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時,德軍裝甲部隊先後出現“戰鬥群”和“裝甲旅”兩種編制,二者有何聯繫和區別?

武器威嚴


庫爾斯克會戰結束後,德軍喪失了蘇德戰場上的戰略主動權,開始在全線採取守勢。由於前線戰事激烈,德軍裝甲師經常處於嚴重缺編的態勢,一些戰術單位已經不能執行原本屬於其的作戰任務,因此戰場上開始出現由各種單位臨時湊在一起執行任務的“戰鬥群”,這種戰鬥群並不是固定的編制,規模也較小(團級或旅級居多),但是卻表現出良好的戰鬥力。



“戰鬥群”是從裝甲部隊中隨意抽取出來一些坦克、半履帶式兵員輸送車和自行火炮臨時拼湊出來的作戰單位,其特點是擁有高機動優勢。防禦戰中,防守的一線肯定是步兵,但是步兵的缺點就是機動性差,所以把“戰鬥群”部署在步兵之後作為預備部隊。當某處的防禦戰線被敵軍突破時,後方的“戰鬥群”就可以迅速到達該地域實施反突擊封堵,必要時還可以發起一定的進攻。這種防禦模式在1943年後期到1944年的戰爭中發揮出了相當大的作用,“戰鬥群”編制也成了德軍在人員和武器均處劣勢的情況下還能維持住防禦戰線的有效作戰單位,憑藉其靈活的編制和組織結構在這一時期被德軍廣泛採用,士兵稱其為“專職消防隊”。


鑑於“戰鬥群”在戰爭中的出色表現,1944年7月11日,陸軍司令部開始著手整編成建制的“專職消防隊”來替代之前臨時拼湊的戰鬥群,這種新編制就是“裝甲旅”。裝甲旅下轄各有3個連組成的1個坦克營和1個裝甲擲彈兵營,1個坦克殲擊連,1個裝甲工兵連,1個自行高射炮排,以及旅指揮部直屬的1個擲彈兵連和1個坦克維修排。1個裝甲旅總共裝備了45輛黑豹坦克、11輛Ⅳ號殲擊坦克、106輛Sd.Kfz.251半履帶式兵員輸送車、7輛自行高射炮和其他一些輔助車輛。因此,裝甲旅有著很強大的戰鬥力。


但這樣的強大編制僅僅存在了5個月就宣佈解散了,究其原因,裝甲旅存在著一個致命的缺陷。由於整個裝甲旅內沒有配備炮兵部隊和重型高射炮部隊,其支援火力只能靠少得可憐的裝甲擲彈兵營第3連的重迫擊炮和擲彈兵連配備的75毫米重火力支援型的Sd.Kfz.251半履帶式兵員輸送車,因此裝甲旅並不具備進攻戰役的能力。即便是不需要火力支援形成突破,也缺少鞏固和維持突破口的步兵。如果讓乘坐半履帶式兵員輸送車的擲彈兵下車作戰,前面的坦克又缺乏有效的保護。裝甲旅除了充當“專職消防隊”角色外,在執行其他任務時就顯得有點乏力。理論上,裝甲旅的戰鬥力很強悍,但實際中的表現卻遠不如“戰鬥群”。僅限於“戰鬥群”取得的效果,而不注重採用方式的時效性,預示著“裝甲旅”這種編制註定會失敗。


戰略論


在二戰初期的時候,德國能夠打遍天下無敵手,主要是靠著他精銳的裝甲部隊。當時法國蘇聯等軍事強國面對德軍的裝甲部隊,完全不是對手損失慘重,法國那樣的軍事強國一個月就被滅了國。



只不過到了後期,隨著戰爭的規模擴大,以及德國在好多次戰役中的失敗,以至於德國的裝甲部隊再也沒有以前那麼強大的實力。因為很多坦克和裝甲部隊在前線戰役中損失慘重,所以很多裝甲部隊缺編相當嚴重,根本無法進行有效的作戰。在這種情況下自然要做出些改動,才能夠適應戰爭的需要。



