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經血是排毒嗎?


月經血是排毒嗎?


很多人都有“月經可以排毒”這一根深蒂固的錯誤想法。認為“月經多了, 毒就可以排掉了”,遲遲不肯就醫,甚至出現了很嚴重的貧血。

月經血是排毒嗎?


月經是什麼?月經血由哪些成分組成?究竟是不是排毒呢?

關於月經,有一個通俗的說法,就是每月必經。而專業的說法應該是:伴隨卵巢週期性改變而出現的子宮內膜週期性脫落及出血。

它的組成是:血液、子宮內膜碎片、宮頸黏液和脫落的陰道上皮細胞,另外還有前列腺素和纖維蛋白溶酶。

上述的這些組成中,血液、子宮內膜、陰道上皮細胞,顯然都不是毒;宮頸黏液對防止陰道內細菌進入子宮內有保護作用,也不是毒;至於前列腺素、纖維蛋白溶酶,在正常人體內,本身就大量存在,也不是毒。所以,月經血中根本沒有所謂的“毒”,月經又怎麼會排毒呢!


月經血是排毒嗎?


既然月經不是為了排毒,那為什麼要來月經呢?

規律的月經是女性生殖功能成熟的標誌,女性的內生殖器官由卵巢、子宮、輸卵管構成。卵巢的主要功能是產生卵子和合成卵巢激素,子宮是生育器官,是孕育寶寶的地方,卵巢每月排卵一次,排卵後,由於雌激素和孕激素的共同作用,子宮內膜增厚,如果此時排出的卵子受精了,則受精卵經輸卵管運送到子宮內發育,稱為妊娠,如果卵子沒有受精,在排卵後14天左右,卵巢的黃體萎縮,停止分泌雌激素和孕激素,此時子宮內膜中的血管收縮,內膜壞死而脫落,引起出血,就形成了月經,可以說它每個月都在為受精卵著床做準備(除了青春期前、絕經後、孕期),但不可能每個月都懷孕,所以每個月成熟的子宮內膜就“瓜熟蒂落”一次,從而就形成了月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