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乘“新基建”東風?進軍5G,阿里達摩院成立XG實驗室

3月10日,阿里達摩院宣佈正式成立XG實驗室,致力於推動下一代網絡通信技術的研究,現階段主要聚焦5G技術和應用的協同研發。

這一舉動宣告國內5G戰場再迎新巨頭。

達摩院建立之初,馬雲就曾給予厚望,揚言“達摩院要比阿里活得更久”,這是負責基礎科學和顛覆式技術創新研究的實體組織。

搭乘“新基建”東風?進軍5G,阿里達摩院成立XG實驗室

XG實驗室是達摩院成立的第15個實驗室,此次的成立宣告也恰巧趕上了34萬億“新基建”政策。

後者的出現也說明針對雲計算、大數據、5G、AI等新興技術必將成為城市新的基礎設施。

東風已在,本領也是時候亮出來了——5G圍牆裡已有華為、高通等強悍玩家,圍牆外更多科技巨頭也已知趨勢,渴望入局。

▌阿里進軍5G的底氣:多個實驗室協同,十年雲計算驅動應用落地

阿里打算如何做5G?

據官方表示,新成立的XG實驗室將專注於5G基礎設施技術和應用的協同創新,為超高清視頻、在線辦公、AR/VR、工業互聯網、智能物流、自動駕駛等場景研究符合5G時代的視頻編解碼技術、網絡傳輸協議等,並制定相關標準。

劃重點,視頻編解碼技術、網絡傳輸協議,重視5G的應用協同創新。

搭乘“新基建”東風?進軍5G,阿里達摩院成立XG實驗室

XG實驗室找到了一個很適合的發力點,即可依託阿里的豐富應用生態——無論是視頻(優酷)、在線辦公(小學生都愛的釘釘)、智能物流(菜鳥),以及早已開始佈局的工業互聯網。

搭乘“新基建”東風?進軍5G,阿里達摩院成立XG實驗室

而被給予厚望的達摩院已成立語音實驗室、視覺實驗室、智能計算實驗室、自動駕駛實驗室、量子計算實驗室等,可以同步提供技術支持。

另外,雲計算是驅動5G應用落地的另一個關鍵因素,在這方面,阿里極具優勢,據IDC報告,全球雲計算市場中,阿里雲位居第三,僅低於亞馬遜和微軟。

搭乘“新基建”東風?進軍5G,阿里達摩院成立XG實驗室

過去十年,阿里在雲計算網絡的關鍵技術上已進行全面佈局並實現大規模應用,涵蓋高性能網絡、自研交換機、意圖驅動網絡、可編程網絡、流量調度等,這將為XG實驗室提供充足的技術儲備。

此外,阿里雲遍佈全球的雲數據中心、雲網絡和邊緣節點,也會為海量的5G終端設備提供高性能、低延時、高可靠的計算和存儲資源,為加速5G應用落地提供有利條件。

▌領軍人是誰?

XG實驗室領軍人是誰?

據悉,阿里達摩院研究員、阿里雲智能網絡自動化及研究負責人張銘將出任達摩院XG實驗室主任。

其研究領域包括數據中心網絡、邊緣網絡和4G/5G移動網絡等,在高性能網絡、意圖驅動網絡等前沿領域曾取得重大突破。

搭乘“新基建”東風?進軍5G,阿里達摩院成立XG實驗室


據悉,張銘此前負責阿里巴巴網絡自動化系統和工具的研發,曾在微軟研究院工作超過10年。

實驗室核心成員還包括IEEE高級會員、阿里達摩院研究員葉琰,她曾參與3代視頻編解碼標準開發及浸入式視頻和流媒體的標準開發。

▌34億新基建政策來襲,順風車搭得好

阿里選擇此時進軍5G,正好趕上“新基建”政策來襲——34億投資資金全部湧向新一輪基礎設施建設。

先來好好打量一下“新基建”政策。

這個詞並非新生兒,早在2018年底就出現決策層的文件裡。直到2020年3月,受疫情影響的特殊時刻,中央一錘定音。

新基建是指發力於科技端的新型基礎設施建設,主要包含5G 基建、特高壓、城際高速鐵路和城際軌道交通、新能源汽車充電樁、大數據中心、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等7大領域,涉及到通信、電力、交通、數字等多個社會民生重點行業。

