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人該去北漂?

終於是考完試回家辣!還是家裡待著舒服

年輕人該去北漂?

回來的第一天晚上,有件事倒在意料之外,和家裡(八竿子打不著的)長輩吃飯(無奈攤手)

想必稍微年輕一點的人在這種飯局,都懂那個感覺,情況也都大同小異。

第一步是勸酒三連,

“你也算是步入社會啦;上大學啦;這酒啊得學著喝了。”

年輕人該去北漂?

第二步是漫長的拉鋸戰,

用我的話來說,長輩們用方言吹著牛皮,時不時夾兩口菜,伴隨著隨意的敬酒,而且有一個很明顯的特徵“就是不吃飯!!”對於他們自然是無所謂,對於旁邊我這樣完全陪座的小輩

年輕人該去北漂?

當然有一點是很重要的,你不能玩手機,不能玩手機,不能玩手機!

相信我,這是我吃這種飯這麼久摸出來的潛規則。除非你接電話。

這也就使得這段拉鋸戰變得更為更為漫長。

我也是這樣的想法,但是,作為一個會苦中作樂的當代年輕人,既然逃不掉,我就選擇了聆聽,這裡說一下,我說不來家鄉話,聽還是沒問題的,就是有點吃力。

他們吹牛皮是吹牛皮,但萬一我能從裡面聽到一點素材來擴充我的文章呢?

誒,這不就來了嗎?

北漂,這個前兩年吵的挺火熱的詞語相信大家並不很陌生,今天在這炒這個冷飯希望大家不要介意。

很多在縣城裡“被迫安逸”的年輕人想必都有一個想法,若不是家裡長輩阻撓,我早就能在北上廣深闖一片天地了!

呵呵,

在長輩口中聽到這個詞,我其實還挺驚訝的。

“我家那個丫頭啊,前兩年,跟我說什麼,要去北漂,北漂嘿你們知道吧,我給她找的那個政府機關工作,就是不想在那待,哎呦。”

聽到這裡我就失去了點興趣,劇情有點老套,無非是小鳥想飛出去沒成功然後在籠子裡一邊享受著食物與水一邊唸叨著,我當初要是飛出去了一定吃的比現在好多了。

“其實,我覺得吧,年輕還是要出去闖蕩闖蕩比較好,就找了個醫院給她開了個病單請了一年假休,能闖出來當然更好,闖不出來,那也是能安心待在這裡,大不了再安一個工作。”

好像這長輩也沒我想象的那麼死板嗎

“她就去了咯,完事還不到一年,就回來在我面前哭哭啼啼,誒,我一問怎麼著,她說在北京混了半年日子。你說這,是真的去飄的啊,就這還想怎麼落下來。你背井離鄉去混日子遭什麼罪呢?”

混日子?我也常常自嘲在混日子,可我清楚,我沒有真的在混日子。

我也就把話說開了吧,很多人表面上說去奮鬥去拼搏,去那北上廣深,為此背井離鄉,可到了那,就是在混日子,他們不像那些有夢想有點子有能力的同齡人,他們的北漂,是為了北漂而北漂,他們被一些破書破自媒體給忽悠瘸了,《年輕人,你該安逸嗎?》這類的標題文章比比皆是,製造焦慮,怎麼緩解這種焦慮呢?變成文中的那個人,哪怕假裝變成也行。

我寫這篇文章,不是為了打擊那些,想要北漂,往大城市跑的人,我只是希望在跑去那裡之前,你想想,你的能力,你的夢想,真的夠嗎?能不能讓你飄著飄著打好根基紮下來,還是隻能飄著飄著,最後只能從這城市飄走。只留下一聲嘆息。

有些人,也行生來不適合拼鬥,更適合在這所謂“該奮鬥的年紀”悠閒享受生活,你若說這種生活沒有意義,我是不大同意的。

不是每一個人都必須上趕著競爭的。

-曾小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