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的智慧:保家卫国只能靠中国人,不能靠来华定居的外国人

前几天,我写了一篇贴文,题目是《历史教训:中夏大地的主人只能是中华民族,绝不能让藩人喧宾夺主

》。这篇贴文讲了唐玄宗重用粟特人安禄山和史思明,导致安史之乱的典故。

有网友看了我的帖子,回帖问我:“中夏大地在哪里?

中夏是中国的别称,最早的时候专门指洛阳地区,后来泛指中国。比如《资治通鉴》记载,天策上将李世民曾经对父皇李渊说:“陛下以圣武龙兴,光宅中夏,精兵百万,所征无敌,奈何以胡寇扰边,遽迁都以避之,贻四海之羞,为百世之笑乎!

李世民的智慧:保家卫国只能靠中国人,不能靠来华定居的外国人

唐玄宗剧照,图片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

光宅中夏,跟“威加海内”一样,都是在中国登基称帝的意思。武德七年,突厥大规模入侵中夏。唐高祖想避其锋芒,放弃长安,迁都襄阳。李世民反对南迁,就对父皇说了上面那段话。在李世民的力谏之下,李渊放弃了迁都的想法。

大唐立国之初,突厥隔三岔五侵扰中夏。李渊被突厥打的是头疼不已,以至于产生了迁都的想法。除了突厥之外,吐谷浑等国,也对中夏大地虎视眈眈。唐高祖和唐太宗两位皇帝,为了对付四方强敌,起用了许多在华定居的外国人。

李世民的智慧:保家卫国只能靠中国人,不能靠来华定居的外国人

李渊剧照,图片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

唐高祖和唐太宗,虽然“以夷治夷”,但是头脑非常清楚。他们知道:“保家卫国的战争,可以利用来华定居的藩人,但是不能让他们独当一面。关键时刻,还是要靠自己人,不能靠来华定居的外国人。”

关于这件事情,《资治通鉴》和《新旧两唐书》都有记载,原文是:“国家武德、贞观已来,蕃将如阿史那杜尔、契苾何力,忠孝有才略,亦不专委大将之任,多以重臣领使以制之。”

李世民的智慧:保家卫国只能靠中国人,不能靠来华定居的外国人

唐太宗剧照,图片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

阿史那杜尔,是突厥处罗可汗的儿子,曾经自立为都布可汗。阿史那杜尔被迫逃亡中国,唐太宗接纳了阿史那杜尔,任命他为十二卫大将军,让他在官位和爵位上跟秦叔宝、程咬金、尉迟敬德等人平起平坐。

阿史那杜尔投奔大唐之后,参加了一系列战争,立下了赫赫战功。阿史那杜尔打高昌,侯君集是他的顶头上司。阿史那杜尔打龟兹,唐太宗让郭孝恪、杨弘礼、李海岸三位将军与他同掌兵权。

李世民的智慧:保家卫国只能靠中国人,不能靠来华定居的外国人

唐高宗剧照,图片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

李世民对阿史那杜尔,采取的是用其才,而防其反的策略。阿史那杜尔立下赫赫战功,李世民对他的赏赐也很丰厚。李世民赐给阿史那杜尔高官厚爵,美女金钱,但是绝对不会让他独掌兵权。

契苾何力原本是铁勒可汗之孙,投奔大唐之后,被唐太宗封为十二卫大将军。唐太宗攻打吐谷浑,让李靖挂帅,李大亮、薛万彻、薛万均、契苾何力为主将。唐太宗攻打高昌,侯君集是主帅,契苾何力是副帅。

李世民的智慧:保家卫国只能靠中国人,不能靠来华定居的外国人

程咬金剧照,图片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

唐高宗攻打葱岭,就是今天的帕米尔高原。契苾何力也是主帅,但是让梁建方与他同掌兵权。唐高宗重用契苾何力,同时让梁建方牵制他,也是用其才而防其反。

执失思力,原本是突厥酋长,投奔大唐之后,被唐太宗封为十二卫将军。李世民御驾亲征讨伐辽东,执失思力是主要战将。唐太宗派执失思力攻打薛延陀,江夏王李道宗是执失思力的顶头上司。

唐高祖、唐太宗、唐高宗三代天子,脑子都非常清醒。他们海纳百川,重用藩将的才华,但是分得清宾主关系。他们把藩将当贵宾,但是绝对不会让他们反客为主。

唐玄宗虽然是唐高祖、唐太宗、唐高宗的后代,但是脑子犯糊涂了,没有祖宗用藩将之才而防其反的警惕性。唐玄宗忘了宾主之分,把十五万大军交给安禄山和史思明。

李世民的智慧:保家卫国只能靠中国人,不能靠来华定居的外国人

安禄山剧照,图片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

安禄山和史思明是粟特人,他们的血统和语言接近波斯,既不是汉族,也不是中国的少数民族。安禄山独掌三镇雄兵,就露出了狼子野心。安禄山范阳起兵,拉开了安史之乱的序幕。史思明前仆后继,对大唐造成致命打击。经历了安史之乱以后,大唐盛世就一去不复返了。

保家卫国的事情,只能靠自己人,来华定居的外国人,是靠不住的。唐高祖、唐太宗、唐高宗三代天子都明白这个道理,某些人咋就弄不明白呢?我读史书读到这一段的时候,真想扇某些人几个耳光,看看能不能把某些人打醒了!


本文史料来源:《资治通鉴》《新旧两唐书》。

本文由王福星原创。码字不易,请尊重原创,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本人已经和维权公司签约,委托维权公司代理维权。未经授权转载者,维权公司会代表本人维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