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沙特俄羅斯石油大戰,中槍的卻是美國?

評古論今1


美國從世界第一大石油進口國,成為當今世界最大頁燃油生產國,擠佔歐佩克和俄羅斯的市場佔有率,他們早就對美國相當不滿,苦於沒有機會對美國頁燃油報復。現在正好世界因疫情事件,各國經濟都不怎麼景氣,對石油需求大幅度的減少,油價也是一直處在低位,此時正好可以打擊美國的頁燃油產業,把美國趕出世界石油市場。美國頁燃油開採成本高,它的運輸成本高,國際石油市場價格過低,美國開採頁燃油企業將虧本,用不了多長時間將會關門大吉。


無所謂213478592


如果從石油大戰來說,沙特,俄羅斯,美國三家都是“產油大國”,但只有美國還是“用油大國”。

我們先單純從“原油” 這一個行業來說:

沙特與俄羅斯力拼油價,迫使國際石油價格大跌,目前已經跌到30美元左右。沙特阿拉伯的石油成本大約在10美元左右,俄羅斯的石油成本大約在25美元左右,美國“頁岩油”成本大約是35美元左右。

也就是說30美元的原油價格,沙特仍然有巨大利潤,俄羅斯如果加上一些中間環節費用,則屬於“保本”狀態。而美國則是明顯“虧損”狀態。

但是美國是全世界最大的“原油”使用國家,美國很多產業都是需要石油的。而“頁岩油”行業在美國的GDP中的佔比非常小,大頭則是“使用原油”的企業。

所以特朗普這二年一直在拼命打壓“油價”,他的說法非常明確: 我可以讓10%的企業虧損,但是可以讓90%的企業贏利。

所以說,沙特阿拉伯和俄羅斯“血拼油價”,從“小範圍”看,受損的是美國的“頁岩油”企業,實際上贏利最大的是“美國其它製造業”。也就是美國10%的“頁岩油”企業虧損了,但是90%的美國其它企業獲利了。

那麼美國股市為啥會暴跌呢?

其實美國股市已經連續11年牛市了,“道瓊斯指數”從2008年的6400點漲到現在最高的29000多點漲了接近5倍!可以說早就是“高處不勝寒”了,隨時有暴跌的可能性。

最近因為“新冠病毒”在全球爆發,美國也是疫情比較嚴重的國家之一。瞭解美國股市的人應該知道在美國股市上市的企業都是“世界各地”的企業,不像我們國內股市只允許“本國企業”上市。美國股市是:不管你是哪個國家的企業,只要你來上市融資都是允許的,所以美國股市反映的是“全球經濟狀況”。

現在世界遍地都是“新冠病毒”,那麼世界各國經濟必然都會受到影響,那麼這些在美國上市的企業“市值”必然也會受到影響,加上美國股市本來就已經有些“虛高”了,因此“新冠病毒”成為“壓垮美國股市的最後一根稻草”。

表面上看損失的是美國“資本市場”,實際上損失的是世界各國的企業,包括我們很多在美國上市的“中概股”,比如“阿里巴巴”,比如“京東”等等企業市值都是“大幅縮水”。

而“油價大戰”只是“恰逢其會”,助長了這種“恐慌情緒”而已。“油價大戰”並不是導致美國股市暴跌的“元兇”。


黃家老爹


美國不但沒有中槍,而且還獲利匪淺!特朗普政府已經命令美國能源部,趁國際油價下跌大量儲備石油,除了石油儲備還有別的金融手段!



俄羅斯和沙特等中東產油國,其實出售石油的方法是不一樣的,中東的石油大多是通過市場定價的方式向全球出口,所以對級別的敏感程度極高,但俄羅斯出口石油只有一部分屬於市場定價,大多數是按照合同定價的方式,約定定期浮動價格調整,因此,一樣的石油出口,俄羅斯底氣遠比沙特等中東國家更強!



俄羅斯近些年的產業改革還是比較不錯的,應該注意到兩個重要的事件,其一,是俄羅斯從前面開始向我們出口糧食,或許很多人會不以為然,但要知道俄羅斯前身蘇聯和沙俄,一直都是嚴重的糧食進口國,這說明俄羅斯已經改變了百年曆史傳統!能說明俄羅斯產業基礎已經得到了深度改革。



其二,美國疫情越來越嚴重,但美國儲存的口罩卻嚴重不足,注意,美國向我國要求購買口罩等防疫物資,還向俄羅斯要求購買口罩,試問?俄羅斯有口罩嗎?俄羅斯能大量生產口罩嗎?按照我們對俄羅斯的傳統認識,這絕對是不可能的,美國是病急亂投醫,但俄羅斯的確能生產口罩,而且能力還不弱!