所以在後來的戰爭中,德軍將一些裝甲部隊蘇兵為裝甲集群或者裝甲旅,同時在一些臨時的戰爭中,從幾支部隊中抽調他們的裝甲裝備,組成臨時的裝甲集群,這樣才能夠積極組織有效的戰爭。鑑於此時德國的裝甲部隊規模較小,一般也就是一個團或者一個旅人編制,所以很難再打大的戰役。



不過這樣的戰鬥集群一般也就是臨時使用而已,因為面對日益強大的蘇聯的裝甲部隊的攻擊,德軍只能夠節節敗退。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在沒有足夠裝備和人員的情況下,僅僅依靠少量的裝甲部隊的防禦,很難打敗強大的蘇軍。所以戰爭終究打的是國力,在德國國力不行的情況下,失敗只能是個時間的問題。



我是平安讀歷史,期待您的關注與點評!


平安讀歷史


鑑於戰場損耗越來越大的情況,前線裝甲師的補充和編組都出現了巨大的困難。相對於裝甲師規模更小的裝甲旅在這種情況下應運而生,當時德軍裝甲旅的編制有兩個版本:一種編制是一個裝甲旅下轄一個裝甲營和一個擲彈兵營,以及一定數量的防空部隊;另一種則是一個裝甲旅下轄兩個裝甲營和一個擲彈兵營。


與當時一般裝甲師編制相比較,裝甲旅的實力確實是削弱了很多,但是由於當時前線的裝甲師大部分都不是滿編,反而使得後一種編制的裝甲旅擁有的坦克數量大於普通的裝甲師,不過實際情況是這種編制的裝甲旅只有4個旅,其餘的10個旅都是隻有一個裝甲營的編制。1944年7月,德軍最高統帥部面對東西兩線的危急局勢,德軍為了重整其裝甲兵團,下令大量組建裝甲旅。

德軍的裝甲“戰鬥群”一般來說都是由前線打殘了的裝甲師精銳部分所構成,也有少部分是臨時組建的,規模有大有小,在戰爭的中後期比較常見。他們的作戰任務都是充當戰場上的救火隊員,填補戰線和打反擊,這些“戰鬥群”具有十分靈活的作戰特點。


浮沉的歷史


簡而言之就是“戰鬥群”是“裝甲旅”雛形。

這還要從庫爾斯克大會戰說起,1943年2月19日,曼施泰因指揮南方集團軍群發起反擊,蘇軍後撤至庫爾斯克南面的奧博揚地域,形成了一個以庫爾斯克為中心的突出部。德軍決定圍殲庫爾斯科的蘇軍作為斯大林格勒會戰的報復,進而向西南方面軍後方突擊,再次威脅莫斯科。

庫爾斯克會戰是一個分水嶺,之前德軍雖然歷經了幾次較大規模的失敗,但是其裝甲軍團實力猶存,在局部戰場掌握著足夠的主動權,對蘇軍形成了較為嚴重的威脅。這也是其能夠主動發動庫爾斯克戰役的緣由所在。

此次會戰雙方兵力如下:

德軍總兵力為90萬人,另外還有2700輛坦克,1萬門火炮和2000多架飛機。蘇軍在庫爾斯克突出部地域則集結了130萬人的兵力,2萬多門火炮,3400輛坦克和2100餘架飛機。

最終庫爾斯克會戰以德軍的失敗而告終。此次會戰後,德軍的裝甲軍團遭到了毀滅性的損失,很多單位被打殘打廢。原本一個建制師,現在所有兵力不過一個旅的規模。以下建制單位基本上如此。

從戰略進攻轉入戰略防禦的德軍充分利用這些殘兵敗將,抽調坦克部隊,裝甲車部隊以及自行火炮部隊形成最早的集團軍雛形——戰鬥群。通過這種方式來輔助實行陣地防禦的步兵軍團。

