一朵花。

那就是: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

而且醒了就没了。

承认唯心主义。可能是一个人和一个地区强大的开始。精神领域的研究,神学,心理学,哲学,逻辑学,基本上都是唯心主义的。具体的唯物主义和科学实证,只是其中的具体阶段。人类第1次文明大跃进,就是发现了神学,意识到精神的强大力量和神奇本领。然后认真钻研这个领域。只是后来因为这个东西很不容易说清楚讲明白,被那些骗子利用。然后更多的神学变成谎言,坑蒙拐骗的说辞。但是本质上的神学是很有价值的,那就是人的精神思想研究的学问。一个人最大的本事,也就是精神思想境界。如果连这个东西都不承认,其实很多道理根本都没法讲。明明都是在用主观认识在认识发现,理解,推理和验证一切;非要说这一切只是客观的。这就好比一个黑人非要说自己是白的,这话就没法往下讲了。

唯物主义就是唯心主义的一个具体阶段和表现。如果不承认这个问题,那就是最大,而且是最蛮横的错误唯心主义。


韦氏天星风水


把片面的、静止的、机械的、主观的之类的标签贴给唯心主义是错误的。这些标签的正确贴法是贴给非辩证的思维方式。唯物和唯心的根本区别是求取真理的路径不同,前者注重实验,后者注重思考。毛泽东说:人的认识规律是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如此循环往复,以到无穷。毛实际上在此说中无意间为唯心论正了名。真正的智者都是心、物两用的,不会唯物,也不会唯心,同时他们也会努力坚持辩证思维。


特斯拉2019


这个问题,是一个大家争辩了很久的老问题。我觉得,唯物论与唯心论的本质区别就是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根本区别。其实,上万年的历史事实已经告诉了我们一一凡是站在真实的立场上,从实际出发,用正确的思想和方法去认识历史、解释历史的就是唯物主义。反之,凡是站在历史的反面的又脱离了实际的所有虚假观点就是唯心主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