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开国中将为了救周总理,飞身挡子弹,差点被打穿脖子

1932年,孔石泉被调到周恩来手下做秘书兼警卫员,周恩来很欣赏这个反应机敏、胆大心细的小伙子,出席重大场合都带着他。

西安事变后,周恩来在孔石泉等人的护送下前往延安,然而,在路过陕西甘泉县的劳山时,孔石泉突然有种不祥的预感。

这位开国中将为了救周总理,飞身挡子弹,差点被打穿脖子

“再往南就是甘泉县了,那是国共两党的交界处,平时疏于管理,恐怕有土匪。”孔石泉提醒自己要格外注意。

果然,卡车行至甘泉县与延安之间的山沟时,突然枪声大作,密密麻麻的子弹射向卡车,司机当场身亡,轮胎也被打爆了。

“周副主席,你先走!”延安卫戍司令部参谋副官陈友才冲众人喊道。

“友才,你的腿受伤了,让他们护送你先走。”周恩来看到陈友才冒着鲜血的大腿,拒绝抛下他不管。

“这是中了敌军埋伏了,现在不走的话,大家就都走不了啦!”孔石泉快速分析敌情。

这位开国中将为了救周总理,飞身挡子弹,差点被打穿脖子

关键时刻,孔石泉当机立断,与张云逸拉起周恩来往外跑。陈友才等20多名保卫局战士,为了掩护周恩来,不顾自身安危,拿着枪冲出车外,吸引敌人密集的火力。

孔石泉掩护着周恩来往山上跑去,期间,遇到了一个敌军,孔石泉飞身挡在了周恩来身前,用身体护住周恩来。

幸运的是,敌人那一枪打偏了,子弹擦着孔石泉的衣领飞了过去,把孔石泉的领子打出了两个洞,要是再偏一点,孔石泉就没命了!

孔石泉拉着周恩来跑进了山里,这里丛林密布,道路崎岖,十分隐蔽,他们渐渐甩掉了敌人。

后来,孔石泉得知,陈友才等20多位保卫局战友全部牺牲了,敌人在陈友才口袋中发现了周恩来的名片,再加上两人的身形差不多,以为他就是周恩来,便放弃了对其他人员的追捕。

孔石泉一路护送周恩来,安全地到达了延安。经历了此次遇险,周恩来将孔石泉视为了挚友,还特意让秘书为自己和孔石泉、张云逸合了一张影。

此后,孔石泉一直珍藏着这张照片。

这位开国中将为了救周总理,飞身挡子弹,差点被打穿脖子

建国后,孔石泉再次见到周恩来,周恩来仍然对劳山遇刺事件念念不忘,拍着孔石泉的肩膀,感慨地说:“孔石泉,你是我的‘难友’啊!”

全面抗战爆发后,孔石泉离开了周恩来,开始四处打鬼子,立功无数。

1940年,孔石泉任睢杞太抗敌自卫团政委,在他到来之前,我军战士对伪军只会硬碰硬,结果,不仅仗打不赢,还遭到了伪军在老百姓面前的诋毁。

孔石泉上任后,调整了战略,他派了几个亲信,打入伪军内部,通过机智的斡旋,探得了不少伪军的情报。

孔石泉得知,伪军将领张岚峰想要“脚踏两只船”,对日本人和国民党都很暧昧,却没有给任何一方许诺,只想静观其变。抓住了张岚峰的这个特点,孔石泉与他们私下进行了多次谈判,软硬兼施,让张岚峰意识到八路军也不是好惹的。

这位开国中将为了救周总理,飞身挡子弹,差点被打穿脖子

于是,这伙伪军开始跟日本人“磨洋工”,对八路军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给八路军在当地的发展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同时,孔石泉还颁布了一项政策:“只要敌人在战场上放下武器,就不杀、不打、不骂、不搜腰包、不侮辱人格;参加我军者欢迎,愿意回家者发给路费。”

这样一项宽容大度的条令,让伪军和当地百姓认识到,八路军的部队才是真正有人情味儿的军队,一举打破了之前诋毁我军形象的传闻。

在孔石泉的努力下,部队由原来的几百人发展到数千人,迅速壮大了我军在河南地区的力量。

1955年,孔石泉被授予中将军衔,于2002年病逝,享年93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