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魏晉時期獨特的社會背景、思想文化,以及魏晉名士的不羈生活

導語

魏晉是中國歷史上的獨特時代,那時候的人不信奉儒家而信奉老莊,不追逐功名而嚮往隱逸。無論是生活習慣、審美追求,還是思想文化,都與其他朝代不同。魏晉名士也是瀟灑至極,有人喜歡爬樹、有人喜歡裸奔、有人喜歡打鐵、有人喜歡長嘯,留下了無數傳奇佳話,但也因此而飽受詬病,招致了許多非議批評。

淺談魏晉時期獨特的社會背景、思想文化,以及魏晉名士的不羈生活

即使在當時,也有人對遊戲人生的社會風氣提出質疑,其中最著名的就是我們熟悉的書法家王羲之。一天,王羲之約了謝安同上城樓,一邊遠眺河山,一邊說道:“夏朝的大禹、周朝的文王,他們所做才是正事。我們晉朝人整天就知道聚會聊天、遊山玩水,這麼下去我們要完了啊。”謝安聽後一笑說:“秦朝只經歷了兩代皇帝就完了,難道也是聊天聊的嗎?老兄,你別犯病了。”

魏晉就是這樣一個時代,喜歡的人極其喜歡,憎惡的極其憎惡。宗白華先生在《美學散步》中說:“漢末魏晉六朝是中國政治上最混亂、社會上最苦痛的時代,然而卻是精神史上極自由、極解放,最富於智慧、最濃於熱情的一個時代。”

無論如何,那個時代的種種傳奇不應該就此消亡,好在古人還留下了一本記錄魏晉名人軼事的《世說新語》。今天我們從《世說新語》中的小故事切入,瞭解下那個時代的社會背景、文化思想、審美追求和趣聞軼事,帶領大家走向那個獨一無二的傳奇時代。

一、魏晉名士的不羈生活——飲酒嗑藥,與豬同醉。

我們常聽到“魏晉名士”一詞,但什麼的人才算“名士”呢?東晉大臣王恭對此有個說法:名士不必須奇才,但使常得無事,痛飲酒,熟讀《離騷》,便可稱名士。也就是說,名士不需要有什麼奇才,只要身心閒暇,能喝酒,熟讀《離騷》,就是名士了。

淺談魏晉時期獨特的社會背景、思想文化,以及魏晉名士的不羈生活

竹林七賢

在這句話裡,喝酒用的詞是“痛飲酒”,不但要喝,還要喝得酣暢淋漓,大醉一場。

魏晉是個好酒成風的年代,嗜酒者繁多,嵇康、阮籍、劉伶、阮咸等等不勝枚舉。西晉文學家張翰有句話叫“使我有身後名,不如即時一杯酒”,東晉吏部郎畢卓也曾說過“一手持蟹螯,一手持酒杯,拍浮酒池中,便足了一生”。從這些話裡,足以看出時人對酒的狂熱。

孔群也是酒的資深愛好者,有人對他說:“你這麼愛喝酒,沒看到那蓋酒罈子的布慢慢就會爛掉嗎?”孔群答道:“我只知道用酒醃過的肉放的時間更長。”

不僅名士整日醉於酒中,小人物也痴迷於酒。蘇峻之亂時,庾冰逃亡,有一個小卒駕船載著庾冰出了錢塘口。因為有他的幫助,庾冰才安然無恙。後來戰亂平息,庾冰想要報恩,問小卒有沒有什麼願望。小卒說:“也沒有其他要求,只要後半輩子天天有酒喝就可以了。”

淺談魏晉時期獨特的社會背景、思想文化,以及魏晉名士的不羈生活

阮咸

當時,不僅人愛喝酒,連動物也有愛喝酒的。竹林七賢之一的阮咸與族人一起飲宴,圍坐在酒甕旁用大瓢來狂飲。有一群豬看到這一幕,也湊上去喝酒甕中的酒。阮咸等人也不驅趕它們,就這麼和群豬一起喝了,真稱得上是豁達至極。