從國際能源市場安全來看,沙特等中東國家可以搶俄羅斯的石油市場和份額嗎?若僅按照誰的便宜就買誰的,顯然俄羅斯的石油出口大部分是沒有國家買的,但國家購買石油卻不能簡單的按照價格來定,保證多元化供應,才不至於被別人卡脖子,日本對韓國的半導體行業進行原料配件禁運,正是因為韓國太依賴日本的相關供應!世界大國能不考慮受制於人嗎?



從長遠來看,美國現在可以大規模的進口廉價石油,建立儲備或者通過經濟手段圈定大量的石油,將美國的石油產能進行儲備,對美國以後在能源市場有非常大的積極意義,石油是不可再生能源,也不可能無限開採!總有一天石油會回到高價位,但有儲備絕對是明智而又安全的策略,


涇水書生


沙特與俄羅斯石油大戰,原本是兩家爭奪全球石油市場主導權之爭,原本對美國來說,是利大於弊的,但是人算不如天算,新冠肺炎的全球大爆發,使全球經濟遭受了巨大的打擊,致使沙特俄羅斯的石油大戰,對美國經濟的打擊成幾何級增加。這對美國經濟來說,猶如一場浩劫。

1,沙特與俄羅斯的石油價格戰,導致油價大跌,對美國頁岩氣、頁岩油出口,是一個重大打擊。

2,油價大跌,導致美元變相升值。新冠肺炎的爆發,大大打擊了全球經濟,導致全球主要大宗商品需求量大跌,價格也大跌,從而加大了美元升值壓力。

全球貿易額下跌,全球市場需求疲軟,導致全球對美元的需求量大跌。

美元變相升值,導致了美國的“鑄幣稅”大減,也變相的導致美債升值了,使得美國債務壓力大增。如此一來,美國經濟環境空前惡化了,因而國際資本非但不會流向美國,而且還有逃離美國的趨勢。美股暴跌就是國際資本對美國經濟前景,作出的判斷。

老實說,原本沙特與俄羅斯的油價大戰導致油價大跌,對俄羅斯是一個重大的打擊,有利於美國藉機擠壓俄羅斯。油價大跌,原本也有利於世界經濟復甦,有利於全球市場加大對美元的需求,原本對美國經濟是利大於弊的。

然而,新冠肺炎的大爆發,極大的改變了全球經濟的基本面,導致沙特與俄羅斯的油價大戰,對美國經濟造成了巨大的傷害。美國現在不單是中槍了,而且還面臨著爆頭的風險。


鬼影147951010


近日沙特與俄羅斯的石油價格戰,看似沙特與俄羅斯之間石油主導地位戰略之爭,以價格戰體現出來。真正的中槍的是美國的石油產業與美國金融市場!

美國近些年的中東政策以及發動的伊拉克戰爭對利比亞敘利亞的代理人戰爭包括對伊朗的制裁和軍事威脅,還有對以色列的袒護等等導致了其減弱了對中東的控制與話語權!美國在採取各種措施推高世界石油價格之後,其國內的頁岩油開釆達到了較大規模,美國一躍成為石油出口大國!有了與沙特為首的歐佩克及俄羅斯竟爭世界石油市場的資格與產能實力!

由於中國二零二零年之初爆發了新冠肺炎疫情,全國範圍內的隔離措施極大的限制了流動性!成品油消費極速下降,石油進口大幅度下降,石油價格也在不斷下降!當沙特為首的歐佩克成員與俄羅斯等非成員國談判限產穩價時,遭到了俄羅斯的拒絕!

遭拒後的沙特直接宣佈降價提產,並且客戶享受降價後的折扣價!石油市場價格應聲下跌,輕質原油及布倫持期貨一度跌至33美元以下!甚至有國際經濟專家預測石油價格還要降,有可能至26美元/桶!

由於美國的頁岩油生產成本比沙特生產原油的成本低了近一倍,所以此次沙特的原衝價格戰不僅僅只是針對俄羅斯,更有讓美國頁岩油生產與出口遭受打擊的願望!加上美國對新冠疫情防控不力,導致市場恐慌程度增加!美國股市上週已經連續大跌,並在一週之內兩次溶斷!

