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家庭的教育差距,在這場疫情中暴露無遺!

宅家時間久了,很多人,因此心煩意亂,甚至坐立不安。可總有人,顯得那麼“鎮靜”。

我有個朋友,她家小區管控嚴格,在疫情初期,就基本上封閉管理了。這個朋友,平時沒事也跟我們聊聊家庭瑣事。可在大家慌慌不安,每個人都抱著手機刷,接連不斷往微信群發各種消息時,她反而很安靜。微信聊她,才知道,因為上初一住校的女兒回來了。平時因為工作忙,她顧不上女兒,恰好想趁這段時間,在家多陪陪女兒。

一個家庭的教育差距,在這場疫情中暴露無遺!

每天她按時起床,做女兒喜歡吃的飯菜。女兒上網課期間,她要麼幫忙抄寫習題,要麼收拾房間,要麼打掃衛生。微妙微稍的體現出母愛的無私關愛和母 愛的偉大!

晚上都忙完了,她還得趕緊練會自己一直喜歡,堅持的瑜伽。有時候看她每天把生活安排的井井有條,在她的容顏上,表現不出一點焦慮,煩躁的負能量。

朋友總是說;“咋們也不能上前線,也幫不上什麼忙。做做平時沒時間做的事,挺充實,也就沒時間瞎想,更沒時間焦慮了”。

她的孩子很懂事,也非常“聽話”,每天按時打卡學習,雖然在家,也依然準時上課,按點下課,每天日子都安排的充實而合理。

這個朋友的狀態,一直讓我很欣賞。面對疫情,我們大多數人是愛莫能助的,與其焦慮不安,不如靜下心來,做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

一個人,尤其是一個以學習為重的孩子,在無序的環境中也能靜下心來,堅持學習,堅持做自己該做的事,這樣的學習態度,是一種非常難能可貴的精神。

一個家庭的教育差距,在這場疫情中暴露無遺!

而孩子的這種能力,大多源於父母的榜樣和家庭的薰陶。

身處疫情時期,作為平凡普通人,我們多數人是愛莫能助的,這時,父母如果能迅速找回自己的生活和學習節奏,對孩子,也是一種無形的教育和影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