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老子要反對仁愛?

楊普樸


老子沒有反對仁愛,仁在《道德經》裡,還是給予了正面的地位,但是給仁,打了個低分。

《道德經》第三十八章: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

上德無為而無以為;下德無為而有以為(帛書乙本無此句,《北大西漢竹書本作:下德為之而無以為)。

上仁為之而無以為;上義為之而有以為。

上禮為之而莫之應,則攘臂而扔之。

故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

在以上這一段,北大本和王弼本,除了下德那一句,其它全同。關於下德這句,其實兩個本子的含義基本是一致的,只是有為和無為的位置前後顛倒。但北大本的這句話,和上仁一樣,顯然,更好對應老子的評判,應該更合理一點。下面我們直接採用北大本的下德句。

老子意思是,無為才是有德。

縱觀《道德經》全書,老子的主張是,德是道的性質的反映和表現,德應當和道一樣,沒有功利性,沒有目的性,沒有人為設立的規範性。道法自然,老子認為道的規律是自然而然展開的,人不論是不是參與這個過程,都不應違背道的自然過程,體現無為的態度。人的活動只能順應這個過程,不應該自作聰明地力圖主宰這個過程。(老子的認識和今天的科學主義很相似。

這是判斷德的上下層次的根本的標準。老子就是據此來給幾個常用的社會思想和行為範疇打分的。

上德“無為而無以為”,是純粹的“無為”,屬於第一層次;

下德“為之而無以為”,是說,有特定目的地去做,標榜自己行為的功利性,雖然有合道的成分,但不純粹與道相合,只能算下德。這是第二層次。

上仁“為之而無以為”,這和下德一樣,當然是下德。之所以把仁算作下德,我們分析是因為,仁雖然還是為了善利萬物,但它是善利萬物而有爭,而不是善利萬物而不爭。仁是有爭的,它爭了名,樹立了目的,有了功利性,干預了無為。仁當然是下德了。仁只能算作第二層次了。

上義“為之而有以為”,目的和功利很明確和強烈,但是多少和道還有部分符合,是第三層次。

上禮“為之而莫之應”,已經和道性沒有聯繫了,是強而為之,有了強制性的規範性,往往徒具形式,滋生形式主義的繁文冗節。上禮的目的再好,它也是完全違背了道的無為性質,自然完全背離了道的性質,和道沒有關係了。

在這個判斷道德層級的序列裡,仁是下德。老子明顯對仁是有了批評,但沒有完全否定它善利萬物的一面,所以批評這種還是有所保留的。

過去認為《道德經》對仁義是持完全批判態度的,應該來自通行本《道德經》第十九章:

“絕聖棄智,民利百倍;絕仁棄義,民復孝慈;絕巧棄利,盜賊無有。此三者以為文,不足。故令有所屬:見素抱樸,少思寡慾。”這裡顯然認為仁義也是致亂之源,雖然老子的很多話都是“正言若反”,但人們還是對此耿耿於懷的。確實,在過去的各種傳世本里,基本都是這樣的表達。但有了郭店楚簡本,作為已知最早的版本,我們從中可以看到比較接近原始《道德經》的面貌。在仁義問題上,它對應的話是這樣說的:

“絕智(知)棄便(辯),民利百倍。絕巧棄利,盜賊亡又(有)。絕偽棄慮,民復季子。”這裡面,就沒有對“聖”、“仁”的激烈的態度了。可見,絕仁棄義的說法,是後世對儒家持更加激烈的批判態度的學者對原始《道德經》文字的修改的結果。

“仁”屬於有德,老子並不完全否定,但不算上德,這個觀點在《道德經》第十八章裡也看得清楚:“大道廢,有仁義;慧智出,有大偽;六親不和,有孝慈;國家昏亂,有忠臣。” 仁義是大道廢弛後的就弊之道,無奈之舉,並非迴歸道本身的正確理念。


熱帶雨林的午後


老子並不反對仁愛,說老子反對仁愛完全是一種誤解。

有人可能會提出反對意見:不對啊,《道德經》第十八章明明寫著:

大道廢,有仁義;智慧出,有大偽;六親不和,有孝慈;國家昏亂,有忠臣。

這一章將仁義、孝慈、忠臣同大偽相對,老子的意思不是說仁義、孝慈和忠貞等等所謂的美德都屬於偽裝嗎?這難道不正說明了老子反對仁愛嗎?

