滸山街道實驗幼兒園幼兒園用小舞臺做出了一場大演出

滸山街道實驗幼兒園幼兒園用小舞臺做出了一場大演出

在其他幼兒園還把“六一”匯演辦在自家園裡的時候,滸山街道實驗幼兒園早已在外啟用商業大舞臺來舉行“六一”藝術節的匯演,內容豐富:時裝秀、童話劇、歌舞劇……每年的演出都炫彩奪目,刷爆家長朋友圈。

而當許多幼兒園都跟風租用商業大舞臺的時候,滸山街道實驗幼兒園卻決定將今年的“六一”藝術節演出搬回園裡的小劇場。這個提議一經提出,首先在園級家委會里炸開了鍋,很多家長擔心失去了商業舞臺的大場面、酷炫的燈光、勁爆的音響,我們的演出還會絢麗嗎?孩子們心心念的舞臺表演還能成為銘心的記憶嗎?特別是在朋友圈,我們的演出還拿得出手嗎?

園長媽媽詳細講解了今年的藝術節構想,很快得到了家委會成員的支持。


滸山街道實驗幼兒園幼兒園用小舞臺做出了一場大演出

▲園級家委會的家長們正在討論方案可行性

以往在商業舞臺的演出,視覺效果確實很棒,但侷限性非常多。說到底,一場演出,它僅僅只是一場演出。帶給孩子們的除了平日的排練、舞臺的鍛鍊,再無更多。而藝術教育不應該侷限於此。

今年,滸山街道實驗幼兒園想呈現的不僅僅只是一場演出,想鍛鍊的也不僅僅只是孩子的舞臺呈現,而是想從前期的準備工作開始,到演出,再到最後的收尾總結,全程由孩子參與。這其中涵蓋了演出劇本的甄選、角色的競選、背景音樂的篩選、服裝道具的製作、舞臺的包裝,甚至細緻到藝術節logo和吉祥物的設計、邀請卡的設計、伴手禮的製作……你意識到了嗎?這哪裡是一場“六一”演出,這分明是一場舞臺劇的總策劃、總設計和總執行啊!而這一切,全部是由我們的孩子們在老師的引導和幫助下完成的。


滸山街道實驗幼兒園幼兒園用小舞臺做出了一場大演出

▲孩子們在參評藝術節logo和吉祥物設計方案

滸山街道實驗幼兒園幼兒園用小舞臺做出了一場大演出

▲最終獲選的logo方案

滸山街道實驗幼兒園幼兒園用小舞臺做出了一場大演出

▲logo實際應用

滸山街道實驗幼兒園幼兒園用小舞臺做出了一場大演出

▲孩子製作的伴手禮

在我們家長還處在“聽起來很美好,但還不太確定這個方案是否可行”的時候,園方已經開始大刀闊斧地行動起來了。於是乎,每天回家都會被孩子纏著問:“爸爸,獅子出場的時候用什麼背景音樂好?”“媽媽,快教我針線怎麼用,我要給演出服縫上亮片。”“爺爺奶奶快來看,這是我新學的表演動作。”……諸如此類,我們驚奇地發現,原本這些我們想都不敢想的事情,確確實實地在孩子身上發生了。那個稚嫩的小娃娃,居然已經蛻變得這麼能幹了。

滸山街道實驗幼兒園幼兒園用小舞臺做出了一場大演出

滸山街道實驗幼兒園幼兒園用小舞臺做出了一場大演出

▲孩子們在製作演出服

因為園裡的劇場比較小,無法容納所有的家長同時觀看,所以演出分三天進行。大班演出的時候,小班的弟弟妹妹會到場助演;中班演出的時候,大班的哥哥姐姐會到場助演;小班演出的時候,中班的哥哥姐姐會到場助演。我想說這樣的安排堪稱精妙!滸山街道實驗幼兒園一直在倡導讓孩子們“混齡”去參加一些活動和課程,在“混齡”的過程當中,大齡的孩子會逐漸樹立榜樣意識和幫扶意識,而小齡的孩子會逐漸樹立學習和模仿意識,促進相互之間的良性循環。比如晨間的互通鍛鍊,比如孩子們喜聞樂道的小獅子樂園,又比如現在的混齡助演,不但豐富了節目的內容,更促進了各階段孩子之間的相互學習和交流。

滸山街道實驗幼兒園幼兒園用小舞臺做出了一場大演出

▲小班孩子助演

6月4日是大班孩子的首場演出,標誌著滸山街道實驗幼兒園第五屆“玉蘭花開”藝術節正式開幕!

走進幼兒園大門,迎面是一個個展板,展示著這段日子孩子們為這個藝術節所做的準備工作。有些我們家長已經有所瞭解,而更多的是在幼兒園進行的我們未知的工作。看下來無不讓人驚歎,那些看起來孩子能參與的和似乎不太能參與的工作,他們全參與了。


滸山街道實驗幼兒園幼兒園用小舞臺做出了一場大演出

▲前期孩子們的準備工作

滸山街道實驗幼兒園幼兒園用小舞臺做出了一場大演出

▲手繪版《演出須知》

劇場外邊,一身禮服裝的煬煬和笑笑兩位小朋友正擔任著迎賓工作,並不時提醒前來觀看的家長:麻煩出示您的邀請卡;請按照邀請卡標明的座位號入座……


滸山街道實驗幼兒園幼兒園用小舞臺做出了一場大演出

▲每位孩子都有設計邀請卡,邀請自己的家人來觀看

演出開始。

大班的孩子們穿著自己參與制作的服裝,拿著各異的道具,表演著歌舞和童話劇。他們是那麼地有條不紊,也是那麼地有模有樣。我在觀看的過程中也抑制不住感慨:別說是孩子們,即便是讓成人去操辦這麼一個藝術節,成果也不過如此了。我們的孩子,我們的幼兒園,確實讓人驕傲!


滸山街道實驗幼兒園幼兒園用小舞臺做出了一場大演出

滸山街道實驗幼兒園幼兒園用小舞臺做出了一場大演出

滸山街道實驗幼兒園幼兒園用小舞臺做出了一場大演出

終於可以體會園長媽媽和老師們的良苦用心。將舞臺搬回幼兒園,為的是讓演出不僅僅只是演出,而是成為一整串的學習課程。讓孩子真正成為藝術節的主人和棟樑,儘可能讓孩子去操辦屬於自己的藝術節,也讓孩子更深地去理解“藝術”的含義,而並非僅僅只是“表演節目”。這一個多月的籌備和演出,我們的孩子能學到多少東西,根本數不過來!

真可謂:小舞臺,大演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