沙特不僅要想把俄羅斯趕出石油市場,更是想借價格戰之機奪回歐佩克在世界石油價格上的話語權!


馬泰尼克


先說一下歐佩克和俄羅斯達成的限產保價協議,這個協議是通過簽約方限制各自的石油產量,以縮小市場供應量,從而達到保障石油價格在大家都接受的價位運行。但客觀說,真正決定石油價格的,除了相關石油出產大國的主觀認識和干預因素外,還有不確定的國際政治因素和地緣戰略因素。

美國是歐佩克與俄羅斯之間限產保價協議的受益者,由於這個保價協議的存在,美國的石油和天然氣出口價格得到了有效保證,而且還下大氣力通過軍事和政治干預手段,阻撓俄羅斯對歐天然氣和石油管道項目,打壓伊朗的石油出口。目的是迫使歐洲盟友法德等國購買美國的石油和天然氣。

一方面是擴大美國在世界能源市場的份額,一方面是壓縮戰略對手俄羅斯的經濟收入來源。在世界經濟形勢相對較好市場溫暖的時候,俄羅斯還是可以忍受的。但是目前新冠病毒疫情對世界經濟造成的衝擊,已經從美國股市的反應凸顯出來。

國際能源署本週早些時候表示,今年全球石油需求將出現自2009年全球金融危機以來的首次萎縮。能源市場疲軟將是大趨勢,俄羅斯為了保障石油出口就管不了那麼多了。沙特阿拉伯已經宣佈,自4月份開始大幅下調官方石油售價並提高產量,作為對俄羅斯此前拒絕與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就增加減產額度達成協議的反擊。

從石油開採成本上看,美國的頁岩油使開採成本的最高的品種,然後是俄羅斯石油,最便宜的是沙特為首的海灣國家。石油價格長期在30美元以下,只要不低於26美元,俄羅斯還是有錢賺的,而沙特還有很可觀的利潤,但美國的頁岩油開發商就要賠的血本無歸了。

有分析指出,由於在頁岩油領域的投資過大,如果石油價格不能回升到安全區域,那麼美國的能源開發行業將會出現大規模的債務違約,從而對美國經濟造成沉重打擊。所以,美國官方在公開指責沙特和俄羅斯合夥算計美國。行有不得反求諸己,美國是該反思一下自己的所作所為了。


高峰軍事觀察


俄羅斯這次拒絕減產,引發沙俄兩個陣營的價格戰,本身導火線就是美國,針對的目標也是美國。


近年來美國頁岩油大幅度吞噬市場份額,這本身就引起了俄羅斯的不滿,讓俄羅斯更為不滿的是,一邊美國以市場競爭的方式搶佔份額,一方面也通過打壓俄羅斯能源領域的方式佔領份額。

美國對俄羅斯和德國的“北溪二號”天然氣管道項目、以及土耳其和俄羅斯之間的“土耳其溪”天然氣項目進行了制裁,以迫使歐盟更多的購買美國的頁岩油氣。

這迫使俄羅斯大為不滿美國的舉動,所以在這次受疫情影響,石油需求已經大幅度降低,石油輸出國開始借調解供給的方式提振油價之際,俄羅斯打破了減產共識,拒絕減產,試圖正面搶佔石油份額。


看起來俄羅斯這次是臨時起意,但實際上不然,俄羅斯近幾年一直在去美元化,同時增加外匯儲備。

這兩年俄羅斯和幾大俄羅斯石油進口國陸續完成了交易去美元化的舉措,俄羅斯已經有足夠的籌碼來對美國頁岩油發起阻擊。

無論是沙特、還是俄羅斯,這些國家傳統的石油成本當前還是低於美國的頁岩油成本的,美國的頁岩油優勢在未來,其一方面搶佔市場,另一方面通過市場佔有率逐漸在進行成本削弱的舉動,以試圖最終實現與俄羅斯、沙特這些傳統石油國家的開採成本持平。

當前,美國的頁岩油成本仍然高於俄羅斯、沙特的石油開採成本一大截,所以俄羅斯只要一方面壓低油價,一方面搶佔市場,就有可能迫使美國頁岩油產業遭遇重創。

不過,美國的還是最大的石油消費國,其體量龐大,所以俄羅斯恐怕這次也只是為了讓美國吃痛,而不是徹底要對美國頁岩油產業發起“毀滅”戰,畢竟俄羅斯自身的體量很難支持其和美國進入長期競爭狀態。