這種戰術思想,其實來自於曾經在歷史上叱吒一時的馬其頓軍團。以步兵作為進攻或者防禦的主體,而輔助以騎兵對對方進行衝擊、騷擾或追擊。充分發揮步兵陣地戰和機械化軍團的閃電戰優勢。

戰鬥群組織伊始,對於習慣於大軍團作戰的蘇軍造成了較為嚴重的困難。蘇聯相對規模龐大的兵團難以適應這種游擊戰式的襲擊,致使蘇軍這一段時間在戰場上進展極為不順。

不過戰鬥群雖然發揮了奇效,但是其弱點同樣明顯。相對於大兵團作戰可以形成壓倒性和決定性的優勢,規模僅僅在一個團甚至營級別上的戰鬥群,無法成為決定性的戰鬥力量。只能執行牽制騷擾追擊等一系列輔助作戰任務。

於是,德國司令部吸取戰鬥群的機動靈活活力強悍的優點,開始逐漸大規模的集成兵團,這就是裝甲旅的出現。裝甲旅充分吸收了戰鬥群的優點,還具備較大的規模,多種機械化兵種的有效配合,成功發揮了難以置信的效力。

不過當時德軍的失敗已經是註定的結果,雖然這種軍事編制上的改造給盟軍造成了一時的困難,但是最終難逃失敗的命運。

不過德軍的這種軍事戰術思想極大的影響了二戰後各國軍事力量的發展。世界各國競相組建集團軍就是繼承了德軍的這種思想模式。


Crazy歷史


軍事術語不準確,裝甲旅是有番號的正規“編制”,而戰鬥群只是沒有番號的臨時“建制”,這兩個詞的區別你得品,你細品。對德軍來說,第一個裝甲旅的番號始自1940年初,是為各裝甲師專屬編制,因為1935年組建第一批三個裝甲師的時候,還沒有裝甲旅的編制,各師部直轄兩個裝甲團(坦克560多輛)。



1939年波蘭戰役以後,希特勒為組建更多的裝甲師,將原來的各師都抽出一個坦克團,同時又在各師組建“裝甲旅”番號。這樣,調整後的德軍裝甲師,基幹兵力是一個裝甲旅和一個摩托化步兵旅(嚴格說算不上機械化旅),但這個裝甲旅卻只剩下一個裝甲團,坦克數量幾乎減少一半,也就200多輛了,所以戰鬥力反而下降了。

作為各裝甲師的矛頭,裝甲旅以一個裝甲團(坦克團)為核心、輔以一定數量的機械化步兵、支援部隊擔綱全師的突擊力量。而摩托化旅的任務當然是跟在後面掃蕩敵人步兵和鞏固戰果,其它師屬炮兵啊、輜重兵、工兵等師直屬部隊,這裡一帶而過。比如西歐戰役期間,第1裝甲師的核心是“第1裝甲旅”、第5裝甲師的核心是“第8裝甲旅”,如此等等。



說細一點,我們以隆美爾的第7裝甲師為例,它下轄第7“裝甲旅”和第7“機步旅”,而第7裝甲旅的核心力量,卻只有一個第25裝甲(坦克)團,其它都是裝甲步兵和支援部隊。事實上,組建裝甲旅司令部、機步旅司令部,就等於此時的德軍裝甲師實行了“方塊形”指揮架構,師長直接指揮到旅長、旅長再下達命令給各團。

1941年侵蘇之初,裝甲旅的編制和番號仍然保留著,但是到了1942年德國人重整旗鼓時,終於發現裝甲旅司令部的存在純屬多餘,遂開始將編制從“方塊師”向“三角師”轉型。調整方式就是取消裝甲師內部的兩個旅級司令部,師部直轄一個裝甲團和兩個機械化步兵團,從而標誌著師屬裝甲旅的編制和番號壽終正寢。



