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书法的艺术性?

素手国风


高雅的书法艺术作品,象一幅幅精美的抽象画。把自然万物之景和书家的内心世界,尽收画中,表达不同的意象和境界,气象万千。给人丰富的艺术联想。

如王铎书法,颇有气势,象苏东坡诗词描写的:"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有雄强豪迈之气。

浓墨宰相刘墉行书,用墨厚重而有拙趣。像一群胖乎乎,圆滚滚,憨态可掬的熊猫。是那样的悠闲,那样的自在。

淡墨探花王文治行书妩媚秀逸,婀娜多姿。像三月的斜风细雨,有天然之趣,作品还透出一股禅气。

(个人浅见,仅供参考。不当之处,敬请包涵。)


神韵轩书法


书法的载体是文字,但却没有被称作文字艺术,而被称作书法艺术,从这里也可以看出很多有意思的东西。既然没有被称作文字艺术,说明,书法并不全是为文字服务的。同时,其之所以被称作是艺术,又就决定了它必须要有艺术性,而不能只是一种普通的技巧性的东西。所以整体可以从以下几点来说明这个问题。

一、文字只是书法书法的载体,而不是灵魂,它的灵魂才决定了它的艺术性。

二、书法艺术像人一样必须具备肉体和灵魂的二重性,也就是书法需要有内在的精神气质和外在的形式的高度统一,尤其是内胜于外,但不能脱离外。

三、外在的东西主要是字的结体,线条的运动感,笔墨的运用等方面。

四、内在的东西主要是文字的内容与书写者心灵的相互感通,而又通过笔墨反映到纸张,形成完整的作品。

五、要看重灵魂的重要性,需多看似漂亮的作品,只是一种熟练的炫技,可以称作文字的艺术,但离书法尚有距离。而只为博人眼球的作品,其灵魂本身就是卑劣的,更是背离了艺术的初衷的。

所以书法艺术的艺术性,简单来说就是肉体与灵魂的结合,这才是活生生,具有生命力,具有气韵,能感动人,也能被人长久记忆的的书法作品。






无心随墨


关于书法的艺术性,我认为主要是在于个人的艺术造诣,对书法深厚的基石,才能独树一枝。

书法的艺术,自古以来,没有一个著名大家的书法作品是相同的,就是王羲之和王献之父子的书法也不相同。书法的艺术性也与时代,艺术兴盛有很大关系。

我们今天评说书法的艺术性,范围更加广泛,如真草隶篆的美化,电脑演变过来的不计其数的艺术字,千变万化汉字艺术,让人们不认识的丑书艺术,有的甚至容入了外来文字的书法,真是举不胜举。百花齐放,甚是热闹。

我认为书法的艺术性,首先是被使用汉字的大多数人接受,而不是阳春白雪。要让人一看是汉字或是汉字的演化,而不是澥毒汉字。要对汉字的传承有连续的积极作用,而不是让众人不认的异类。

真正的艺术是广大人们所喜爱的,接受的。真正的书法艺术是流传千古的不灭的艺术精华,所以,对书法的艺术性的理解,也是一个人的艺术水平的体现。








墨泉郡


如何理解书法的技术性和艺术性之间的关系?

书法的技术性是书法艺术性的基础,没有技术的书写连书法都谈不上,何谈艺术性?但是,在书法的高级品位,过分强调书法的技术性,反而显得小家子气,反而显得品位不高,影响书法艺术性,这种关系很类似于哲学上物质与意识的关系。

书法区别于普通写字之处就在于它的技术含量高。笔法、字法、章法是构成书法技术性的三大板块,对立统一的阴阳变化是贯穿于书法作品创作过程的一个基本法则。

不同的书法技术,表现出不同的艺术特征。钟繇书法的隶书笔意,使他的楷书体现出浓浓的古质厚重,古雅质朴处即使是书圣王羲之也不可企及。王羲之使用內擫笔法技术,使他的楷书及行书、草书体现出雄强的骨力和古质气息。世人大多觉其书雅正秀美,而忽略了王羲之书法的雄强刚健,因此,后世学大王者大多失之于柔弱。