竹林七賢之一的劉伶也是一個酒鬼。他常常帶一壺酒,乘坐鹿車,讓人帶著鋤頭跟在身後,說:“死便埋我。”劉伶的妻子對他很不滿,將劉伶的酒器都毀了,哭著勸他戒酒。劉伶說:“好,但我只有對著神像發誓才能奏效,你去準備酒肉祭品吧。”妻子喜出望外,將酒肉供在神像前,等待劉伶發誓,劉伶說:“天生劉伶,以酒為名。一飲一斛,五斗解酲。婦人之言,慎不可聽。”

說完之後,又是一頓狂飲,醉倒在地。劉伶平日沉默寡言,喝醉之後卻放浪形骸,脫了衣服在屋子裡裸奔。有人看到了這一幕,對他加以諷刺,他不以為意,回答道:我以天地為房屋,以房屋為衣褲,你們怎麼跑到我褲衩裡來了?

除了酒之外,五石散也是當時的流行品,在名士們之間廣泛流傳。五石散是一種藥物,由紫石英、白石英、赤石脂、石鐘乳、石硫磺五種礦石煉製而成。最早發明五石散的是醫藥大師張仲景,因為五石散在食用過後,渾身發熱,所以張仲景用它來治療傷寒。

淺談魏晉時期獨特的社會背景、思想文化,以及魏晉名士的不羈生活

何晏

第一個給五石散開發獨特作用的人叫做何晏,是河南南陽人,曹操的養子。他外表非常俊秀,膚色白皙,以至於魏明帝懷疑他偷偷塗了粉。為了解開疑惑,魏明帝特意在天氣炎熱的時候請何晏吃熱湯餅。何晏吃得汗如雨下,用袖子來擦臉,面色反而更是潔白如玉。

何晏在私人生活上非常放蕩,他沉迷女色,靠吃五石散來增強性能力,卻偶然發現吃完後神清氣爽。也就是說,五石散居然具有春藥和毒品的雙重功效。何晏可能對已有的五石散進行了改造,吃過之後不僅全身發熱,還能始終保持興奮的狀態。服用者需要不時行走來散熱,即“行散”——這是“散步”一詞的源頭。除此之外,服藥者還愛穿單衣,飲熱酒,故而在當時有一種好裸體、好肥袍、好飲酒的風潮。隨著五石散的傳播,這種風潮也傳越廣,無意中造就了一個時代的風氣。

這種風氣與當時動盪的局勢也脫不開關係。王朝沉浮,個人的命運在其中顯得微不足道。人們的愁悶無法排解,只有借酒和藥來消減。即使知道藥品傷身,但仍舊選擇服用。寧肯留住這一刻的快樂,不去想後世的清明。

二、竹林七賢人物探秘——阮籍、嵇康、山濤三人的豁達人生。

竹林七賢中的核心人物叫做阮籍,是河南陳留人。他有四個愛好:喝酒、寫詩、長嘯、駕車狂奔。作為魏晉名士中的翹楚,不好酒是不可能的,但阮籍好酒的原因與他人不同。別人是因為喜歡喝酒,他是為了借酒消愁。

淺談魏晉時期獨特的社會背景、思想文化,以及魏晉名士的不羈生活

阮籍

東晉的王忱說:“阮籍胸中壘塊,故須酒澆之。”所謂胸中壘塊,就是對時政的怨氣和對身不由己的嘆息。

魏晉易代的時期,司馬家推行高壓統治,不少名士因為不與司馬家合作而死去,嵇康就是一個例子。對於司馬家,阮籍的態度則是不敵對,但也不參與政事。正是因為這樣,即使他的行為放浪不羈,司馬昭也可以容忍他,但阮籍的內心卻非常愁苦,可以從他的詩句中窺見一二:夜中不能寐,起坐彈鳴琴。薄帷鑑明月,清風吹我襟。孤鴻號外野,翔鳥鳴北林。徘徊將何見?憂思獨傷心!

他常常喝酒之後,在荒野上駕車狂奔。東晉孫盛在《魏氏春秋》中的記載:“阮籍常率意獨駕,不由徑路,車跡所窮,輒慟哭而返。”駕車出門,因為前面沒有路了,忍不住痛哭,想必是想到了自己的前程吧。無望如此,誰能理解?

