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时,德军装甲部队先后出现“战斗群”和“装甲旅”两种编制,二者有何联系和区别?

武器威严


库尔斯克会战结束后,德军丧失了苏德战场上的战略主动权,开始在全线采取守势。由于前线战事激烈,德军装甲师经常处于严重缺编的态势,一些战术单位已经不能执行原本属于其的作战任务,因此战场上开始出现由各种单位临时凑在一起执行任务的“战斗群”,这种战斗群并不是固定的编制,规模也较小(团级或旅级居多),但是却表现出良好的战斗力。



“战斗群”是从装甲部队中随意抽取出来一些坦克、半履带式兵员输送车和自行火炮临时拼凑出来的作战单位,其特点是拥有高机动优势。防御战中,防守的一线肯定是步兵,但是步兵的缺点就是机动性差,所以把“战斗群”部署在步兵之后作为预备部队。当某处的防御战线被敌军突破时,后方的“战斗群”就可以迅速到达该地域实施反突击封堵,必要时还可以发起一定的进攻。这种防御模式在1943年后期到1944年的战争中发挥出了相当大的作用,“战斗群”编制也成了德军在人员和武器均处劣势的情况下还能维持住防御战线的有效作战单位,凭借其灵活的编制和组织结构在这一时期被德军广泛采用,士兵称其为“专职消防队”。


鉴于“战斗群”在战争中的出色表现,1944年7月11日,陆军司令部开始着手整编成建制的“专职消防队”来替代之前临时拼凑的战斗群,这种新编制就是“装甲旅”。装甲旅下辖各有3个连组成的1个坦克营和1个装甲掷弹兵营,1个坦克歼击连,1个装甲工兵连,1个自行高射炮排,以及旅指挥部直属的1个掷弹兵连和1个坦克维修排。1个装甲旅总共装备了45辆黑豹坦克、11辆Ⅳ号歼击坦克、106辆Sd.Kfz.251半履带式兵员输送车、7辆自行高射炮和其他一些辅助车辆。因此,装甲旅有着很强大的战斗力。


但这样的强大编制仅仅存在了5个月就宣布解散了,究其原因,装甲旅存在着一个致命的缺陷。由于整个装甲旅内没有配备炮兵部队和重型高射炮部队,其支援火力只能靠少得可怜的装甲掷弹兵营第3连的重迫击炮和掷弹兵连配备的75毫米重火力支援型的Sd.Kfz.251半履带式兵员输送车,因此装甲旅并不具备进攻战役的能力。即便是不需要火力支援形成突破,也缺少巩固和维持突破口的步兵。如果让乘坐半履带式兵员输送车的掷弹兵下车作战,前面的坦克又缺乏有效的保护。装甲旅除了充当“专职消防队”角色外,在执行其他任务时就显得有点乏力。理论上,装甲旅的战斗力很强悍,但实际中的表现却远不如“战斗群”。仅限于“战斗群”取得的效果,而不注重采用方式的时效性,预示着“装甲旅”这种编制注定会失败。


战略论


在二战初期的时候,德国能够打遍天下无敌手,主要是靠着他精锐的装甲部队。当时法国苏联等军事强国面对德军的装甲部队,完全不是对手损失惨重,法国那样的军事强国一个月就被灭了国。



只不过到了后期,随着战争的规模扩大,以及德国在好多次战役中的失败,以至于德国的装甲部队再也没有以前那么强大的实力。因为很多坦克和装甲部队在前线战役中损失惨重,所以很多装甲部队缺编相当严重,根本无法进行有效的作战。在这种情况下自然要做出些改动,才能够适应战争的需要。



所以在后来的战争中,德军将一些装甲部队苏兵为装甲集群或者装甲旅,同时在一些临时的战争中,从几支部队中抽调他们的装甲装备,组成临时的装甲集群,这样才能够积极组织有效的战争。鉴于此时德国的装甲部队规模较小,一般也就是一个团或者一个旅人编制,所以很难再打大的战役。



不过这样的战斗集群一般也就是临时使用而已,因为面对日益强大的苏联的装甲部队的攻击,德军只能够节节败退。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在没有足够装备和人员的情况下,仅仅依靠少量的装甲部队的防御,很难打败强大的苏军。所以战争终究打的是国力,在德国国力不行的情况下,失败只能是个时间的问题。



我是平安读历史,期待您的关注与点评!