但是,我們要明白,現在通行的《道德經》並不是100%老子原文,其中加入了很多後人的文字和思想。目前我們能看到的最古老的《道德經》是郭店楚簡本《道德經》,年代為戰國中期,它比通行本《道德經》更加接近老子原意。

那麼郭店楚簡本《道德經》中是什麼說的呢?它說:

故大道廢,乃有仁義;六親不和,乃有孝慈;邦家昏亂,乃有正臣。

其中恰恰少了“智慧出,有大偽”這一句,其餘文句與通行本幾乎完全一致。可見“智慧出,有大偽”是後人加入了,這一句話完全改變了老子的本意。有人認為這一句話是莊子後學中的激烈派加入的,因為莊子學派中存在著反對仁愛的思想。而老子本人並不反對仁愛。

那麼該如何理解老子說的這幾句話呢?老子為什麼要說“大道廢,有仁義”?其實解讀這段話的關鍵藏在《道德經》第二章: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矣;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是故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盈,音聲相和,前後相隨。

在之前一篇文章中,居士我說過,老子認為世間一切性質都是相反相成的,如美與醜,善與惡,有與無,難與易,長與短,高與低,前與後……這些性質相互對立,卻又相互成就。比如:

劉亦菲美不美?當然美,但是假如世界上人人都有劉亦菲一般的顏值,她還美嗎?劉亦菲之所以美,正是因為天下有很多沒有她美的芸芸眾生襯托出了她的美貌。

宋小寶醜不醜?當然醜,但是如果天底下所有人都長得像他一樣,他還醜嗎?宋小寶的醜,也正是被許多帥哥美女襯托出來的。

所以如果沒有美就沒有醜,沒有醜也就沒有美。

仁愛是不是好東西?當然是好東西,但是當有人提倡仁愛時,說明世界上已經出現了很多自私、狠毒、邪惡之人。因為如果沒有自私,人們也就不需要仁愛,兩者是相反相成的。可見老子並不是反對仁愛,而是認為當我們開始推崇仁愛時,說明社會已經出了很大的問題。

當我們開始頌揚、提倡一個行為時,正說明這種行為是稀缺的。當我們提倡給殘疾人讓座時,正說明很多人不給殘疾人讓座。假如給殘疾人讓座成了一件自然而然的事情,我們還需要提倡它嗎?

因此,老子的意思是:因為大家都不遵行大道了,人人爭奪利益,才顯出了仁義的可貴;因為家庭裡親屬之間不和睦,才需要孝慈這種美德;因為國家的政治混亂,才對比出了忠臣的重要。

老子的理想社會是,人人遵循大道,順應自然,無為無慾,因此不會爭名奪利、爭權奪勢。這樣的社會哪裡需要仁義、孝慈、忠貞等美德呢?

我是夢露居士,為你解讀國學經典。歡迎關注,一起交流。


夢露居士讀國學


老子本意並不在於反對仁愛,而是懷想一個自在安適的理想社會。


《道德經》十八章說:

「大道廢,有仁義;智慧出,有大偽;六親不和,有孝慈;國家昏亂,有忠臣。」

《道德經》三十八章也說:

「故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夫禮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

這當然都是仁義忠信的否定,但老子並不只是為了反對仁義忠信,他是借對仁義忠信的否定,而批判這樣一個現實世界。


在老子看來,世界之所以如此紛亂,人們相互爭競,就在於人們有為和多欲。為了慾望的追求,都到了不顧性命的地步了,各種紛亂皆由此而生。


老子當然知道,仁義忠信是導人向善,是試圖是社會有秩序的規範。老子何以還要否定呢?


因為在老子看來,仁義忠信之類,是治標不治本,只會使得情況更糟。老子認為,我們應該回到那個無慾無為,自在安適的狀態中。所以他說:

「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

這就好比說,你用箱子、繩子和鎖,來保護你的財物,你以為這是對的,是正當的,這樣就足夠了。可是老子就會說,你用箱子、繩子和鎖,意味著什麼?意味著有小偷、有強盜了啊。都已經有小偷,有強盜了,你還覺得好?最好的狀態是沒有小偷,也沒有強盜,自然也用不著什麼箱子、鎖。


這就是老子說「大道廢,有仁義」,說「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的原因。勸人向善,說明有人為惡。設定規則,說明有人胡作非為。老子認為,無論你的規範多麼好,都是「失道」。


如果根本就沒有人為非作歹,哪裡會有仁義這回事呢。所以最好的狀態,不是宣揚什麼仁義,而是根本就不知道仁義是什麼玩意。


老子否定仁義,實際上是對現實的批判。他所設想的理想社會,根本就沒有仁義這回事,自然也沒有罪惡。人們都自由而安適的生活著。


孫虛白


老子為什麼反對仁愛?

