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話題寫作《融合》,關於融合的例句!

高三老師佈置了一些主題,讓同學們在家打磨幾篇作文。

一位同學發來一篇“融合”的作文。

我發現一個同學們普遍存在的問題:在發現具體的生活場景上,打不開思路。

也就是說,道理說了很多,就是沒有現實應用場景。

今天不談審題立意——我道理講得再多,你還是不會尋找生活場景。

高三話題寫作《融合》,關於融合的例句!


我乾脆舉幾個例子,看能不能觸發你的聯想,能舉一反三。

以下是關於“融合”的例子。

1.青花瓷

青花瓷是隨著蒙古人入主中原才出現的。青花瓷並不是漢人文化的獨立作品。

青花瓷的基本元素白色和藍色,分別是蒙古人和穆斯林喜愛的顏色。

青花瓷也是一種典型的跨文化審美的產物。漢人的梅蘭竹菊,蒙古人喜歡的牡丹、芍藥這種特別豔麗的花,還有西亞文化中的葡萄藤,都在青花瓷器上有體現。

青花瓷是“融合”的產物。

2.蘋果手機

雖然每一個iPhone背後都寫的是加州蘋果設計,但是它實際上也是多種文化融合的產物。它的設計者(最後拍板的)喬布斯在產品設計的理念上吸收了東方文化,尤其是禪宗文化的精髓。

喬布斯很好地將日本文化中那種“少即是多”的思想貫穿到了iPhone(和很多蘋果產品)的設計中。

高三話題寫作《融合》,關於融合的例句!


喬布斯對歐洲文化同樣推崇,他最初找來的蘋果設計師就來自於德國,因為他對保時捷那種將技術和藝術結合在一起的理念非常認同。

奧地利著名的貝森多芙(Bosendorfer)鋼琴,意大利的各種設計精美的工業品,都被喬布斯消化吸收進了蘋果手機的產品裡。

蘋果手機是多元文化“融合”的產物。

體現了線上和線下的“融合”。

線上交易你會使用它,線下實體店,你也會用它。

線下體驗,線上下單,商品和信息交流的速度加快,效率提高。

社交的線上與線下也被打通了。

這種“融合”,看上去有新意,可能不好寫,你提煉不出“警句”。

融合的秘密在於“入口”。

傳統的融合入口是道路交通。

絲綢之路,航海,是“融合”的通道。

線上與線下融合的通道在哪裡?

是二維碼!

這是一個天才的發明!

誰能打通看似沒有聯繫的聯繫,誰就發現了新大陸!

(不說了,點到為止。你接著想。)

高三話題寫作《融合》,關於融合的例句!


4.漢人

漢人不是根據血統定義的,而是文化,儒家文化。

你接受儒家文化,按照儒家文化的道德倫理生活,你就會成為“漢人”,不管你從前來自哪裡。

漢人是“融合”的結果。

其中一個典型是南北朝時期的拓跋魏,大力推行胡漢聯姻,遷都洛陽,禁鮮卑服裝和鮮卑語。皇帝拓跋宏甚至改掉自己的姓氏,改稱“元宏”。

又:

現代德國人是由撒克遜人、普魯士人、施瓦本人和巴伐利亞人融合而成的,而這些人在不久之前還水火不容。

現代法國人是融合了法蘭克人、諾曼人、布列塔尼人、加斯科人和普羅旺斯人而成的。

現代英國人,是融合了英格蘭人、蘇格蘭人、威爾士人和愛爾蘭人而成的。

又:

美國人

融合帶來生命力。

5.科學創新

丘成桐說,大部分創新的科學都是通過不同學科的融合,擦出火花來完成的,“任何一個偉大學者,必須精通兩門以上的學問”。而且,有能力融合不同學科的學者,他們的能力和知識水平都接近於這些不同學科裡的專家,就算某方面知識跟不上,他們也能理解到問題的困難所在,找合適的專家求教。

美國著名大學MIT,特別強調學科的交叉融合。今天很多重大的科研成果都是跨學科的,如果沒有合作,沒有交叉融合,就沒有重大的科研上的突破。

2017年清華的邱勇校長請計算機科學家吳軍幫助,建立一個各學科交叉融合的實驗室,就是想借鑑MIT成功的經驗。

物理離不開數學,

化學離不開物理,

生物離不開化學,

心理學離不開生物學,

教育學離不開心理學,

……

5.其他領域

音樂,繪畫,文學,高雅的領域裡有“融合”。

飲食,習俗,生活的方方面面,都能找到“融合”的影子。

中餐西化,不改良外國人不喜歡。

西餐中化,肯德基的本土化,是“融合”。

你眼裡的“唐裝”,不是“漢服”,而是融合了不同民族服飾元素的結果。

你喜愛的古裝劇,裡面的古裝都不是古裝,是當代人“融合”了若干文化因素的結果。

……

回到生活場景,尋找有意思的細節,就能寫出以小見大的好文章。

祝你成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