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秀为什么对一名儒生大动肝火?从桓谭上疏浅谈刘秀政治得失

引言

在中国历史上出现过众多的英雄人物,他们或者是雄才大略的将领,或者是运筹帷幄的谋主,都依靠自己强大的才能在历史上留下了自己的印记。在这些人中,东汉光武帝刘秀一直被认为是其中的佼佼者,其无论是在政绩还是私德上都没有太大的问题,这也让他成为了帝王的楷模。

刘秀为什么对一名儒生大动肝火?从桓谭上疏浅谈刘秀政治得失

刘秀剧照

但实际上刘秀的身上还是存在着一些小问题的,其中尤其以刘秀晚期的迷信最为明显。晚年的刘秀十分迷信于谶言等异象,失去了对于局势的判断,经常要求朝中大臣来为自己解释一些玄之又玄的东西。当时的名儒桓谭曾经劝刘秀不要再痴迷于此,但他竟然差点被刘秀处死,由此可见晚年的刘秀也并非完人,而从这名险些被杀的桓谭身上,我们也许能看到刘秀更多的问题。

桓谭献计保重臣,乱世守节真君子

我们先来看看换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出生于西汉末年,其家庭并非名门望族,父亲只在西汉政府中担任太乐令,不过这也让桓谭在很小的时候就对儒家文化有了深入的了解,并培养了浓厚的兴趣。他先是跟随自己的父亲学习音律,之后又遍习五经,成为了当时的名士。

不过他和当时其他的儒家学子不同,他读书的时候只求了解书中大义,并不在意具体语句。而且其虽然是音乐大家,但是却并不把音乐看做十分严肃的事情,对于民间音乐也十分喜欢,这在当时看起来是一种不严肃的行为,因此当时有人对他颇有非议。可是桓谭却不以为意,还经常调侃这些人太过俗气。从这件事我们就可以看出桓谭是一个不羁的人,有着自己的价值判断和坚定的立场,这些特点都为其之后的政治遭遇埋下了伏笔。

刘秀为什么对一名儒生大动肝火?从桓谭上疏浅谈刘秀政治得失

宠臣董贤

在西汉年间,桓温虽然一直都在担任小官,但是由于其名声在外,因此与当时的朝中权贵也有一定的联系,当时的国丈傅晏就是他的好友。不过当时傅皇后失宠,董贵人以及其董贤得宠,外戚董贤开始专权,这让傅晏十分担心。当时桓谭便向傅晏进言,提醒他在汉武帝的时候卫子夫得宠,卫氏掌握大权,不久之后陈皇后就被废了,现在的傅皇后也有这样的危险。

傅晏听到之后十分担心,便向桓谭请教方法。桓谭提到无论皇上又多想废去皇后,扶正董贵人,都要有正当的理由。因此只要傅皇后在后宫能够端正自己的行为,不要因为自己失宠而求助于方术,也不要有抱怨的情绪,那么就可以免除灾祸。与此同时,傅晏以及其他的傅氏族人也必须要注意自己的言行,尤其是身居高位的傅晏,由于其为人慷慨,因此有许多门客,这都是隐患。所以他们必须减少与其他官员的交际,遣送自己的门客,端正自己的行为,只有这样才能保住皇后的皇位。傅晏听后深以为然,立即散去了自己的全部门客,不久之后果然有人开始调查傅氏子弟的不良行为,但最终并没哟发现什么问题,这才让傅皇后保住了皇后的位置,而傅氏族人也得到了保全。

刘秀为什么对一名儒生大动肝火?从桓谭上疏浅谈刘秀政治得失

东汉名臣桓谭

这件事不知道怎么传到了当时掌握大权的董贤耳朵里,他对于桓谭的能力也十分欣赏,便打算拉拢桓谭,让亲为自己效力。不过之前桓谭就曾经向董贤上疏,提出了几点董贤的问题并希望其能改正。可是董贤在看到桓谭的建议之后并没有采纳,因此桓谭认为董贤不是一个值得辅佐的人,便不与其往来。

