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赊刀人”是什么来头?为何他们自称是鬼谷子的传人?

“赊刀人”指的是挑着扁担走街串巷,嘴里吆喝着“出售菜刀、剪刀”的小贩。令人费解的是,他们卖的价钱要高于当时物价的10倍,也就是说原本一把2元的菜刀,他们要卖20元!但就算如此,每次他们出现,都会有一群人围着抢购。

历史上的“赊刀人”是什么来头?为何他们自称是鬼谷子的传人?

这究竟是为何呢?难道大家伙们人傻钱多?答案当然不是了。

关于“赊刀人”的故事,还是我儿时在村里从老一辈人口中得知的,老人对他们有“手艺人”、“生意人”、“预言家”的标签。

手艺人:

如果一个合格的销售员,要想将产品推销出去,他就会将产品的特征及优点尽可能的全部表达出来。因此,赊刀人通常会在人群密集的地方落脚,简单的布置一下摊位,接着就是推销自己的刀有多锋利多趁手。只见赊刀人拿着菜刀,轻轻一挥,便将一块肉给剁了下来,还放狂言“3年内坏掉,包赔包换!”

历史上的“赊刀人”是什么来头?为何他们自称是鬼谷子的传人?

在那个年代,百姓们都非常简朴实在,他们只相信眼见为实,当欣赏完表演后,便蠢蠢欲动,争先恐后地买刀。毕竟菜刀是家中常备的东西,每天都要使用,所以这就解释了为何那么多人围着赊刀人。据村里的老人回忆:“当时村里来了个赊刀人,身材矮小长相老实,九十年代找他买的刀现在还放着呢!”这间接说明了赊刀人的手艺精湛,菜刀果真实用。

生意人:

高价的菜刀自然没人买单,而赊刀人的卖法也不是“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模式,则是使用“先用后付”的方式。这其中只要满足一个条件,那就是赊刀人的条件实现。老人告诉我,当时赊刀人提出的条件是家里开得起小汽车后,他便会来收菜刀钱,这在当时看来简直是痴人说梦、天方夜谭。

历史上的“赊刀人”是什么来头?为何他们自称是鬼谷子的传人?

要知道,当时在镇上都很少能看到汽车,就连自行车这种交通工具也只有“万元户”能开得起。老百姓们一听,这不明摆着免费送菜刀吗?于是大家纷纷在表格上签下了名字与地址。

历史上的“赊刀人”是什么来头?为何他们自称是鬼谷子的传人?

其实聪明的人已经发现了其中的玄机了,只要实现赊刀人其中一个预言,他便能多获得10倍的利润。假设一把刀成本5元,市面上卖10元,而赊刀人卖100元,如果赊出去10把刀,并提出10个看似不可能的条件,只要满足其中一个赊刀人就可以回本了,满足2个就赚钱了。最主要的是,这之前没有时间期限,如今社会如此发达,10年后的世界会变成怎样,谁都料不到。

可以说赊刀人正是利用这点盈利,不得不佩服他们的经商之道。

预言家:

民间有“姜子牙谋略定乾坤,赊刀人铁口断未来”之说,赊刀人打着鬼谷子后人的旗号四处游走。从宋朝开始就有类似赊刀人的事迹,他们居无定所,虽然衣衫不整,但却有一副洞察人心的眼力。

历史上的“赊刀人”是什么来头?为何他们自称是鬼谷子的传人?

一旦和他交流,十有八九你便会赊这高于常价的物品,而往往没多久,他荒唐的预言竟然成真了。比如他会说:“等你家吃得起肉后,我再来收钱”或者“大米涨到一斤一元,我再来收钱”的话。反正都是些当下不可能实现的话,只要你敢赌你就可以免费拿回家用。

再者,就算十年二十年后预言果真实现了,赊刀人是生是死都不一定,或者这么久过去了这事估计也忘得差不多了。于是在这样的心理下,人们大都会选择赊账。

那么还有一个问题,赊刀人要钱时如果赖账会怎么样?

这也是为何赊刀人要牵扯到玄学,自称是鬼谷子的徒弟,古时候的人们是非常迷信的,只要村里实现某个预言,大家便会相传,于是一传十十传百,大家更坚信赊刀人是有法术的道士。因此百姓们自然不会为了钱,为自己招惹麻烦。

历史上的“赊刀人”是什么来头?为何他们自称是鬼谷子的传人?

还有一点,当时的民风是很朴实的,不像现在万事都要讲证据,古代只要有证人的证词就很容易影响案件的发展。因此,拿了就是拿了,没有几个会不承认,所以赊刀人并不担心债要不回来的问题。

总结:相对来说,赊刀人会比普通人有远见,而挣的钱算比较有风险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