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故分析的安全管理諮詢如何做?

安全諮詢0


出現事故後,進行現場急救時要先救人,把事故損失降到最低,然後搶救貨物,即做到三快:快搶、快救、快送。在急救過程中,應建立應急預案,做好分工,例如,問題出現後,由來撥打急救電話,誰迅速將傷者移至安全地方,誰實施必要的急救措施等,需要快速對傷者進行分類,哪些需要搶救,哪些需要優先送入醫院等,這些可以通過演練來發現問題。


現場急救應做到“三快”

1.快搶

2快救

3快送。

此外,企業員工還要做到“三要、三救、三不原則”。“三要”,即要保持環境、要保持冷靜、要防止有毒有害氣體;“三救”,指通道自救、結繩下滑自救、向外求救;“三不”,即不乘電梯,不跳樓,不貪物。例如,發生火災後,要冷靜下來熟悉環境,通常房屋具有有毒有害氣體,此時可通過通道下滑自救或者向外界求救,在求救時牢記“三不”原則,尤其對於基層員工,不要貪物,生命永遠排在第位。此外,員工不要盲目自救,如火災中跳樓不是明智的選擇,越是關鍵時候越要保持理智和冷靜。

2.現場急救的詳細應急計劃

現場急救的詳細應急計劃包括:

第一,對所有的生產和工藝區域內的相當數量的所有危險、危害的後果分析

第二,對於所有重大致命事故的緊急響應和控制計劃

第三,關於合適的緊急響應隊伍的通知

第四,關於相關監督機構的通知

第五,逃離和撤退路線與計劃

2

第六,對於員工和外委隊快速而準確的人員計數;

第七,搶救和醫療救助

第八,制定主要的和備用的緊急控制中心和集合地點。

事故調查

出現事故後,要對事故按輕重進行分類,給事故定性,同時要成立調查小組,邀請技術專家和相關當事人參加。事故調查要公平公正,採用 Team Work方式進行,不能由個人單獨進行調查,否則調查結果不可信。般來說,出現大事故後,通常都是小組調查,徇私舞弊的難度很大。

注意,在調查時要避免找責任,明確調查的目的是尋找原因進行改善,不是興師問罪這點需要反覆強調給員工,並且要找到相關的事實,和相關的人員進行心平氣和的面談,創造一個愉悅的溝通氛圍,讓對方敢於講真話和實話。

此外,在面談時需要注意技巧,找到相關的證據、照片、記錄和攝像等。現在國家提倡攝像頭公共部位全覆蓋,在安全技術方面,攝像頭起到了重要作用

1.事故調查組履行的職責

具體來說事故調查組應履行以下職責

第一,查明事故發生的經過、原因、人員傷亡情況及直接經濟損失

第二,認定事故的性質和事故責任

第三,提出對事故責任者的處理建議;

第四,提出整改和防範措施;

第三,提出對事故責任者的處理建議

第四,提出整改和防範措施

第五,提交事故調查報告。

確定事故責任者的原則

確定事故責任者的原則包括:

第一,因設計上的錯誤和缺陷而發生的事故,由設計者負主要責任

第二,因工藝條件或技術操作確定上的錯誤或缺陷而發生的錯誤,由工藝條件或技術操作的確定者負主要責任

第三,因製造、施工、安裝、檢修方面的錯誤或缺陷而發生的事故,分別由製造、施工、安裝、檢修者負主要責任

第四,因違章指揮或組織不當造成的事故由指揮者負主要責任

第五,因未及時解決安全生產隱患而引發的事故,由有關管理者負主要責任;

第六,因未嚴格貫徹落實安全措施而發生的事故,由執行者、組織者和現場安全監護人員共同負主要責任;

第七,因管理不善,發生重複性事故,由有關領導負主要責任:

第八,因違反規定或操作失誤造成的事故,由操作者負主要責任


3.領導者的責任

揪出責任人需要勇氣和魄力,在企業中對於高層領導副總、老總等有時很難追究責任,這就產生了問題。因此企業對必須明確領導者的責任,且領導要有魄力從自身開刀,從自己做起。

概括來說,有下列情況之一的,首先應追究領導責任:

第一,安全規章制度或操作規程不健全、員工無章可循而發生的事故

第二,違章指揮、強令工人違規作業而造成的事故;


統計顯示,不當的作業行為佔到事故直接原因的97%以上,控制導致事故發生的不當行為可以非常有針對性地降低事故發生的機會。行業/企業過往的事故是最好的老師,本服務通過對被評估企業及所在行業過往事故進行分析、統計、研究,找出有可能在本企業導致事故發生的主要作業行為並指導開展有針對性的觀察、糾偏與安全行為固化,持續改善作業行為。本服務有別於常見的行為安全管理,採用互聯網工具也使得對行為觀察的開展情況和觀察結果的動態監測、結果分析更加地便捷。


賽為安全


對於企業來說,提升HAZOP分析質量,減少危害認識不足、識別不完整,殘餘風險過高等問題,除了尋求專業安全生產管理諮詢機構的協助外,還應從HAZOP分析準備、HAZOP分析過程、HAZOP分析報告等方面入手做好各個細節。

1、分析準備與計劃

(1)明確、界定分析任務的範圍。

(2)確認有足夠、適當的文件圖紙資料和信息。

(3)組建能勝任的分析小組,包括必要的專業人員。

(4)計劃安排足夠的分析時間(包括預算)。

(5)如果是現有設施,事先了解現場情況(現場查看)。

2、分析過程

(1)形成“積極參與”的動態分析小組,避免由個別人主導。

(2)在開始工作前確認參與分析的小組成員接受過培訓。

(3)有可行的分析時間計劃,確保足夠的討論時間(每個節點討論完成時,及時短時間回顧一下)。

(4)選擇足夠的引導詞,並確認小組成員熟悉相關的引導詞。

(5)對事故情形(特別是風險高的事故情形)開展風險評估(參考風險矩陣表,或要求開展後續分析,如LOPA分析)。

(6)充分討論和理解事故情形的全過程,包括中間過程及安全防護措施;風險較高的事故情形應儘可能優先考慮本質安全措施和工程措施。

(7)提出建議項時,不僅考慮如何控制危害,還需要考慮今後的維護和操作要求(建議項比選)。

(8)回顧以往發生的事故及教訓。

(9)HAZOP主席需要確保會議記錄的完整性、準確性和足夠明晰。

3、報告編制與審閱

(1)事先明確報告的編制要求。

(2)報告必須嚴格遵循討論的內容,並經過仔細審閱。

(3)在報告中附上分析時採用的圖紙,並明顯標示出分析的節點。

當然,任何工藝危害分析方法都有其優缺點,HAZOP分析法也不例外。因此,為了保障分析結論的全面性、彌補HAZOP分析的缺陷,企業常常在HAZOP分析後,加入LOPA分析,以此來提升分析全面性。除此之外,不少企業在開展HAZOP分析時也會邀請相關安全生產管理諮詢專家進行專業協助,以保障分析結果的客觀準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