平安读历史


鉴于战场损耗越来越大的情况,前线装甲师的补充和编组都出现了巨大的困难。相对于装甲师规模更小的装甲旅在这种情况下应运而生,当时德军装甲旅的编制有两个版本:一种编制是一个装甲旅下辖一个装甲营和一个掷弹兵营,以及一定数量的防空部队;另一种则是一个装甲旅下辖两个装甲营和一个掷弹兵营。


与当时一般装甲师编制相比较,装甲旅的实力确实是削弱了很多,但是由于当时前线的装甲师大部分都不是满编,反而使得后一种编制的装甲旅拥有的坦克数量大于普通的装甲师,不过实际情况是这种编制的装甲旅只有4个旅,其余的10个旅都是只有一个装甲营的编制。1944年7月,德军最高统帅部面对东西两线的危急局势,德军为了重整其装甲兵团,下令大量组建装甲旅。

德军的装甲“战斗群”一般来说都是由前线打残了的装甲师精锐部分所构成,也有少部分是临时组建的,规模有大有小,在战争的中后期比较常见。他们的作战任务都是充当战场上的救火队员,填补战线和打反击,这些“战斗群”具有十分灵活的作战特点。


浮沉的历史


简而言之就是“战斗群”是“装甲旅”雏形。

这还要从库尔斯克大会战说起,1943年2月19日,曼施泰因指挥南方集团军群发起反击,苏军后撤至库尔斯克南面的奥博扬地域,形成了一个以库尔斯克为中心的突出部。德军决定围歼库尔斯科的苏军作为斯大林格勒会战的报复,进而向西南方面军后方突击,再次威胁莫斯科。

库尔斯克会战是一个分水岭,之前德军虽然历经了几次较大规模的失败,但是其装甲军团实力犹存,在局部战场掌握着足够的主动权,对苏军形成了较为严重的威胁。这也是其能够主动发动库尔斯克战役的缘由所在。

此次会战双方兵力如下:

德军总兵力为90万人,另外还有2700辆坦克,1万门火炮和2000多架飞机。苏军在库尔斯克突出部地域则集结了130万人的兵力,2万多门火炮,3400辆坦克和2100余架飞机。

最终库尔斯克会战以德军的失败而告终。此次会战后,德军的装甲军团遭到了毁灭性的损失,很多单位被打残打废。原本一个建制师,现在所有兵力不过一个旅的规模。以下建制单位基本上如此。

从战略进攻转入战略防御的德军充分利用这些残兵败将,抽调坦克部队,装甲车部队以及自行火炮部队形成最早的集团军雏形——战斗群。通过这种方式来辅助实行阵地防御的步兵军团。

这种战术思想,其实来自于曾经在历史上叱咤一时的马其顿军团。以步兵作为进攻或者防御的主体,而辅助以骑兵对对方进行冲击、骚扰或追击。充分发挥步兵阵地战和机械化军团的闪电战优势。

战斗群组织伊始,对于习惯于大军团作战的苏军造成了较为严重的困难。苏联相对规模庞大的兵团难以适应这种游击战式的袭击,致使苏军这一段时间在战场上进展极为不顺。

不过战斗群虽然发挥了奇效,但是其弱点同样明显。相对于大兵团作战可以形成压倒性和决定性的优势,规模仅仅在一个团甚至营级别上的战斗群,无法成为决定性的战斗力量。只能执行牵制骚扰追击等一系列辅助作战任务。

于是,德国司令部吸取战斗群的机动灵活活力强悍的优点,开始逐渐大规模的集成兵团,这就是装甲旅的出现。装甲旅充分吸收了战斗群的优点,还具备较大的规模,多种机械化兵种的有效配合,成功发挥了难以置信的效力。

不过当时德军的失败已经是注定的结果,虽然这种军事编制上的改造给盟军造成了一时的困难,但是最终难逃失败的命运。

不过德军的这种军事战术思想极大的影响了二战后各国军事力量的发展。世界各国竞相组建集团军就是继承了德军的这种思想模式。


Crazy历史


军事术语不准确,装甲旅是有番号的正规“编制”,而战斗群只是没有番号的临时“建制”,这两个词的区别你得品,你细品。对德军来说,第一个装甲旅的番号始自1940年初,是为各装甲师专属编制,因为1935年组建第一批三个装甲师的时候,还没有装甲旅的编制,各师部直辖两个装甲团(坦克560多辆)。



1939年波兰战役以后,希特勒为组建更多的装甲师,将原来的各师都抽出一个坦克团,同时又在各师组建“装甲旅”番号。这样,调整后的德军装甲师,基干兵力是一个装甲旅和一个摩托化步兵旅(严格说算不上机械化旅),但这个装甲旅却只剩下一个装甲团,坦克数量几乎减少一半,也就200多辆了,所以战斗力反而下降了。

作为各装甲师的矛头,装甲旅以一个装甲团(坦克团)为核心、辅以一定数量的机械化步兵、支援部队担纲全师的突击力量。而摩托化旅的任务当然是跟在后面扫荡敌人步兵和巩固战果,其它师属炮兵啊、辎重兵、工兵等师直属部队,这里一带而过。比如西欧战役期间,第1装甲师的核心是“第1装甲旅”、第5装甲师的核心是“第8装甲旅”,如此等等。



