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时,德军装甲部队先后出现“战斗群”和“装甲旅”两种编制,二者有何联系和区别?

武器威严


简而言之就是“战斗群”是“装甲旅”雏形。

这还要从库尔斯克大会战说起,1943年2月19日,曼施泰因指挥南方集团军群发起反击,苏军后撤至库尔斯克南面的奥博扬地域,形成了一个以库尔斯克为中心的突出部。德军决定围歼库尔斯科的苏军作为斯大林格勒会战的报复,进而向西南方面军后方突击,再次威胁莫斯科。

库尔斯克会战是一个分水岭,之前德军虽然历经了几次较大规模的失败,但是其装甲军团实力犹存,在局部战场掌握着足够的主动权,对苏军形成了较为严重的威胁。这也是其能够主动发动库尔斯克战役的缘由所在。

此次会战双方兵力如下:

德军总兵力为90万人,另外还有2700辆坦克,1万门火炮和2000多架飞机。苏军在库尔斯克突出部地域则集结了130万人的兵力,2万多门火炮,3400辆坦克和2100余架飞机。

最终库尔斯克会战以德军的失败而告终。此次会战后,德军的装甲军团遭到了毁灭性的损失,很多单位被打残打废。原本一个建制师,现在所有兵力不过一个旅的规模。以下建制单位基本上如此。

从战略进攻转入战略防御的德军充分利用这些残兵败将,抽调坦克部队,装甲车部队以及自行火炮部队形成最早的集团军雏形——战斗群。通过这种方式来辅助实行阵地防御的步兵军团。

这种战术思想,其实来自于曾经在历史上叱咤一时的马其顿军团。以步兵作为进攻或者防御的主体,而辅助以骑兵对对方进行冲击、骚扰或追击。充分发挥步兵阵地战和机械化军团的闪电战优势。

战斗群组织伊始,对于习惯于大军团作战的苏军造成了较为严重的困难。苏联相对规模庞大的兵团难以适应这种游击战式的袭击,致使苏军这一段时间在战场上进展极为不顺。

不过战斗群虽然发挥了奇效,但是其弱点同样明显。相对于大兵团作战可以形成压倒性和决定性的优势,规模仅仅在一个团甚至营级别上的战斗群,无法成为决定性的战斗力量。只能执行牵制骚扰追击等一系列辅助作战任务。

于是,德国司令部吸取战斗群的机动灵活活力强悍的优点,开始逐渐大规模的集成兵团,这就是装甲旅的出现。装甲旅充分吸收了战斗群的优点,还具备较大的规模,多种机械化兵种的有效配合,成功发挥了难以置信的效力。

不过当时德军的失败已经是注定的结果,虽然这种军事编制上的改造给盟军造成了一时的困难,但是最终难逃失败的命运。

不过德军的这种军事战术思想极大的影响了二战后各国军事力量的发展。世界各国竞相组建集团军就是继承了德军的这种思想模式。


Crazy历史


在二战初期的时候,德国能够打遍天下无敌手,主要是靠着他精锐的装甲部队。当时法国苏联等军事强国面对德军的装甲部队,完全不是对手损失惨重,法国那样的军事强国一个月就被灭了国。



只不过到了后期,随着战争的规模扩大,以及德国在好多次战役中的失败,以至于德国的装甲部队再也没有以前那么强大的实力。因为很多坦克和装甲部队在前线战役中损失惨重,所以很多装甲部队缺编相当严重,根本无法进行有效的作战。在这种情况下自然要做出些改动,才能够适应战争的需要。



所以在后来的战争中,德军将一些装甲部队苏兵为装甲集群或者装甲旅,同时在一些临时的战争中,从几支部队中抽调他们的装甲装备,组成临时的装甲集群,这样才能够积极组织有效的战争。鉴于此时德国的装甲部队规模较小,一般也就是一个团或者一个旅人编制,所以很难再打大的战役。



不过这样的战斗集群一般也就是临时使用而已,因为面对日益强大的苏联的装甲部队的攻击,德军只能够节节败退。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在没有足够装备和人员的情况下,仅仅依靠少量的装甲部队的防御,很难打败强大的苏军。所以战争终究打的是国力,在德国国力不行的情况下,失败只能是个时间的问题。



我是平安读历史,期待您的关注与点评!


平安读历史


鉴于战场损耗越来越大的情况,前线装甲师的补充和编组都出现了巨大的困难。相对于装甲师规模更小的装甲旅在这种情况下应运而生,当时德军装甲旅的编制有两个版本:一种编制是一个装甲旅下辖一个装甲营和一个掷弹兵营,以及一定数量的防空部队;另一种则是一个装甲旅下辖两个装甲营和一个掷弹兵营。


与当时一般装甲师编制相比较,装甲旅的实力确实是削弱了很多,但是由于当时前线的装甲师大部分都不是满编,反而使得后一种编制的装甲旅拥有的坦克数量大于普通的装甲师,不过实际情况是这种编制的装甲旅只有4个旅,其余的10个旅都是只有一个装甲营的编制。1944年7月,德军最高统帅部面对东西两线的危急局势,德军为了重整其装甲兵团,下令大量组建装甲旅。

德军的装甲“战斗群”一般来说都是由前线打残了的装甲师精锐部分所构成,也有少部分是临时组建的,规模有大有小,在战争的中后期比较常见。他们的作战任务都是充当战场上的救火队员,填补战线和打反击,这些“战斗群”具有十分灵活的作战特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