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賈寶玉偏喜歡林黛玉?

海日冬晴


首先,寶玉和黛玉有著木石前盟。西方靈河三生石畔,賈寶玉的前身神瑛侍者,日日甘露澆灌林黛玉的前身絳珠草。他們兩個下凡投世,註定要相惜相愛。

其次,寶黛兩個心氣相投,都是本性至純至美之人,他們兩個三觀相投,都鄙視俗世的功名利祿。尤其黛玉的才華橫溢,詩情出眾,更是讓寶玉愛若珍寶。

再次,他們兩個從小一起長大,兩小無猜,青梅竹馬。他們七八歲年齡就在一起,耳鬢廝磨朝夕相處,這種自小就相知相惜而培養起來的感情,比一般的感情更為深厚。

總上,寶玉愛黛玉就不足為奇了。


亦章


哈嘍,大家好,我是愛文史舞蹈,很高興能回答這個問題。

其實在選擇這個問題的時候,我糾結了很久,因為《紅樓夢》是一部價值特別高的文學作品,並不是一言兩語就能說清楚的,我懷著敬意,對這個問題回答一下我的看法。

賈寶玉為什麼偏喜歡林黛玉?我認為有這樣的三個原因:一是來自寶黛二人相同的三觀;二是來自寶玉對黛玉換位思考的憐憫;三是來自黛玉的才情。其理由如下:

一是來自寶黛二人相同的三觀

無論是寶釵,還是湘雲,似乎都不是寶玉的同盟,因為她們都有一個共同的認識,就是男人應該是學而優則仕的,走仕途經濟,光宗耀祖,但是寶玉是一個反抗分子,他反抗宗法社會,他對先賢經典可以自己篡改,而且也不願意讀書,更不願意從政。

湘雲就勸寶玉道:“還是這個情性不改。如今大了,你就不願讀書去考舉人進士的,也該常常的會會這些為官做宰的人們,談談講講些仕途經濟的學問,也好將來應酬世務,日後也有個朋友。沒見你成年家只在我們隊裡攪些什麼!”寶玉聽了道:“姑娘請別的姊妹屋裡坐坐,我這裡仔細汙了你知經濟學問的。”

襲人道:“雲姑娘快別說這話。上回也是寶姑娘也說過一回,他也不管人臉上過的去過不去,他就咳了一聲,拿起腳來走了。這裡寶姑娘的話也沒說完,見他走了,登時羞的臉通紅,說又不是,不說又不是。幸而是寶姑娘,那要是林姑娘,不知又鬧到怎麼樣,哭的怎麼樣呢。.......寶玉道:“林姑娘從來說過這些混帳話不曾?若他也說過這些混帳話,我早和他生分了。”襲人和湘雲都點頭笑道:“這原是混帳話。”

從以上原文中我們可以看到,這麼多人,其實也就只有黛玉是理解他,也只有寶玉和黛玉三觀相同。黛玉從來不鼓勵寶玉做他自己不喜歡的事情,因為她愛寶玉,是純粹的愛情,並且她也支持寶玉的選擇,在這一點上,黛玉可以說是寶玉的精神內核,是寶玉的同盟盟友,而不是反對者,正如寶玉所說的,林妹妹怎麼就不說呢?都說惺惺相惜,其實我認為是一種抱團取暖!

為什麼這樣說呢?

寶玉是反宗法社會的,黛玉也是一個蔑視皇權的人,這一點可以說兩人是共同的,所以說是抱團取暖,也即是所謂的知己,也就是我們現在所說的三觀相同。尤其是黛玉對寶玉送來的北靜王爺的禮物的時候,黛玉的態度是這樣的“什麼臭男人拿過的東西!”而且寶玉也認為男人是臭的。

我想三觀相同的人才能夠相互吸引,這就是為什麼寶玉獨愛黛玉的最重要的一個原因。

二是來自寶玉對黛玉換位思考的憐憫

我們在看《紅樓夢》電視劇的時候,總是覺得林黛玉好小家子氣,總是哭哭啼啼的,和賈寶玉鬧矛盾,最後都是寶玉妹妹長妹妹短的去賠禮道歉。其實當我們多看幾遍原著的時候,就會發現,其實只有喜歡對方了,才會使性子,不喜歡,誰會喜歡給自己的男朋友使性子呢?因為在意,才會各種鬧!就如我們現在的年輕男女談戀愛的一樣,當女生單身的時候其實生活自理能力是非常強大的,但是當有了男朋友之後,就會矜持起來,各種使小性子。