说细一点,我们以隆美尔的第7装甲师为例,它下辖第7“装甲旅”和第7“机步旅”,而第7装甲旅的核心力量,却只有一个第25装甲(坦克)团,其它都是装甲步兵和支援部队。事实上,组建装甲旅司令部、机步旅司令部,就等于此时的德军装甲师实行了“方块形”指挥架构,师长直接指挥到旅长、旅长再下达命令给各团。

1941年侵苏之初,装甲旅的编制和番号仍然保留着,但是到了1942年德国人重整旗鼓时,终于发现装甲旅司令部的存在纯属多余,遂开始将编制从“方块师”向“三角师”转型。调整方式就是取消装甲师内部的两个旅级司令部,师部直辖一个装甲团和两个机械化步兵团,从而标志着师属装甲旅的编制和番号寿终正寝。



其实这跟抗日战争中期,中日两军不约而同取消旅级编制的调整非常相似,说明“方块师”通过战场实践后,证明确实不利于指挥。于是日军取消步兵旅团编制,师团所辖步兵联队从四个减为直辖三个,而国军也在第一次南岳军事会议后,正式取消各师辖旅,变为师部直接指挥三个步兵团(甲种师保留一个野战补充团)。

那什么是战斗群呢?先举个例子,库尔斯克会战中,德军第11装甲师主力并不在前线,而是因为损失严重在法国休整补充。但是它留下了一部分尚有战斗力的部队,因为德军在东线兵力实在吃紧,这部分部队包括席梅尔曼上校的第15装甲团、一个炮兵营和一个突击炮连,于是他们在霍特第4装甲集团军第3装甲军编成内,临时组成了一个“席梅尔曼伯爵战斗群”,与大德意志师一起投入了战斗。



之前有过专答,德军类似的临时建制如果是军级以上规模的兵力,被成为(战役)集群,并且分为“集团军级”(Armee-Abteilung)和“军级”(Korps-Abteilung)集群两类。如果是师级或者以下规模的兵力,则称为“战斗群”(Kampfgruppe)。也就是说,德军战斗群跟鬼子的“支队”非常相像,是临时拼凑的一支部队,兵力规模可大可小,由于没有番号,大多以军事主官的名字代称,比如什么波田支队、早渊支队等等,其实在某些德文书籍中,也有将战斗群翻译为“支队”的。

所以东线德军的战斗群,有的规模可能会接近半个师(这跟原来装甲旅的规模差不多),有的很可能就剩下一个多团,比如前述的席梅尔曼伯爵战斗群”,是没有办法准确界定其级别和实力的,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在同一战役中,曼施坦因的南方集团军群还下辖一个“肯普夫集群”,这就不能称为战斗群了,因为它下辖两个军五个师,已经接近集团军的编制(后期整编为第8集团军)。准确区分是:集群为临时性战役单位,战斗群为临时性战术单位。



到1943年的晚些时候,德军又开始重新编组“装甲旅”,但这次不是属于装甲师之下的作战序列,而是独立的作战单位。德军此时组建装甲旅的基本构想,是感觉装甲旅比装甲师要灵活,需要的兵器和兵员少一些,比起装甲师和各种临时组建的战斗群,更适合执行德军在东线屡屡得手的装甲反击任务。其实恐怕还有另外一层原因,那就是德军后备力量不足,一时难以编组更多的装甲师,先用旅级规模对付着。

这一时期的装甲旅只能算临时建制,比如库尔斯克战役中投入的“第10装甲旅”(番号也是临时拨的),就下辖第51、第52两个黑豹坦克营(每营96辆坦克),之所以不能称为“战斗群”,乃是因为这个旅的编制是完整的,从后方编组完直接拉上前线,而并非临时拼凑的部队。



直到1944年7月24日,德军最高统帅部面对东西两线的危急局势,才正式下令组建10个装甲旅,并决定将当年出厂的一半黑豹坦克用来组建新的装甲旅。这一计划遭到装甲兵总监古德里安的强烈反对,因为这将意味着原有装甲师得不到有效补充了,然而反对无效。

这批10个装甲旅各下辖一个装甲营和一个装甲掷弹兵营,拥有坦克和突击炮约50辆,以及配属的高炮等支援部队。第二批又组建了含两个装甲营和一个装甲掷弹兵营的3个装甲旅,拥有坦克和突击炮约100辆,同时还组建了党卫军3个装甲旅,算是在战争末期,德国人临时抱佛脚的一种作战编制,但已经于事无补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