从其拒绝董贤的行为中,我们可以明显看出桓谭是一个不愿攀权附贵的人,这在王莽掌权之后有更加明显的体现。王莽篡权之后,天下的士人都纷纷上疏称赞其德行,希望能够赢得王莽的宠信,从而得到升迁。而桓谭则安分守己,从不做谄媚的事情,赢得了时人的尊敬。此事在《后汉书》中有如下记载:

"当王莽居摄篡弑之际,天下之士,莫不竟褒称德美,作符命以求容媚,谭独自守,默然无言。莽时为掌乐大夫,更始立,召拜太中大夫。"

刘秀为什么对一名儒生大动肝火?从桓谭上疏浅谈刘秀政治得失

新朝皇帝王莽

从桓谭在东汉之前的政治表现中我们可以很清楚地看出桓谭是一个十分传统额儒家学子,有着较高的道德底线和政治理想,不愿意屈从于现实,这对其之后的政治发展造成了不小的影响。

光武帝沉迷谶言,桓谭拒读险遭难

在刘秀即位之后,桓谭依然被留在政府之中任职,而且其还被提拔到了议郎给事中的位置,可以参与朝政的议论和制定。

在刘秀一朝,桓谭的官位一直不高,但是由于其声名远播,加上学识渊博,因此经常被刘秀招来问策。在刘秀在位的时候,其对于谶言有着独特的爱好,每次遇到重大问题,都要依靠其来辅助其作出决定,这导致东汉的政治风气变得十分糟糕。而且迷信的刘秀开始不再相信身边的大臣,其对于臣子的赏赐也越来越少,这让当时的政局出现了不稳定的信号。

刘秀为什么对一名儒生大动肝火?从桓谭上疏浅谈刘秀政治得失

汉光武帝刘秀

看到这种情况的桓谭对此十分忧虑,便上疏劝谏刘秀,希望他能够远离迷信方术,专心于政治。他说连孔子这样的圣人都不能洞悉天命,何况现在这些宵小之辈,而且一旦太过于注重身边出现的异象,或者深究谶言中的细节,势必会导致精力的分散,不能清楚认识问题的全貌,这对于决策是十分不利的。再加上这些都并非五经正义,如果大家都将精力放在研究这些事情上的话,对于国家学术的发展也会造成极大的危害。

所以他希望刘秀能够放弃迷信重新听从臣子们的建议,专心于朝政。之后再对朝臣论功行赏,安定人心,这样才能让消灭东汉政府中的隐患,提升政治环境。

但是桓谭的建议在刘秀看来却是对自己的讽刺,因此对其有了厌恶的情绪,但是没有合适的罪名,不便发作。不久之后刘秀要在京城修建灵台,他希望依靠谶言来决定选址问题,并询问桓谭的看法。桓谭却说自己"不读谶"。刘秀问他原因的时候,桓谭答道因为这与儒家经典的要求相违背,这让刘秀十分生气,认为桓谭不守礼法,下令将其斩首。桓谭叩头许久才得到了刘秀的宽恕,不过不久之后他就被派到六安郡担任郡丞,离开了京城,在前往任职的路上,桓谭因为心情抑郁而去世,享年七十岁。此事在《后汉书》中有如下记载:

"其后,有诏会议灵台所处,帝谓谭曰:'吾欲以谶决之,何如?'谭默然良久,曰:'臣不读谶。'帝问其故,谭复极言谶之非经。帝大怒曰:'桓谭非圣无法,将下斩之'谭叩头流血,良久乃得解。"

刘秀为什么对一名儒生大动肝火?从桓谭上疏浅谈刘秀政治得失

刘秀晚年迷信谶言

从桓谭被贬出京城一事中,我们可以看出刘秀在晚年政治中存在较大的问题,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随着其掌权时间的增加,其对于大臣越来越不信任,只相信所谓天命,这无疑是十分危险的。而且长时间的帝王生涯也让刘秀变得敏感而暴躁,桓谭的建议在他看来就是赤裸裸的讽刺,这都是不好的表现,这也是为什么笔者认为刘秀绝非完人皇帝的重要原因。而除此之外,桓谭其实在很久之前就已经被刘秀嫌弃,从中我们也许能看到刘秀以及东汉政府更加深层次的问题。