那得要搞清楚什麼是仁。什麼是仁呢?仁,就是兩個人。引申一下,就是人與人之間的關係。

如果人只重視人,以及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是否太狹隘了呢?

孔子講:道不同,不相為謀。

又講:君子和而不同。

儒家之道都是以自己為出發點,核心就是仁,方法就是: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對上以敬,對事以忠。考慮的本質,就是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也就是仁。

但人類面對的不僅僅是人,還有耐以生存的自然。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這是大自然的回答。

讀過胠篋的都知道,聖人不死,大道不止。

如果以聖人愛人的表現,他們是聖人;如果聖人的果實被惡人利用,那就是惡人。

科學的發展,提高了生產力,給人類帶來了豐富的物質生活,不是仁嗎?不是聖嗎?

但是全世界依然有許多人處於飢餓。更有甚者,後人不知節制的利用科學,已經讓人類初嘗惡果。

當日本被兩顆大火球吞噬的時候,我相信愛因斯坦會作出對科學的反省。他不是聖人,仁人,他是惡魔。

當冷戰時,歐洲人民每天都被核武器威脅,也沒人感謝愛因斯坦。

我相信:大部分有識之士都會造出原子彈的人是惡魔。

看看我們生存的環境。水,你敢喝嗎?喔,一定要燒開。空氣被吸進肺裡,總在想:超標了嗎?崔永元天天懟轉基因。飯店吃個飯,也怕有地溝油。植物是化肥、農藥堆出來的;動物是激素催出來的。

人類戰勝了自然,出於什麼目的?仁。

人類得到了什麼?大部分人生活在恐慌之中。

國際爭端,瞬間可以毀滅很多人。

金融危機有多少人結束了自然賦於的生命?

這就是因為出發點搞錯了。

第一齣發點應該是一一一道。就是自然。

第二齣發點才是一一一人,仁。

孔子居然說:道不同,不相為謀。

我相信:他的仁道是低層次的。雖然我對孔子很尊重,但是我也要說一句:道不同,不相為謀。


歲月有無


看到一個孩子出生了,孔子會高興地說"上天有好生之德,又一個新生命誕生了”。老子嘆口氣說"生下來就要面對困苦,逐步走向死亡啊"。同樣一件事在孔子和老子眼中的意義是不一樣的,在儒家眼中事物是蓬勃向上,自強不息,即我們說的樂觀積極,道家眼中事物都是向相反方向發展,最終物及必反,即如我們所說的消極悲觀。

老子說"聖人不死,大盜不止,棄仁絕義,民復孝慈”,本意不是讓人們反對仁愛,道理是如果所有人標榜聖人,就會大量出現欺世盜名的偽君子,大家都不標榜仁義了,便會父慈子孝,家庭美滿,而不是標榜孝子,對應的肯定有不孝子,整個社會會因為對孝子之名的追逐之心而出現偷機偽孝的行為,不能使人人保持內心的平靜,把孝慈看作是自己最平常的事,如渴了喝水一般自然。

老子總是在一種事物出現後看到它的反面,好像是消極的,但他能看清事物本質因果,強大必會衰弱,月圓而缺,樂極生悲等亙古不變的道理是道家對我們的啟迪。仁愛老子不反對,只是因為對人性看的透徹,憂心仁愛所造成人們追名逐利之心才是本意!


澹臺燭滅


老子曰:【天下,神器也】。

孔子曰:【仁者,親親為大】。

天下,乃是天下人之天下。天下為公,豈是仁者親親之私器?

仁者,不能為公,卻自號為公,故知其大偽也!

仁者,私相授受,卻偏好義理,故知其大謬也!

以大偽大謬治國,必然國策失衡,經濟失調。

國策失衡,經濟失調,必然人心乖離,民風無正。

人心乖離,民風無正,必然六親不和,無以畜茲。

無以畜茲,則動搖國本。

動搖國本,必然繼之以強徵暴斂。

強徵暴斂,必然民怨沸騰。

民怨沸騰,必然鎮之以禮法忠信。

禮者,亂之首也。

法者,亂之救也。

忠者,亂之顯也。

信者,亂之深也。

邦家昏亂,必致窮途末路。

故,老聃曰:絕仁棄義,民復畜茲。


葉培盛


仁愛之心,是一種美好的評價。明明是個好品質,為什麼老子要反對呢?