據記載,阮籍隔壁的美婦人開著一家酒肆,阮籍常去喝酒,喝醉了便倒在婦人身旁。婦人的丈夫以為阮籍心存不軌,但觀察了很多天後,發現阮籍並沒有這個意思,只是喝醉了而已。很多人對此的評論是阮籍坐懷不亂,其實並非那麼簡單,在這背後可以看出魏晉時期的人對於美的超脫。身軀固然是美,但那與肉慾無關,而是來自於生命本身的美感。

淺談魏晉時期獨特的社會背景、思想文化,以及魏晉名士的不羈生活

阮籍醉臥

當時,蘇門山中有一個隱居的人,被稱為蘇門真人,阮籍對他很好奇,便特意去拜訪。果然在蘇門山頂看到一個人抱膝而坐,正是蘇門真人。但是,不論阮籍對他說什麼,他都面無表情、默不作聲。阮籍無奈,只能和他相對而坐,默然對視。

時間慢慢流逝而過,直到暮色降臨,阮籍向蘇門真人看去,他仍然面無表情,阮籍心中忽然有所悟,長嘯了一聲。蘇門真人便笑了,開口說道:“你可以再嘯一次。”阮籍便對著山間長嘯了一番,興盡而去。在下山的途中,阮籍聽到山上也有人長嘯,聲音響徹山谷。阮籍回頭看去,正是蘇門真人。

蘇門真人和阮籍相遇,以嘯相通,傳為美談。但在這故事裡,還有古怪之處,阮籍為什麼會突然長嘯一聲呢?

其實很簡單,當時,兩人在群山之巔對坐,林木蒼蒼,風吹葉動,天人合一。在這樣的情境下,有什麼話好說呢?有什麼話能描繪出這樣的感受呢?語言無法表述,那麼就長嘯一聲吧。一聲長嘯,溶於山林,抵達幽深之境。蘇門真人回嘯,這一來一回,就是神交了。

淺談魏晉時期獨特的社會背景、思想文化,以及魏晉名士的不羈生活

嵇康

竹林七賢中的嵇康也是一個奇人,他原籍安徽宿縣,相貌堂堂,儀表不凡。據描述,他“身長七尺八寸,風姿特秀”,“蕭蕭肅肅,爽朗清舉”。山濤對他的評價則是:“嵇叔夜之為人也,巖巖若孤松之獨立;其醉也,傀俄若玉山之將崩。”用“玉山將崩”來形容,可謂出塵到了一定境界。

他的性格十分剛直,對司馬家一直都是抗拒態度。竹林七賢之一的山濤想要推薦他做官,他不僅沒有絲毫的欣喜和感激,還寫下了《與山巨源絕交書》。嵇康對司馬家的態度決定了他的結局。他因幫助好友呂安開脫罪名,被牽扯進一樁案件。司馬昭想起嵇康一貫的行為,起了殺心,一道斬殺令將他送到了生命的盡頭。

嵇康行刑當日,三千名太學生聯名上書,請求朝廷赦免。司馬昭最終也沒有同意。臨刑前,嵇康彈了一曲《廣陵散》。曲畢,嵇康嘆道:“當初,袁孝尼想跟我學這首歌,我沒有答應他,《廣陵散》於今絕矣!說完之後,從容赴死。他的生命也隨著這首《廣陵散》一起消逝了。

竹林七賢中年紀最大的是山濤,河南武陟人。他為人寬厚,不露鋒芒,與嵇康、阮籍一貫交好。一日,嵇康、阮籍、山濤三人相對暢談,不知不覺間天色已晚。山濤的妻子韓氏便讓人捎來一句話,說已經準備好了酒肉,想留兩人過夜。

淺談魏晉時期獨特的社會背景、思想文化,以及魏晉名士的不羈生活

山濤和嵇康

韓氏不是臨時提議,她早就有了這個想法。因為山濤自從和嵇康、阮籍相識之後,和他們分外熱絡,三天兩頭就要聚一聚,以至於冷落了自己。三個男人整天湊在一起做什麼呢?於是她便去問山濤。山濤說:“在我心裡,嵇康和阮籍是我真正的朋友。”

韓氏說:“在古時候,負羈之妻曾經悄悄觀察過狐偃和趙衰,我也想悄悄看看嵇康和阮籍二人,可以嗎?”