搭乘“新基建”東風?進軍5G,阿里達摩院成立XG實驗室

“新基建”與以“鐵公基”和房地產為代表的傳統基建不同,它更強調5G、物聯網、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等信息化技術,賦予傳統交通和城市等基礎設施科技內涵的信息化建設,兼具科技與基建的雙重屬性。

數字經濟“新基建”的核心在於“連接”。阿里雲創始人/杭州城市大腦總架構師王堅博士、阿里雲智能總裁張建鋒都曾表達過雲計算、大數據、5G、AI等新興技術必將成為城市新的基礎設施

搭乘“新基建”東風?進軍5G,阿里達摩院成立XG實驗室

3月6日,阿里巴巴集團董事局主席兼首席執行官張勇說:數字基礎設施建設就是新基建,正在成為新的投資和發展方向。

阿里達摩院此時出手建立XG實驗室,既有技術基礎,更趕上了“新基建”東風,快準狠。

▌無意爭鋒華為、高通

而有媒體指出,阿里正式官宣入局5G,是要與華為、高通在5G領域兵戎相見。

事實上,從達摩院XG實驗室的長遠戰略來看,阿里並無意與華為、高通爭鋒,而是要藉助5G技術,搭乘“新基建”的東風,確保未來阿里在5G應用領域有足夠的市場份額

應該說,在多個領域、多個行業,華為對於5G的應用場景、網絡架構早已有了清晰地說明和規劃,對於5G技術也有自己的標準與核心競爭力。

到目前為止,華為獨立發佈了《5G業務商業價值評估白皮書》《5G時代十大應用場景白皮書》、《5G應用立場白皮書》、《5G電源白皮書》、《5G語音白皮書》、《虛擬現實VR體驗標準技術白皮書》、《針對垂直行業的5G網絡切片白皮書、《5G網絡構架白皮書》、《Vo5G技術白皮書》、《5G天線白皮書》等5G白皮書。

除此之外,華為還與中國移動、中國聯通、GSA等外部機構聯合發佈了《5G助力智能電網應用白皮書》、《面向5G的室內覆蓋數字化演進白皮書》、《室內5G網絡白皮書》、《5G智慧港口白皮書》、《室內數字化面向5G演進白皮書》、《5G網絡切片白皮書》。

眾多5G白皮書的背後,是話語權的體現。

以2016年11月17日凌晨華為的Polar Code(極化碼)方案成為5G控制信道eMBB場景編碼最終方案為開端,華為打破了高通在通信技術領域的壟斷局面,成為5G規則的重要制定者。

最新的數據顯示,華為在5G方面共擁有3147項專利,位居全球首位。根據19年6月份的數據,華為5G標準必要專利佔全球的15%,同樣位居全球第一。必要專利是指,需要寫進5G標準的必選且唯一選擇的專利,只要部署5G就一定會用到的專利,是繞不開的。

搭乘“新基建”東風?進軍5G,阿里達摩院成立XG實驗室

根據華為官方透露的數據,截至目前,華為已獲得91個5G商用合同,5GMassiveMIMOAAU(ActiveAntennaUnit)模塊發貨超過60萬個。

3月9日,華為中國運營商業務部副總裁楊濤表示,華為預計今年全球5G基站累計發貨量將達到150萬,5G用戶規模將達到2.5億。

目前看來,剛加入5G領域的XG實驗室似乎與華為並沒有可比性。但應該注意的是,華為當前更注重5G通信網絡的基礎建設,而阿里達摩院XG實驗室則更側重於利用5G技術加大應用層的開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