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皆宅,会引爆房地产吗?

全民皆宅,会引爆房地产吗?


-1-

疫情造成“全民皆宅”


餐饮、宾馆、旅游、电影、交运、商业、房地产等行业不是冷不冷的问题了,似乎被直速冻冰封。


整个社会生活好好像被谁按了暂停键。


疫情还在继续,峰值何时过去,专家们也给不出具体答案。


但是,我相信我们一定能战胜疫情,回归正常的生活。


疫情过后,什么事情是你最想去做的?


全民皆宅,让人们发现了“宅”的重要性。


卧室、客厅、阳台的功能被充分利用了:卧室不仅仅是做作业的地方,还变成健身房、瑜珈室、化妆间;客厅变成了影音室、 娱乐室、摄影室,简直就是影视基地;阳台变成了眺望台,用来放风、抽烟......


经此一疫,家被赋予了更多的职能,势必对房地产造成一定的影响。


很多人看到了住大房子的宽敞明亮,也体会到了小房子的局促与压抑。


他们暗暗发誓,疫情过后,一定买一套自己喜欢的大房子。


-2-

房市会不会反弹?


疫情之后,ZF可能出台促经济恢复的措施。


一、只有房地产才是万业之根本,这波疫情过去之后,没有房地产的松绑,就没有各行各业的恢复。

二、资本是一切的血脉嘛,极有可能会迎来一波央妈的放水。

三、疫情影响最惨的服务行业,面临巨额补贴,甚至发强制消费券来促进恢复。

四、启动重大项目,减少失业率。


以上可能出现的措施,都会造成疫情过后房产市场出现报复性反弹?


我答:报复性反弹是可能的,但更有可能是先跌后被动反弹。


现代经济的驱动内核,毫无疑问是由消费拉动。经济增长也一直保持着这样一个正向循环:消费→企业利润→扩大生产→刺激再消费


大部分人都是健忘的,什么事情都是一时的,三五周过后,大家又变成了原来的贪嗔痴慢疑。


一句双黄连能抑制冠状病毒,就能让全国的双黄连被一夜抢空。


当然了,这例比法相当不严谨,毕竟双黄连是廉价品,而房子是奢侈品,即使有心哄抢,大多数人也无力上车。


所以疫情过后,不会出现万众抢房子的情况。


全民皆宅,会引爆房地产吗?


据我观察,买房子的人90%是置换型,二手房成交不活跃起来,房价反弹没有戏, 木有子弹如何上战场?


开发商是高杠杆的企业,部分企业迫于回款的压力,一定会降价促销。


比如恒大已经进喊出:全场7.5折销售,其实上篇已经说了,这是营销噱头,没有实质的意义。恒大平时郊区、较偏远的地区一直是8折销售,本次打折,市中心也不参加打折销售。


但是,会对市场造成影响,会导致二手房的成交活跃,卖旧房换新房啊!所以,我还是维持原有的判断,跌价是暂时的。ZF的所有促进经济的措施都会导致房地产报复性反弹,只有房子才是最值钱的!


ZF救市,措施频繁出台,经济复苏,一副春回大地的欣欣向荣局面,这便会出现「被动性反弹」。


-3-

我们能做什么?


我的答案只有四个字:顺势而为。


势这个玩意儿,本身就虚无缥缈,我们普通人体会不到,也造不了势,但接下来的房价趋势却很明显:


开发商迫于各种有形无形的压力,疫情过去,新房大概率普遍会降价,而之前持有多套房产的人,也迫于各种有形无形的压力会抛售,并且二手房会越来越笋。


大家要做的是,关注好时间节点,尤其是刚需,如果能跟上现在这个势,就多出了一个实实在在的上船的良机,也可能会看到不一样的风景。


全民皆宅,会引爆房地产吗?


此外,为了控制疫情的传染,国家应急的采取了禁足、封路、延后上班等策略,大家在手机上看到感染的数字,从500到7.25万,以及各种阴谋论的信息、生离死别的故事,从数日到数周,在这些画面高强度轰炸之后。


许多人都断片了。


断片,意味着过去的各种观念都被遗忘,大多数人的三观都会被重启。


至于再开机之后会运行什么画面,目前判断为时尚早。


但可以确定的是,灾难性的事件,真会改变顾客的消费观:


03年sars之后,促使了板楼的畅销,建立了板楼和塔楼的价值区隔,直到今天。因为当时的淘大花园是塔楼,人口密度高,而板楼具有通风好的特点,之后的市场,板楼价格高于塔楼。


08年汶川地震之后,灾区最近的大城市,成都人开始抗拒高层,直到今天,在成都楼盘的定价中,越是顶楼越便宜。


我们目前都不清楚,新的市场下顾客是什么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但我们可以清楚:家,对我们越来越重要。房子,赋予的职能一定会发生变化。或许商品房作为产品,户型和职能也会因此发生升级。


但,此刻,重建生产秩序,重构社会三观,需要懂的人。


除了等待,没有更好办法。


当然,顺势而为的前提,是我们能好好活着,最后,祝愿大家和家人平安喜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