王献之的书法虽师承其父,但不为其父所囿,别创新法,自成一家,令人刮目相看。 王献之的小楷书以《洛神赋十三行》为代表,用笔外拓,结体匀称严整,姿态妩媚雍容。在书法技法上,王献之还创草书“一笔书”,他将张芝和王羲之的今草又向前推进一层,启迪了唐代的狂草。王献之草书名作《中秋帖》就是其“一笔书”的代表作,笔势连续不断,宛如滔滔江河,一泻千里,表现出一种雄姿英发的艺术气质。明丰坊《书诀》云:“右军用笔内擫,正锋居多,故法度森严而入神,子敬用笔外拓,侧锋居多,故精神散朗而入妙”,他指出了羲献书法技术的不同与艺术性不同的关系。虞世南书法在提按技术的使用上提按柔和,使他的楷书《孔子庙堂碑》表现出“君子藏器”的高雅艺术气息。颜真卿使用篆籀笔法,使他的楷书及行草的厚重感优于二王一路的书法家,他的篆籀笔法与二王的“一搨直下”笔法是书法的两种不同技术体系,颜真卿书法虽然也脱胎于王羲之书法,但他能够与二王书法双峰并峙就是凭借篆籀笔法的技术支撑。

综上所述,正是因为历史上不同的书法家使用不同的书法技术,才使我国书法史上的书法艺术璀璨夺目、各具特色。

学书法的人在很长一段路上,是努力追求书法的法度技术,当技术纯熟了的时候,又要在书写时摆脱技术的束缚,只有这样才能追求更高的艺术境界。书法作为传统文化的精华,它的最终目标不是技术而是艺术性的表达,是技进乎道而不是止于技;至于古拙一路的如八大山人的书法,为了追求品位,更是在技法上做减法。


小青年书法


  书法是用汉字书写成文,文书相映、焕采升华的一门学问。符合这种要求的作品是一种艺术品,遵循这种要求而进行的活动是一种艺术美的活动。即用中国特有的工具书写出的规范汉字,字与字组成了闪闪发光的文辞,以点画焕采,布白成章,整体如一,熔古铸今。而对其道其理的研究以及如何治学的规律等等,都是书法艺术这门学问所涵盖的内容。

中国文字的点画、结构和形体与外文不同。它变化微妙,形态不一,意趣迥异。通过点画线条的强弱、浓淡、粗细等丰富变化,以书写的内容和思想感情的起伏变化,以字形字距和行间的分布,构成优美的章法布局,有的似玉龙琢雕,有的似奇峰突起,有的俊秀俏丽,有的气势豪放,这些都有使书写文字带上了强烈的艺术色彩。




无声7011


大家好,我是一个头条创作者,很高兴能够回答您的提问,在答题方面,我有着丰富的经验 ,以下是我的观点分享给大家,希望你们能够喜欢:

书法艺术其实是一门综合的艺术,它集汉字,古诗词,美学,构图,书法本身的结构,结体,章法,自身的修养,情感,意志,以及胸怀等于一体表现。它绝不是一门单纯的艺术。书法艺术可以体现像音乐的节奏感,像美术的平面美感;可以表现一个人的情感,可以知会一个人的性格,脾性。可以给人激励,可以给人力量,可以给人带来愉悦。可以让人体会到书法艺术所展现的境界,所以书法艺术的魅力从古到今,能延续,能传承,这就是书法艺术的意义所在。

以上就是属于我个人的观点分享给大家,希望大家能开开心心的做头条,头条作品能更进一步,最后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我的回答,谢谢大家!


不宿


书法的艺术性体现在:

1、整体形态美

中国字的基本形态是方形的,但是通过点画的伸缩、轴线的扭动,也可以形成各种不同的动人形态,从而组合成优美的书法作品。

结体形态,主要受两方面因素影响,一是书法意趣的表现需要;二是书法表现的形式因素。

就后者而言,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为书体的影响,如篆体取竖长方形;二为字形的影响,有的字是扁方形、而有的字是长方形的;三为章法影响。

因此,只有在上述两类因素的支配下,进行积极的形态创造,才能创作出美的结体形态。

2、点画结构美

点画结构美的构建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指各种点画按一定的组合方式,直接组合成各种美的独体字和偏旁部首。二是指通过将各种部首,再按一定的方式组合成各种字形。

中国字的部首组合方式无非是左右式、左中右式,上下式、上中下式,包围式、半包围式等几种。这些原则主要是比例原则、均衡原则、韵律原则、节奏原则、简洁原则,等等。这里特别要提的就是比例原则,其中黄金分割比又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比例,对点画结构美非常重要。