山濤大笑說:“有何不可?”

於是,這天晚上,趁著天色已晚,兩人留宿此地,韓氏透過牆上的小洞偷偷看嵇康和阮籍。只見嵇康身材頎長,風度非凡。阮籍松顏鶴相,氣質出塵。兩人與山濤通宵暢談,韓氏就在那裡痴痴地看到了天亮。

淺談魏晉時期獨特的社會背景、思想文化,以及魏晉名士的不羈生活

第二日,在送走了兩人後,山濤問:“看夠了嗎?這兩個人怎麼樣?”

韓氏說:“好像還沒看夠。”

山濤問:“你覺得我和他們二人比如何?”

韓氏說:“論容止與才華,你比不上他們。他們和你交好應該是因為你的見識和雅量。”

山濤為人的確雅量。他推薦嵇康到朝中做官,反而收到嵇康一怒之下寫就的《與山巨源絕交書》,但他卻並不因此和嵇康置氣,嵇康死後,是他將嵇康的兒子撫養長大。

嵇康也知道這一點,他在臨刑前對兒子說:“不要怕,有山濤伯伯在,你就不會是孤兒。”

竹林精神是魏晉風度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中國歷史上絕無僅有的一段不羈時光。雖然隨著嵇康在洛陽被殺,這個名士團體就此瓦解,但他們豁達隱逸、灑脫不羈的精神追求卻在這塊土地上默默地紮下了根。

三、魏晉風流背後的悲劇內核——從白痴皇帝開始的一場持續三百年的黑暗亂世。

公元265年,司馬炎逼迫魏元帝曹奐禪位,晉朝從此開始。晉武帝司馬炎的兒子司馬衷智力有些問題,他身上發生過一個非常有名的故事。

淺談魏晉時期獨特的社會背景、思想文化,以及魏晉名士的不羈生活

司馬炎

在一個饑荒的年份,許多百姓沒有米吃,都餓死了。司馬衷聽了之後很是疑惑,問道:既然沒有米飯吃,為什麼不喝肉粥呢。這樣一個人,自然是不適合繼承帝位的。大臣們焦慮不已,紛紛上諫,希望讓齊王司馬攸來繼位。司馬攸是司馬炎的弟弟。兒子和弟弟之間,司馬炎自然把兒子擺在前頭,對一眾大臣的意見視而不見。

公元290年,司馬炎去世,司馬衷終究還是登上了皇帝寶座,中國古代史上時間最長的分裂和動盪時代自此開始。

皇上的智力有問題,輔政的太傅楊駿又鬥不過皇后賈南風,便形成了賈后專權的局面。有軍權的諸王看到這種局面也不甘寂寞,紛紛想要奪權,史稱“八王之亂”。晉朝因此元氣大傷,胡族趁此時機舉兵進攻中原,正是所謂的“五胡亂華”。民族、社會、政治各種矛盾一同爆發,中國北部完全陷入了混戰之中,這一時期持續了三百年,被稱為中國的中世紀。我們往往只看到了魏晉名士的瀟灑肆意、樂觀曠達,卻忽視了那個時代的悲劇內核。

淺談魏晉時期獨特的社會背景、思想文化,以及魏晉名士的不羈生活

司馬衷

司馬衷作為一代國君,雖然不能把責任全部推給他,但他畢竟有著導火索的作用。正是他登上了帝位,才導致了後續事件的快速發酵。

關於司馬衷,還有一個小小的插曲。嵇康死之後,他的兒子嵇紹被山濤撫養長大,後來被舉薦為官。他繼承了父親的基因,身材偉岸,俊朗瀟灑,有人對竹林七賢之一的王戎說:“嵇紹儀表非凡,在人群中彷彿鶴立雞群。”一個流傳千年的成語就此誕生。但對此,王戎的回覆是:“那你是沒見過他爹啊!”