我想寶玉應該也是理解的,因為他知道黛玉喜歡他,所以才會使性子表現出對她的理解。

而之所以理解,其實是因為來自於對黛玉身世的一種換位思考的憐憫。

寶玉愛林妹妹如此的明顯,是因為他深知黛玉的處境。黛玉年幼喪母,隨後又喪父,在賈府寄人籬下,處處小心,偏又喜歡上寶玉。而寶玉又因為喜歡黛玉但也深知這愛情是不能自己做主的,所以,他對黛玉更多了一份憐憫,也多了一份對弱者的同情,這種憐憫和同情時間久了,就會像酒一樣,越發香甜,最終會讓人沉醉。而在春日下兩人看《西廂記》的那一幕,我覺得,正因為明白張生和崔鶯鶯的愛情的不容易,再聯想到黛玉的身世,覺得兩人的未來渺茫,才會更加的喜歡黛玉。

也就是我們所說的,與其每天胡思亂想,擔驚受怕,杞人憂天,還不如趁著現在,好好喜歡黛玉,讓黛玉明白自己的情意才是重中之重.

三是來自黛玉的才情

我們都說“腹有詩書氣自華”、“你若盛開蝴蝶自來”。

我認為黛玉身上是有著真正的文化基因的,就像一本書一樣,書寫自己的故事。從黛玉詩社連詞做詩,在大觀園題詩的時候給寶玉提意見修改詩句,再帶會下棋,然後在寶玉眼中會看天書的林妹妹是個懂琴高手,等等,我們都可以看出來,黛玉的才華真的是特別高的。

有才華的女性總是耀眼的,也是光芒四射的。

都說一見鍾情,我想寶玉在初次見到黛玉的時候,應該就對黛玉產生了好感,而且還是好奇!因為愛情都是從產生好奇開始的。

這個妹妹的眉毛好看,這個妹妹怎麼就沒有字呢,這個妹妹怎麼就沒有玉呢?等等,尤其是後來與之相處,才發現林妹妹是個才女啊!在海棠詩社,林妹妹詠白海棠七律中的“嬌羞默默同誰訴,倦倚西風夜已昏”,如此才情將一個標誌古典的、風流才韻美人形象就完美地塑造了起來。我想這裡與其在寫海棠,不如說是在寫黛玉。

我們現在所說的,“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靈魂萬里挑一”,我認為黛玉不但有著絕世的美貌,而且生活中還是一個有趣的女子。黛玉曾稱呼劉姥姥為“母蝗蟲”,還以此為題,畫了一張“攜蝗大嚼圖”來調侃劉姥姥。這麼一句戲稱,不知道笑翻了多少人。黛玉不僅僅是有美貌,她更有才情,更是一個有趣的人,當然,她的小性子也僅僅只是因為喜歡,因為在乎,所以,寶玉也是痛並幸福著,這麼有才情、又有趣的女子,難道寶玉不喜歡嗎?

以上回答僅僅只是個人拙見,歡迎大家留言討論。


愛文史舞蹈


賈寶玉之所以喜歡林黛玉,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面:

第一,寶玉喜歡黛玉之美。林黛玉剛到賈府時,在寶玉的眼裡,黛玉這“嫋嫋婷婷的女兒”,“神仙似的妹妹”長得:兩彎似蹙非蹙籠煙眉,一雙似喜非喜含情目,態生兩靨之愁,嬌襲一身之病。淚光點點,嬌喘微微。閒靜似嬌花照水,行動如弱柳扶風。心較比干多一竅,病如西子勝三分。

第二,寶玉喜歡黛玉之才。林黛玉博覽群書,學識淵博。不但讀《四書》,而且喜讀雜劇《西廂記》、《牡丹亭》、《桃花扇》等;對於李、杜、王、孟以及李商隱、陸游等人的作品,不僅熟讀成誦,且有研究體會;她不僅善鼓琴,且亦識譜。在大觀園詩社賽時,黛玉的詩總能“才高一籌,藝壓群芳”。

第三,寶玉視黛玉為知已。在大觀園裡,林黛玉從不勸寶玉走“仕途經濟”之道,更不說那些“混帳話”,所以“寶玉深敬黛玉”。林黛玉身上閃爍著詩意和理想的光彩,充滿了叛逆的精神,這些都是寶玉所喜歡的。


魯南羈客


有以下幾個原因:

第一點:前世的糾纏。按《紅樓夢》所說,賈寶玉的前身是神瑛侍者,對林黛玉的前身絳珠仙草有雨露澆灌之恩,神瑛侍者凡心偶炙,要下凡去人間遊歷一番,然後林黛玉要報恩,陪他一起來人間,用眼淚報他雨露之恩。這樣的糾纏是前生註定。所以賈寶玉喜歡不喜歡都得喜歡,這是天意。