3、墨色组合美

结体墨色组合的艺术性,主要是指其组合的秩序性。作为艺术的书法,它的各种色彩不能再是杂乱无章的,而应是非常有秩序的。

这里也有些共同的美学原则,要求书者予以遵守。如重点原则、渐变原则、均衡原则,等等。

书法结体的墨色组合,主要涉及两个方面:一是对背景底色的分割组合。人们常说的“计白当黑”,就是这方面的内容。二是点画结构的墨色组合。从作品的整体效果来看,不但要注意点画墨色的平面结构,还要注意点画墨色的分层效果,从而增强书法的表现深度。


古籍人生


答题了:

高雅的书法艺术作品,象一幅幅精美的抽象画。把自然万物之景和书法家的内心世界,尽收画中,表达不同的意象和境界,气象万千。

书法是以汉字的文义为内容,以某种字体的书写为形式,书写出来的有章、有法一种艺术形式。

给人们丰富艺术联想!

下边是我师友:墨颜阁的作品








风景女贞855226578


书法作品的艺术主要体现在笔法、墨法和章法三个方面。笔法就是用笔有法度,线条有张力。墨法就是用墨有讲究,以水涨墨存之法氤氲出烟云之韵。章法就是画面的安排布局,疏密有致,浓淡相宜,大小相当。



书画艺术名家


书法艺术历经千年的沧桑,仍然光辉灿烂,并以不同的风格展现出来。书法艺术通过笔墨、笔法、布局、章法等技巧,凭藉着曲奇变化的线条,深邃幽雅的意蕴给人以理念和情感上的思考和享受,因而在书学上有"讲究墨法"、"计百当黑"、"动静之美"、"气韵生动"之说,从而来满足人们的审美需要,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

中国的书法艺术历史悠久,早在中华文明还处在萌芽时期,书法艺术就已经诞生,从结绳记事的蒙昧时期,到仓吉造字的转化,走过了数千年后,富有生命力的书法已成为公认的独立的艺术门类。

那么什么是书法呢?简单地来说,就是汉字的书写规律和方法。世界各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文字的书写技巧,但并不是所有的书写技巧都能成为艺术。中国人在长期的书写中不断地总结经验,并且分出不同的风格加以美化,从这点上来讲书法也特指"汉字的书写艺术"。在今天随着社会不断的进步,越来越多人喜欢书法,近而得以普及。越来越多的人也开始练毛笔字,但是毛笔字和书法还有一定的区别。毛笔字只是指实用性和字体书写端正,而书法除了实用性还要有可供欣赏的艺术性,所以,有没有艺术性是区别毛笔字和书法的根本区别。

书法能作为独立的艺术门类,在于其汉字和毛笔的特殊性。毛笔是中国传统的书写工具,其主要的特点是柔软而富有弹性,因而能书写出粗细、刚柔、浓淡、顿挫、干湿等种种不同的形态和意趣,并由此产生丰富的笔法体系,正是这个特殊的工具才使中国人的书法有可能成为一门世界独特的艺术。

中国的文明从造字再到书法确立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古人造字是由"象形、指示、会意、转注、假借"来确立中国文字体系。这一过程可以看出中国文字形成的基础是"依类象形",这实际上是一种原始的绘画,在书学中,历来有"书画同源"之说,这是在文字产生的初期,随着历史不断地发展,书法已和绘画分成两门独立的艺术了。但是由于二者使用的工具相同,笔法相近,当这两门艺术发展到一定阶段,又出现了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的现象。

书法是一种艺术创作,他的艺术性表现在笔墨、结体、布局、神韵、情趣等,因而在书学上有"讲究墨法"、"计白当黑"、"动静之美"、"气韵生动"之说。 "讲究墨法",才能写出各种各样、千变万化的书法。墨法的主要表现形式有浓、淡、干、湿、燥、润、沉、浮、虚、实,另外还有湮墨、枯墨、飞白等。一般来说,书法讲究用墨的浓淡相宜,墨过淡则伤神采,墨过浓则用笔滞,应该做到"浓欲其活,淡欲其华"。墨法的表现形式对字的形质气韵有很大的影响,墨色的浓、干、燥、则易于表现阳刚之美;墨色的淡、湿、润则易于表现阳柔之美。墨色浓、干、燥,字的形体则易得坚实、厚重险峭之形质;墨色的淡、湿、润则易得空灵幽深之境界。古人在绘画上,笔墨并重,但在书法上,虽然也重视墨法,但和笔法相比,谈的少的多,以免有书画不分之嫌。现代书法早已突破了这个框框,很多书法家专门在墨法上做文章以求新意,创造出了风格独特的书法艺术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