寸土寸金的美国纽约,怎会有一座以林则徐命名的广场?

1839年,林则徐把从外国鸦片商人手中收缴上来的鸦片在虎门当众销毁,这一禁烟壮举不仅让他成为了民族英雄,甚至就连很多外国人因此也对他推崇备至。足以说明鸦片这东西对世界具有很大的危害。

纽约作为美国乃至全世界的金融中心,称得上是寸土寸金。然而,就在纽约市的华埠中心,东百老汇街的前端,赫然矗立着一座林则徐的全身铜像。在1999年的5月18日,当时的纽约市长朱利安尼根据纽约议会的决议,正式将此地命名为林则徐广场。

大家一定会奇怪,林则徐这位在中国家喻户晓的民族英雄为何也会受到美国人的如此礼遇。


寸土寸金的美国纽约,怎会有一座以林则徐命名的广场?


一方面,林则徐所从事的禁烟是一项正义的事业。早在1858年,马克思就痛斥鸦片贸易的危害,并且对于林则徐在东方的销烟壮举称赞有加。而且联合国的前身“国际联盟”还把把虎门销烟的日子——6月3日,定为“国际禁烟日”。1987年,面对当时全世界吸毒和毒品走私日益严重这一严峻的形势,联合国在第42届联大特意把“虎门销烟”结束的第二天也就是6月26日,定为“国际禁毒日”。当然,老外如此积极地为林则徐套上各种光环也同样有他们自己的考量。当初,英美列国为了获取更多利益,捞取中国人的白银,疯狂向中国输入鸦片。但让他们没想到的是,后来毒品反而在他们的国家也泛滥成灾,变得一发不可收拾。然而无论是美国人也好,英国人也罢,在当时又找不出来一个具有代表性的禁毒英雄的,林则徐无疑成为了最具这种现实意义的英雄。


寸土寸金的美国纽约,怎会有一座以林则徐命名的广场?


另一方面,在美华人的努力也促成了林则徐被美国政府认可。1995年4月,在纽约注册成立了一个全球性的民间组织——美国林则徐基金会。基金会首任主席黄克锵先生是地地道道的香港人,他了解还有部分的香港人因为长期耳闻目染英国殖民者在香港强行给予的教育,还在深受其毒害。英国人在统治香港的一百多年里,为了美化自己曾犯下的罪恶,把鸦片战争宣传成是由于中英贸易纷争所引起的一场商业战争,而香港是因当时商业战争中对英国的“补偿”。为了能让所有的香港同胞能够了解鸦片战争的历史真相,弘扬林则徐的反毒、禁毒和救国救民的崇高精神,黄克锵就决定在美国纽约树立一座林则徐铜像。要做成这件事自然要给美国人一个无法拒绝的理由,而林则徐的禁烟事迹无疑是一个绝佳的宣传点。经过两年多的不懈努力,基金会向纽约市政府不懈地宣传林则徐的反毒、禁毒精神,终于在香港回归祖国的同一年,在纽约树立起这样一座林则徐的铜像。


寸土寸金的美国纽约,怎会有一座以林则徐命名的广场?


这座林则徐铜像是由厦门大学李维汜教授操刀设计。林则徐铜像戴清朝官员帽,身着一品官服,整体呈站立姿态,背着双手,昂首挺胸,气宇轩昂,目光炯炯直视前方,表达了中国人民百折不挠的英雄气概和睁眼看世界的胸襟气概。铜像左侧是于右任先生题写的“华裔军人忠烈坊”,从铜像后面远望便是高耸入云的世界贸易大厦。而在这座铜像的前方不远处就是建造有孔子铜像的孔子广场。

“当今世界上,毒品存在一日,林则徐的名字就会受到尊敬。中华民族出了林则徐,全世界需要林则徐,历史上产生了林则徐,现实和未来也需要林则徐。”由此可见,珍爱生命,远离毒品,这不仅是一句口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