第二點:青梅竹馬。按《紅樓夢》所說,雖然有12釵,但是能和賈寶玉有因緣可能的只有3人而已,就是史湘雲,林黛玉,薛寶釵。5歲之前,賈寶玉和史湘雲一起長大,但是史湘雲幾歲從賈府走,沒說,不會晚於5歲,因為林黛玉6歲入府,那個時候史湘雲已經不在賈府了。5歲之前,天真無邪,賈寶玉和史湘雲雖然不錯,但是那個年齡大概不會想到情這個事。


林黛玉6歲入府,一直和賈寶玉長在一起,算的上青梅竹馬,尤其隨著年齡的增長,情動也就是很自然的事情。而薛寶釵入府又是幾年以後的事情了。因為寶釵到賈府緊接著就是賈寶玉和襲人的初試雲雨情。起碼也要10歲之後了。


而且還有很重要的一點,賈寶玉和林黛玉同在賈母處坐臥,故比別個姊妹要熟慣,所以更親密。而薛寶釵在沒進大觀園之前,是和母親一處居住,沒有那麼多機會和賈寶玉整日廝混。


第三點,也是最重要的一點----林黛玉處處順著賈寶玉的性子胡為,不但不勸誡,而且支持。所以賈寶玉喜歡她就是“人之常情”。比如你吧,是喜歡一個什麼都說你對,順著你的性子。還是整天說你這樣不對,應該如何如何的女子?


薛寶釵,包括後來的史湘雲都是勸誡賈寶玉要用心仕途經濟事務,其實無非是讓他稱為一個男人,具備一個男人的責任心,有養家活兒的本事。自然為賈寶玉所不喜。因為賈寶玉想的是,賈府就算再敗落,也少不了他和林黛玉的吃喝花銷。事實是,敗落之後真的就斷了他的吃喝花銷了。


對這些事情,林黛玉也不是不懂,因為她沒事的時候也為賈家籌劃,也想過窮了怎麼辦,但是她選擇的依然是順著賈寶玉。因為如果賈寶玉也不喜歡她,那她在賈府就更過的艱難了。


從全書第一回,曹雪芹所說的“背父兄教育之恩,負師友歸談之得,以致今日一技無成,半生潦倒“其實他是有反思的。

但是在當日,他肯定會更喜歡“理解”自己的人,所以他喜歡林黛玉就是自然的事情了,如果他和林黛玉結婚呢?大概10天也過不下去。而且林黛玉是為還淚而來,不是為了愛他活著嫁他而來,這個大概也就是林黛玉能放手陪著賈寶玉一起耍的原因。


吳公子燎


因為兩個人都很叛逆。

別看林黛玉病懨懨的,整日啼哭,其實她很有自己的想法,對封建家庭那一套非常不滿。

寶玉也是如此。他不願讀書做官,講“仕途經濟”那一套,對賈政的要求常常牴觸。

這也是寶玉有時與寶釵不夠親近的原因。

寶釵這個人還是非常有功利心的。她當初本是要被送到宮裡的,後來沒成,便成為賈家媳婦的人選。

寶釵是封建家長的理想型,但對於寶玉來說是封建家庭的束縛。有一次寶釵勸寶玉好好讀書,往後中個進士,寶玉聽了非常生氣,說:

林妹妹才不會跟我講仕途經濟這一套!

相反,當寶玉受了賈政的責罵,黛玉故意說他“以後都改了吧”,寶玉心知黛玉的意思,於是寬慰黛玉,讓她放心,自己不會輕易向封建家長妥協。

寶玉和黛玉是知己之愛,他們明白彼此的心意,並且共同默默對抗著封建家庭的束縛。

別在意黛死釵嫁以後寶玉的態度,那是高鶚續的,並非曹雪芹本意。

1徐乃為《愛情真諦的本質詮釋——論寶玉黛玉的愛情觀》

2潘運告《的思想傾向——寶玉、黛玉、寶釵三人物論》


小俠記


1、相貌

寶黛初次相會時,通過寶玉之眼寫盡了黛玉之貌:兩彎似蹙非蹙籠煙眉, 一雙似喜非喜含情目。態生兩靨之愁,嬌襲一身之病。淚光點點,嬌喘微微。閒靜時如姣花照水,行動處似弱柳扶風。心較比干多一竅,病如西子勝三分。 摔玉時也評價道:這天仙般的妹妹。

