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感覺現在總有人想要完全禁止遊戲,遊戲有什麼錯?

孤風不等雲


個人觀點,不喜勿噴:網絡遊戲本身其實就是時代發展繁衍而出一種娛樂模式,問題的重點在於對遊戲的運營管理上。

遊戲對青少年造成極大的影響是顯而易見的,但如何杜絕未成年人沉迷於其中並不是遊戲自身所能決定。遊戲本身就是大眾的一種娛樂模式,當然是越能吸引群體越好,現在發展成為一種產業,這也是趨勢。很多遊戲成年人都能沉迷其中,如果未成年人接觸到,更難以倖免,但這並不能成為片面指責遊戲是錯誤的、不當的理由。如今也有很多家長會讓自己的孩子玩一些休閒益智類的遊戲,不難看出這對孩子成長與學習都會有所幫助。

為什麼會有人要求禁止遊戲?這取決於很多原因,首先提出一點就是一些人對遊戲不感興趣這一觀點。不可否認這是社會上目前依然很普遍的現象,再解析下這部分對遊戲不感興趣的人,不感興趣有的是因為愛好不同,有的是專注工作事業,有的是本身上就不對遊戲存有好感(不要否認,世界之大無奇不有,不過我們可以歸類於對遊戲的不理解,而單純的,純粹的反感),有的也是因為自己甚至身邊的人深受其害等。前兩者我們還可以將其定位為中立方,後兩者就是提出反對方了,如果有後兩者發起提議或帶動,一旦超過一定數量,就會引發從眾心理(帶動中立方的加入,當然也不排除一些無聊的不嫌事大的群體),最終就會像滾雪球一樣出現一種錯覺現象:嚴重的問題。

未成年人沉迷遊戲,這的確是嚴重的問題(對於成年人沉迷於遊戲,我想說做為成年人要為自己的行為去負責,成年人已經獨立在社會中,做任何選擇取決於個人)。但如果這個問題的方向就出現了偏差,那麼在尋找問題根源上也就會出現偏差,而解決的辦法也就打不到剷除根源的目的。

那不妨追溯起因,就是為什麼未成年人會沉迷遊戲?是因為接觸到了。那為什麼未成年人會接觸到才是根本上的原因(上述講到,遊戲本身就是用來消遣娛樂的,它的趣味性決定了它的價值)。

鑑於未成年人對自身行為掌控能力稍顯不足,一旦接觸到娛樂性很大的遊戲,沉迷其中也就不難避免了。遊戲是面對大眾的一種娛樂方式,成年人沉迷其中那終歸是個人原因。但未成年孩子是國家的未來,是大人們有義務呵護與監督的,沉迷遊戲除個人原因以外,更不能排除大人們造成這一現象存在的事實。

對孩子的呵護不到位,對遊戲的監管不力,才是大人們要考慮如何解決的問題。遊戲即是一種娛樂方式,也發展成為產業,這是科技發展帶來的結果,是無法否認的事實。今天禁止網絡遊戲,明天也會出現新的大眾娛樂方式。

人類社會的發展靠的是無窮無盡的想象力與創造力,出現一種就禁止一種也無非治標不治本,顯然不切實際,如何掌控、管理好才是解決問題所在。生產者、商人與消費者之間如何協調與對造成的影響,或許才是管理者要考慮要衡量的。

再次聲明,這是個人主觀看法,並非針對,僅供參考,如有打擾,請多見諒。[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