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都把好吃的留給你媽?你什麼意思?我媽沒長那嘴是嗎?”

“每次都把好吃的留給你媽?你什麼意思?我媽沒長那嘴是嗎?”

01

最近總有一種和老婆王芳快過不下去的感覺,說起來也不算什麼大事,但是不說還堵挺。

和王芳結婚三年,她很能幹,把家裡家外的瑣事都處理得很好,對我也不錯。總的來說,王芳算是一個合格的老婆。

但是王芳有一點讓我無法忍受,那就是她總明裡暗裡地照顧孃家,而且總是厚此薄彼。

每次過年過節都是先回她家,再回我家。表面上她兩家買的東西都是一樣多的,但仔細看就不一樣。

“每次都把好吃的留給你媽?你什麼意思?我媽沒長那嘴是嗎?”

02

就比如上次我發現她給她媽買的大棗都是帶品級的好大棗。而給我媽買的就是普通大棗,由於包裝袋都差不多,不仔細看是看不出的。

那次我發現了很生氣,跟她說:“你買個大棗還分等級,好的給你家,不好的留給我家。什麼意思啊,我媽沒長那嘴,吃不了你的好棗唄。”

王芳沒想到被我發現了,臉色有些微紅,但還是狡辯道:“我就是隨手拿了兩袋大棗,哪知道什麼好不好的,你一個大男人怎麼這麼小心眼啊。”

王芳不僅不認錯反倒把我訓了一頓,我很氣憤。但是仔細一想也不是什麼大事,就沒跟他計較。

“每次都把好吃的留給你媽?你什麼意思?我媽沒長那嘴是嗎?”

03

其實在我心中,這些事雖然不算什麼,但總給我一種不痛快的感覺,那就是王芳總是把她的心思放在她孃家,她孃家不肯吃一點虧還要佔便宜那種。

每次她媽來我家,給我們買了什麼東西。比如臨時去市場買了菜,回來的時候王芳總要問她媽花了多少錢,然後給她媽報了。

王芳這種做法讓我很不舒服,我們還是一家人嗎?買點菜能花多少錢,還至於算計的那麼清楚非要把錢還給她媽嗎?

更可笑的是她媽每次都收下了,連假裝推辭都沒有。而且她媽每次來過我家,我家總是要少點東西,不是少個盆就是少個剪刀這種小來小去的東西。

“每次都把好吃的留給你媽?你什麼意思?我媽沒長那嘴是嗎?”

04

我也不是特意發現沒的,就是每次用的時候找不到,就很鬧心。然後過了好久去王芳她媽家,發現這些東西都在她家呢。

我不再在意這些小東西,但是拿了是不是應該告訴我一聲,省的我每次都著急忙慌找來找去的。

按理來說,我一個大男人吐槽這些小事沒必要,但總是如鯁在喉,不說出來難受。我不是沒有和王芳溝通過,但每次她都不當回事,反而說我小氣。

我要是因為這些瑣事和王芳離婚犯不上,但是一直都是這樣我心裡也不痛快。

我該怎麼辦呢?

“每次都把好吃的留給你媽?你什麼意思?我媽沒長那嘴是嗎?”

05

小泥巴有話說:

趙平吐槽的這些事,雖然是小事,但是長期下去也影響夫妻感情,就像鞋子裡的沙子,誰說穿時間長不磨腳呢。

其實最根本的原因就是趙平感覺王芳的心不在這個小家,而在她孃家。其實現實生活中,偷摸貼補孃家的女性很多。

但起碼大面上都應該過得去,就比如大棗事件,這種擺在明面上的事應該一碗水端平,不然誰看了心裡都不舒服。

有些女人可能做的更過,沒事就往孃家拿錢等。孝順父母是好事,但是老公的父母也是父母,如果兩個人經濟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可以一起盡孝心。

“每次都把好吃的留給你媽?你什麼意思?我媽沒長那嘴是嗎?”

06

但前提是兩個人一起溝通和商量,而不是今天你偷摸往你家拿點什麼,明天我又往自己家拿點什麼。長此以往,這個小家肯定就散了。

結婚後的夫妻一定要明白的道理就是自己的小家才是最重要的,然後才是孃家和婆家。

婚姻中的任何事都應該兩個人互相尊重,一同磋商,就算要補助孃家,也要經過對方的同意,和對方磋商,而不是偷偷拿錢回去。

夫妻兩個人是利益共同體,凡事都應該從兩個人的利益出發,而不是隻在乎自己的感受。

所以,在貼補孃家上,女人最好謹慎點,小心賠了自己的婚姻,那就得不償失了。

至於趙平接下來應該怎麼辦?讀者朋友們有什麼好的辦法嗎?可以留言一起探討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