老子語重心長:“所以失去了道,而有了德。失去了德而有了仁。”(道德經原文:故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

孟子不服氣了:“愛別人的人,別人常愛他。有什麼不好?”(孟子原文:愛人者,人恆愛之。)

楊普樸趕緊做和事佬:“兩位聖人,有話慢慢說。請聽在下說幾句。”(表面上公平對待,因為更喜歡老子,所以骨子裡更向著他。)

“仁”指的是人和人之間的親愛,固然是一件好事,但標準是人定的,而大部分人是主觀的。

古時候有種制度,叫做上諡號,人死之後跟他給個評價,或文或武,或仁或孝,諸此種種。

多爾袞死後,被尊為成宗義皇帝。可是一個月不到,順治又宣佈他有篡逆之心,抄了他的家,剝奪了諡號。

這充分說明,仁或者不仁,是非常主觀的,容易被歪曲。

天龍八部中的喬峰,為了阻止遼國侵宋,脅持了皇帝。被定義為不忠不孝、不仁不義。

喬峰揹負道德譴責,無地自容,竟然自殺。這就是仁義被利用的例子,現實生活沒那麼嚴重,但常有無辜的人被這樣傷害!

還有一種情況,小範圍的仁愛,而損害大眾的利益。

犯罪團伙,成員之間很仁愛,乾的卻是損害社會的事情。人類之間友好合作,發展經濟,卻肆意汙染環境,破壞與動物共有的環境。

所以說,仁雖是一種優良品質,但應警惕其侷限性。它容易被人們歪曲、利用,甚至危害大眾。

我們應在仁愛眾人的基礎上,昇華到慈愛眾生,慈愛天地萬物,才更合乎於道!

老子和孟子聽完楊普樸的話,都微笑著點了點頭。


楊普樸


得道的老子就是聖人,王陽明心學的無善無噁心之體,就是聖人的心對眾生都是平等的,如同太陽利萬物而不害,卻對眾生無慾無求,反而成就其大愛。並非反對仁愛,去惡為善即良知,就是真正知道自己無善無惡的本性,而後才能行無為而為之道。





黃天才書畫


只是不以之為仁而已,非反對也。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天地之間,其猶橐籥乎?虛而不屈,動而愈出。多言數窮,不如守中。

何謂“仁”?從人從二也,二乃天地也,仁就是人要效法天地。天地不仁,乃天地不以之為仁,雖衣養萬物,但無心無為而讓其自化也。天地之間(虛中),其猶橐籥(虛用)乎?天地之間看似中空,但其能量卻以粒子流的形式源源不斷輸送給萬物,此乃“虛”之妙用也。萬物監守自盜(盜天地陰陽之氣,公盜也),天地不計較,這不是仁那會是什麼呢?所以說天地不以之為仁,無為施化。多言數窮(開其兌,濟其事,終身不就),不如守中(守中執中,執我忘我)


微妙玄通冰激凌


老子不是反對仁愛,而是反對喊仁愛的口號。現在很多人解讀老子也只是用現代的眼光看待古人,這個問題很多答案都是這樣,就像一群瘦子在談論胖子為什麼那麼胖一樣。

老子的思維是現在這些直線思維的人無法理解的,就給你們舉個簡單的例子就行了。

當賣肉的喊出自己的肉沒有注水的時候,我們就知道現在已經有很多肉都是注水的,而沒有注水的肉竟然變成稀缺的了。

當食品包裝上寫上:絕不含有防腐劑,我們就知道大多數食品都添加了防腐劑。

當社會到處提倡文明禮讓的時候,我們就知道這個社會到處缺乏文明禮讓了。

當你做到某件事,就不會對某件事太在意了,也不會提出來當口號。如果人人都孝順,整個社會為人子的人都特別孝順,那大家就不感覺孝順是多麼了不起的事情,更不會有人提倡孝道了。

如果人人都誠信,所有人都會感覺誠信是很普通很正常的事情,就根本不需要提倡什麼誠信了。

用句網上曾經流行的一句話:缺什麼顯擺什麼,現在其實就是社會越缺乏什麼就越喊什麼口號。

所以當孔子大喊仁義口號的時候,當時社會絕對是非常缺乏仁義的,老子不是反對仁義,而是對當時社會沒有仁義而表示反對。

因為文言文都是用很少的字表達很複雜的意思,現在某些所謂專家只有西方文化素養,沒有傳統文化的薰陶,理解不了這句話很正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