其實這跟抗日戰爭中期,中日兩軍不約而同取消旅級編制的調整非常相似,說明“方塊師”通過戰場實踐後,證明確實不利於指揮。於是日軍取消步兵旅團編制,師團所轄步兵聯隊從四個減為直轄三個,而國軍也在第一次南嶽軍事會議後,正式取消各師轄旅,變為師部直接指揮三個步兵團(甲種師保留一個野戰補充團)。

那什麼是戰鬥群呢?先舉個例子,庫爾斯克會戰中,德軍第11裝甲師主力並不在前線,而是因為損失嚴重在法國休整補充。但是它留下了一部分尚有戰鬥力的部隊,因為德軍在東線兵力實在吃緊,這部分部隊包括席梅爾曼上校的第15裝甲團、一個炮兵營和一個突擊炮連,於是他們在霍特第4裝甲集團軍第3裝甲軍編成內,臨時組成了一個“席梅爾曼伯爵戰鬥群”,與大德意志師一起投入了戰鬥。



之前有過專答,德軍類似的臨時建制如果是軍級以上規模的兵力,被成為(戰役)集群,並且分為“集團軍級”(Armee-Abteilung)和“軍級”(Korps-Abteilung)集群兩類。如果是師級或者以下規模的兵力,則稱為“戰鬥群”(Kampfgruppe)。也就是說,德軍戰鬥群跟鬼子的“支隊”非常相像,是臨時拼湊的一支部隊,兵力規模可大可小,由於沒有番號,大多以軍事主官的名字代稱,比如什麼波田支隊、早淵支隊等等,其實在某些德文書籍中,也有將戰鬥群翻譯為“支隊”的。

所以東線德軍的戰鬥群,有的規模可能會接近半個師(這跟原來裝甲旅的規模差不多),有的很可能就剩下一個多團,比如前述的席梅爾曼伯爵戰鬥群”,是沒有辦法準確界定其級別和實力的,需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在同一戰役中,曼施坦因的南方集團軍群還下轄一個“肯普夫集群”,這就不能稱為戰鬥群了,因為它下轄兩個軍五個師,已經接近集團軍的編制(後期整編為第8集團軍)。準確區分是:集群為臨時性戰役單位,戰鬥群為臨時性戰術單位。



到1943年的晚些時候,德軍又開始重新編組“裝甲旅”,但這次不是屬於裝甲師之下的作戰序列,而是獨立的作戰單位。德軍此時組建裝甲旅的基本構想,是感覺裝甲旅比裝甲師要靈活,需要的兵器和兵員少一些,比起裝甲師和各種臨時組建的戰鬥群,更適合執行德軍在東線屢屢得手的裝甲反擊任務。其實恐怕還有另外一層原因,那就是德軍後備力量不足,一時難以編組更多的裝甲師,先用旅級規模對付著。

這一時期的裝甲旅只能算臨時建制,比如庫爾斯克戰役中投入的“第10裝甲旅”(番號也是臨時撥的),就下轄第51、第52兩個黑豹坦克營(每營96輛坦克),之所以不能稱為“戰鬥群”,乃是因為這個旅的編制是完整的,從後方編組完直接拉上前線,而並非臨時拼湊的部隊。



直到1944年7月24日,德軍最高統帥部面對東西兩線的危急局勢,才正式下令組建10個裝甲旅,並決定將當年出廠的一半黑豹坦克用來組建新的裝甲旅。這一計劃遭到裝甲兵總監古德里安的強烈反對,因為這將意味著原有裝甲師得不到有效補充了,然而反對無效。

這批10個裝甲旅各下轄一個裝甲營和一個裝甲擲彈兵營,擁有坦克和突擊炮約50輛,以及配屬的高炮等支援部隊。第二批又組建了含兩個裝甲營和一個裝甲擲彈兵營的3個裝甲旅,擁有坦克和突擊炮約100輛,同時還組建了黨衛軍3個裝甲旅,算是在戰爭末期,德國人臨時抱佛腳的一種作戰編制,但已經於事無補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