嵇紹性子也像極了嵇康,為人剛直。公元304年,東海王司馬越挾持了皇帝司馬衷,進攻成都王司馬穎,嵇紹也跟隨皇帝出征。有人問嵇紹:“這次出征,吉凶未卜,你有好馬嗎?” 他說:“我身為侍中,應該在皇帝身邊保護,置生死於度外,還要什麼好馬!”

淺談魏晉時期獨特的社會背景、思想文化,以及魏晉名士的不羈生活

嵇紹保護司馬衷

果然,司馬越大敗。皇帝身中三箭,身邊的侍從都跑光了,只剩下嵇紹一個人在身邊保護他。敵方的士兵們衝上來砍殺他,皇帝怒喊:“不要殺我的大臣啊!”士兵們置若罔聞。

隨後,司馬衷被劫持到了鄴城,侍從要給他洗龍袍上的血汙。司馬衷說:“這上面是嵇侍中的血,你們不要洗。”這話聽來讓人倍覺唏噓,當年,嵇康誓死不願和司馬家合作,而他的兒子卻為了司馬家而死。箇中曲折,像是歷史開的一場玩笑。但更讓人覺得,在如此亂世,嵇紹的忠心是那麼的可貴。

四、總結

首先說了:魏晉是個好酒成風的年代,名士們嗜酒如狂。西晉文學家張翰有句話叫“使我有身後名,不如即時一杯酒”,東晉吏部郎畢卓也曾說過“一手持蟹螯,一手持酒杯,拍浮酒池中,便足了一生”。從這些話中,足以看出名士對酒的狂熱。除了酒之外,五石散也是當時的流行品。五石散是一種藥物,由紫石英、白石英、赤石脂、石鐘乳、石硫磺五種礦石煉製而成,吃過之後不僅全身發熱,還能始終保持興奮的狀態。服用者需要不時行走來散熱,即“行散”。除此之外,服用者還要穿單衣,飲熱酒,故而在當時有一種好裸體、好肥袍、好飲酒的風潮。隨著五石散的傳播,這種風潮也越傳越廣,無意中造就了一個時代的風氣。

淺談魏晉時期獨特的社會背景、思想文化,以及魏晉名士的不羈生活

其次說了:竹林七賢中的核心人物叫做阮籍。他有四個愛好:喝酒、寫詩、長嘯、駕車狂奔。他雖然活的灑脫自在,但內心卻極為愁苦。東晉的王忱說:“阮籍胸中壘塊,故須酒澆之。”所謂胸中壘塊,就是對時政的怨氣和對身不由己的嘆息。竹林七賢中的嵇康也是一個奇人,他性格十分剛直,對司馬家一直都是抗拒態度,由此引來了殺身之禍。嵇康行刑當日,三千名太學生聯名上書,請求朝廷赦免。臨行前,嵇康彈了一曲《廣陵散》。曲畢,從容赴死。竹林七賢中年紀最大的是山濤。他為人寬厚,不露鋒芒,與嵇康、阮籍一貫交好。他推薦嵇康到朝中做官,反而收到嵇康一怒之下寫就的《與山巨源絕交書》,但他未曾因此生氣,嵇康死後,是他將嵇康的兒子撫養長大。

最後說了:公元265年,司馬炎逼迫魏元帝曹奐禪位,晉朝從此開始。司馬炎的兒子司馬衷智力有些問題,他繼位後,形成了賈后專權的局面。有軍權的諸王也不甘寂寞,紛紛想要奪權,歷史上稱為“八王之亂”。內憂外患,晉朝因此元氣大傷,胡族趁此時機舉兵進攻中原,正是所謂的“五胡亂華”。民族、社會、政治各種矛盾一同爆發,中國北部完全陷入了混戰之中,這一時段持續了三百年,被稱為中國的中世紀。我們往往只看到了魏晉名士的瀟灑肆意、樂觀曠達,卻忽視了那個時代的悲劇內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