不過,當前美國似乎已經感覺到了痛——圍繞著OPEC和俄羅斯之間的減產談判失敗。原油價單日下跌31%。這是1991年美國伊拉克戰爭以來跌幅最大的一次。

但願這次,沙特俄羅斯兩國不是心存默契就好,不然美國的確會很吃疼。


中評中語


俄羅斯當沙特的石油減價戰,已造成世界油市場的震盪和狂瀉。應因新冠疫情的爆發和漫延,世界各國對石油的需求有減無增,油價的回落和瀉值是在情理之中,在石戰中受槍落馬的美國,因頁岩油生產的成本過高和市場的飽和,固然受此牽連和落水,要恢復市場信心和疫情的延伸的勢態,方能對石油的供求有實質的支持,至於美國的油產受壓和冷落也在預期之中,無不妥和驚呀?


周敏康801


首先要弄清楚沙特、俄羅斯和美國在原油方面的關係。

三個國家在石油方面,是競爭關係,也有合作關係。

沙特和俄羅斯都是世界上石油出口大國,石油總量佔到全球的1/3多一點,過去兩個國家一直合作態度,對外宣佈限產,以保證和穩定全球石油價格。

再看看各國的石油成本。沙特的原油開採成本每桶可能不到20美元。俄羅斯的大概是成本30多美元,而美國的頁岩油的成本可能有50美元左右。如果過去原油價格保持在50美元以上至60美元左右,美國頁岩油有比較好的利潤,具有足夠的動力生產和沙特、俄羅斯進行國際競爭。

但是,前期由於中美貿易協議的達成,中國不得不大量的購買美國的石油原能源,而中午過去一直大量從俄羅斯進口原油,這樣必然會減少俄羅斯的進口量,影響到俄羅斯的利益,俄羅斯試圖擴大產量,降低油價來遏制美國頁岩油。沙特呢,本來是想和俄羅斯達成協議,共同現場來穩定全球的油價。

但是俄羅斯現在又開始不認賬,普京不願意和沙特談判。沙特國王一怒之下,乾脆直接把原油價格降下來,並且保證向所有的客戶足量供貨還打折,由於沙特石油成本比較低,有這個能力,其降價的目的並不是為了殺敵1000,自損800。目的就是逼俄羅斯就範,重新回到談判桌上。

這才是促成全球油價暴跌的根本原因。

由於美國的頁岩油開採成本比較高,如果油價低於美國的開採成本,那麼美國煙油要被迫停產,甚至退出市場,這才是沙特和俄羅斯的終極目的。因此,全球油價暴跌直接影響到美國的頁岩油,會造成大量的失業,會拖累美國的經濟。

這就是為什麼沙特俄羅斯石油鬥爭,當美國中槍都根本原因。


馬說新語




我們說,在限產商談無果而終後,俄羅斯和沙特爭相採取增產減價措施,就是為了搶佔更多國際石油市場分額,以增加未來談判的話語權。而他們搶奪的對象就是美國。

此外,他們通過降價搶奪終端用戶,卻沒有考慮美國頁岩油生產商和投資商的內心感受:沙特的開採成本8美元,俄羅斯不到30美元,而美國頁岩油的開採成本接近60美元。而在俄羅斯與沙特間價格戰開打之後,國際油價已從68迅速跌落到30左右,大家說說,這讓美國開採商怎麼活,投資商又怎麼活?



我們以為,這是美國第一次被動充當”殃及池魚”的角色,內心一定有苦說不出,想苦笑又”臣妾做不到”了。

但我們奉勸沙特要小心,美國一定不會甘心被戲弄,報仇的子彈應該已經在路上。雖然美國拿俄羅斯沒有辦法,但折騰沙特的方法還是能信手拈來的。前幾日沙特宣佈,王儲主持處置一次政變企圖,他的幾位親叔叔和幾位同輩王室成員被抓,罪名是叛國。


與石油大戰聯繫在起來思考,誰也不會輕易相信都是巧合。至於是不是有美國因素,誰也不敢肯定。都說美國高層的女婿與沙特王儲關係很好,但在利益面前,美國沒少幹翻臉不認人的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