桓温上疏议政引发不满,东汉政治根基究竟是什么

前面提到桓谭只因为拒绝了刘秀让其读谶言的要求就险些被刘秀处死,这样的处罚显然有些过重,而之所以这样,是因为其实在很早之前刘秀就已经对桓谭产生不满了。

在刘秀刚刚登基的时候,曾经要求朝中大臣对当时的政治情况进行点评,提出自己的建议,桓谭自然也在这些官员的行列中。在桓谭的上疏中,他提出了自己的几点建议,总结起来就是首先国家要建立起更加完善的法治体系,减少民间的犯罪行为,还要统一处罚的标准,不能出现同罪不同罚的现象。其次国家还有注意农业的发展,对商业进行一定的规范和抑制,保证国家的根基稳定。最后就是皇帝也和大臣相互尊重,才能更好地治理国家。在桓谭的上疏中用楚庄王和孙叔敖的对话来阐释了君臣关系,在《后汉书》中有如下记载:

刘秀为什么对一名儒生大动肝火?从桓谭上疏浅谈刘秀政治得失

楚国名相孙叔敖

"昔楚庄王问孙叔敖曰:'寡人未得所以为国是也。'叔敖曰:'国之有是,众所恶也,恐王不能定也。'王曰:'不定独在君,亦在臣乎?'对曰:'居骄士,曰士非我无从富贵;士骄君,曰君非士无从安存。人君或至失国而不悟,士或至饥寒而不进。君臣不合,则国是无从定矣。'"

桓谭的这三条建议其实点出了东汉政府的本质问题,我们知道东汉政府的建立其实是依靠了地主阶级的帮助的,因此东汉的政策对于地主阶级是有一定的倾斜的。比如桓谭提到的同罪不同罚其实就说明在东汉是有特权阶级存在的,而这些人并不是农民阶级,而是地主商人们。国家对于商业发展的支持也是对他们的讨好,毕竟国家建立不久,不能和这些人撕破脸皮。而桓谭对于君臣关系的解读就更加引人深思了,一般来说在中国进入君主集权制之后,君臣之间的地位差距越来越大,臣子们最多只会劝导皇上尊重臣子,很少有人会建议让大臣尊重皇帝,这就说明了在东汉早期的贵族有着极高的权力,甚至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制衡皇权。

作为东汉统治者的刘秀自然比谁都想解决这些问题,来稳定皇权,但是他也知道现在时机还不成熟,因此心中十分焦虑。此时桓谭的上疏对刘秀的情绪来说无疑于火上浇油。但是刘秀又不能和世家大族撕破脸皮,于是只能将这股无名火迁怒到桓谭的头上了,这也是为什么其对于桓谭印象不佳的原因了。

刘秀为什么对一名儒生大动肝火?从桓谭上疏浅谈刘秀政治得失

部分东汉开国功臣

结语

桓谭作为东汉早期的著名学者,其不但有着传统儒生的高道德标准,也有着儒生的理想主义精神。这让他在政治生活中不愿意向现实弯腰。无论是对于王莽的疏远,还是之后对于刘秀的拒绝都能将他的品质清晰地展现出来,而这也是其险些被刘秀处死的根本原因。

而从桓谭的遭遇中我们其实更能看出刘秀的一些问题,首先刘秀在建立东汉之后其实一直面临着许多问题。因此当桓谭一针见血地指出东汉的症结所在的时候,刘秀才会出现那么大的反应。从其对于地主阶级的妥协中我们可以看出刘秀其实也背负着巨大的压力,其政治理想并没有完全实现。这样的现状让刘秀不再那么相信自己身边的大臣,让他逐渐走向了迷信的极端,甚至依靠谶言来决定军国大事,而且长时间的压抑使其性格也变得更加暴躁,这从其打算处死桓谭一事就可以看出。所以说刘秀并不是某些人口中的"位面之子",他还是深受现实困扰的普通人。而刘秀的妥协虽然保证了东汉初年的稳定,但却给他的后人埋下了一枚定时炸弹,其政治得失我们还是要从更加长远的尺度才能给出正确的评价。


参考文献

1《后汉书》

2《资治通鉴》

3《纲鉴易知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