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画、线条的质量那么重要?可能杀伤作品!于明诠谈“败笔”

这几年有个非常流行的说法,叫“线条点画的质量”

。这说法就是针对“败笔”一说的,似乎很得人心,于是就你也“质量”我也“质量”起来。仔细想想,这说法其实很靠不住。

质量嘛,显然是有着具体的量化标准的,比如,圆劲,光滑,流畅,饱满,中锋,甚至圆劲光滑流畅饱满中锋到什么程度等等,而且最好是有一系列具体的数字指标。沈尹默强调“笔笔中锋”,把自己赶进了“死胡同”,哪有绝对的“笔笔中锋”?实际就是强调这个所谓的“质量”问题。

点画、线条的质量那么重要?可能杀伤作品!于明诠谈“败笔”

沈尹默行书作品

有人可能会认为,线条点画的质量高总不是坏事,质量不高总不是好事。其实未必。在写字阶段,也就是学习书法的初级阶段,比如写美术字吧,这个说法可能是对的,没有疑义。但在艺术创作阶段,这说法显然是片面的。质量好得近乎无可挑剔的线条点画可能正是构成对作品整体韵味内涵低下的杀伤力。

正如写文章,中小学作文阶段,要强调句子的质量,要多用成语,用词要准确得当,要会描写比喻拟人,要懂修辞语法,起码不能出现病句,等等。到进入文学创作的阶段,问题就不是这么简单明确了。也许不用成语甚至不用描述性的词语比毫无节制的滥用花里胡哨的成语更好;也许不顺畅、不简练、甚至不合语法的句子比那些顺畅简练合语法却索然无味的句子更好。比如鲁迅的名句“我家的后花园里有两棵树,一棵是枣树,另一棵还是枣树。”倘若鲁迅这样写——“我家后花园里有两棵枣树”,明了准确了,却也没有味道了。

点画、线条的质量那么重要?可能杀伤作品!于明诠谈“败笔”

鲁迅《秋夜》选句意境

写诗更是如此,李商隐的诗好就好在其意象的朦胧,上世纪八十年代的朦胧诗便继承了古代诗歌的这个传统。所谓“官样文章”不是用词不当,也不是语法有问题,更不是语言、结构有什么“质量”问题,而是“太没有”问题,如白开水,如纯净水,没有一点味道。当年,王静安批评那些格律选声斤斤计较者,一语中的,“审乎体格韵律之间者愈微,意之溢于字句之表者愈浅。”(王国维《人间词乙序稿》)此论适之于书法,亦精当中肯。甚至连家具木材也是如此,好好一截木头若在上面生出一个疤痕,一般说来“质量”就大打折扣,可这疤痕生在贵重的黄花梨木上,则叫“瘿木”,美称“鬼脸”,韵味和美感可就非同一般了,有的竟价值连城。

点画、线条的质量那么重要?可能杀伤作品!于明诠谈“败笔”

李商隐形象

前几年,吴冠中喊出了一句令许多画家不能容忍的观点——“笔墨等于零”!画坛上下一片哗然。中国画几千年来锤炼成精的“笔墨”竟然等于零了?你用什么画画?后来,有人总算看明白了——在他(吴冠中)那里,“笔墨”的确是等于零的,他不用“笔墨”画画。不用笔墨能不能画画?换句话说,不用中国画传承有序的“技法”能不能画画?画的画还叫不叫“中国画”?八大石涛吴昌硕黄宾虹齐白石一路下来,那韵味、那意境、哪点有意思的意思,全在妙不可言的笔墨上。对比一下吴冠中,“笔墨”的确不好。平直流滑,简单外露,色块平涂,点线重复。一句话,但就“笔墨”技法看,毫无韵味可言。与前面几位相比,几乎全是“败笔”。然而,吴冠中恰恰就是用这些仿佛不会画画的满纸败笔,画出了属于自己的画。

点画、线条的质量那么重要?可能杀伤作品!于明诠谈“败笔”

吴冠中作品

假若,奇妙的构图不变,热烈的色彩不变,换上黄宾虹出神入化的“笔墨”咋样?估计会很糟糕。幸好,吴冠中实在不擅长中国画传统的“笔墨”,竟用这些“败笔”的线条点画在大家感叹的“穷途末路”中冲出了一条“血路”,避免了观众被精彩的“笔墨”吸引醉倒,而是更多地关注其奇妙的构图与曼妙的色彩,关注其自身的形式。用国画家的标准衡量,吴冠中是不会画画的,但他却画出了国画家们想都没想到的国画。

点画、线条的质量那么重要?可能杀伤作品!于明诠谈“败笔”

黄宾虹作品

因此,是否败笔不是笔墨问题的关键,更不是能否画出好画的关键。关键是看你用在什么地方,用来干了什么。

记得十几年前,看过江苏美术出版社出版过一本叫做“书法门诊室”的小册子,专门给名家大师们找“败笔”,作者喋喋不休言之凿凿,似乎真理在手,其实呢?他实在是没有弄明白一个基本道理,艺术创造与工艺制作真的是两码事。

比如说林散之吧,若拿古人线条点画的形迹来卡他,他的确有许多“不合”之处,这些“不合”之处无疑就是人们惯常认为的“败笔”,岂不知这正是老先生锤炼了一辈子的得意之处,他的空灵、曼妙、飘逸、洒脱,他的妙不可言,全在这里。若林先生的结体不变,换上沈尹默几乎无一处“败笔”的点画线条,如何?我想,答案不言自明了。

点画、线条的质量那么重要?可能杀伤作品!于明诠谈“败笔”

林散之书自作诗《归来》

因此说,在书法艺术学习的初级阶段和进入创作的高级阶段,在写毛笔字和书法艺术的不同立场不同角度,“败笔”、“质量”问题是不可一概而论的。


本文选自于明诠先生《说“败笔”》——《书法》2017年09期,以下为文章开头:

点画、线条的质量那么重要?可能杀伤作品!于明诠谈“败笔”


点画、线条的质量那么重要?可能杀伤作品!于明诠谈“败笔”

点画、线条的质量那么重要?可能杀伤作品!于明诠谈“败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