2、才華

《紅樓夢》第五回中,賈寶玉夢遊太虛幻境,曾看到林黛玉的判詞:“堪憐詠絮才”。“詠絮才”借才女謝道韞指出了林黛玉的才華橫溢。

結詩社,奪魁菊花詩,教香菱做詩,元春省親的時候特別指出林黛玉的詩好。

3、前世今生

寶黛初會時便都感到似曾相識。黛玉一見到寶玉就感到: “好生奇怪,倒像在那裡見過一般,何等眼熟到如此? ”寶玉看了黛玉也覺得“這個妹妹我曾見過的”“雖然未曾見過他,然我看著面善,心裡就算是舊相識。”兩人初會就產生了一種互相熟識的心靈感應。作者這樣寫,一方面是來自第一回神瑛侍者和絳珠仙草的故事,給兩人的關係蒙上一層浪漫主義色彩;而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要通過這初會時的心靈感應,表現兩人感情上為默契,為後來兩人愛情的發展張本。

4、價值觀相同

林黛玉從不對賈寶玉說“光宗耀祖”之類的“混賬話”,反倒對賈寶玉的種種叛逆行為予以支持,甚至在思想上的叛逆,還往往先走了一步。寶黛愛情,是寶黛思想的結合,人生道路的結合,文化涵養、生活情趣的結合,而其中,思想的結合,人生道路的結合,自由個性的結合,是他們生死愛情的靈魂。


時間,你好!


你好,我來回答一下你的問題,《紅樓夢》中說,黛玉是西方靈河岸邊三生石畔一株絳珠小草,賈寶玉是赤瑕宮神瑛侍者。因為在靈河岸上三生石畔,神瑛侍者澆灌了降珠仙草。降珠仙草凝天地靈氣而修成人體,然而僅修為女體,心中結一份難釋之情,便與神瑛侍者有了一段木石前盟,也就是“還淚”之說:“自己受了他的雨露之惠,並無此水可還,他若下界為人,我也同去走一遭,但把我一生所有的淚水還他,也還得過了。”這就是他們相愛的因緣。





發現方圓


賈寶玉為什麼偏偏喜歡林黛玉呢?這個"偏偏"大有意趣。寶黛二人乍見面時,兩人都吃了一驚,"都覺得好面善,好像見過一樣,"兩人可謂是一見鍾情。可乍見之歡不如久處不厭,為什麼寶玉和黛玉愈相處久了愈感覺情投意合,偏喜歡黛玉呢?

  • 兩人都是"真性情″之人。黛玉真正喜歡哪個人都以真情待之,黛玉心中認定了寶玉,其餘男人無論是皇帝也好,王爺也好,在她心裡一概為"臭男人"之列。喜歡紫娟,以姐妹,以朋友身份平等相待,不似寶釵類,再怎麼溫和,主僕界線不可逾越。對不喜歡的不會假以辭色,而寶玉也是這一類人,不喜"祿蠹",不會為仕途假意奉承結識這類人,喜歡晴雯之類的女孩,會與她們以平等身份相處。
  • 兩人都熱愛生活,憐惜生命。黛玉惜花葬花為花做香冢,寶玉惜花讓流水帶走落花,兩人在同一時空不同領域卻心意相通做同一件事,惦記每年春天飛回的燕子,黛玉讓紫娟等燕子歸來,再放窗屜,寶玉更是看見燕子,就和燕子說話,河裡看見了魚,就和魚說話,見了星星月亮,不是長吁短嘆,就是咕咕噥噥的。
  • 兩人意趣相同,才份相當。兩人都博覽群書,天性聰敏,兩人都不甚喜歡四書五經等道學之書,而喜歡《西廂記》《牡丹亭》之類的雜書,但兩人都天份極高,才思敏捷,每次詩社,黛玉均能一揮而就,立題清麗,而寶玉作詩也是空靈娟逸,別出心裁。

寶黛二人雖情投意合,互相引為知已,但處於那個封建社會,婚姻不能自主,最終導致黛玉早亡,寶玉出家的悲劇,令後世多少人為二人之間的悽美愛情故事掉淚!


聽風軒主


第一是因為黛玉的美麗,書中賈寶玉的形象並不是超凡脫俗的,所以以貌取人當然避免不了了。林黛玉如水一般的美貌和清純的氣質深深吸引他,喜歡一個人,向來都是從顏值開始的。

第二是林黛玉的才華,出口成章,落筆成詩對她而言都不是什麼難事,所以她可以算作一個美麗與智商並存的女人了。

第三,命中註定。兩人前世情緣今生相遇,在文中賈寶玉第一次見林黛玉脫口而出道:“這個妹妹我曾見過的。”也許是前世緣分的指引兩人從一照面就有這宿命般的熟悉感。兩人也許還小,不能說這是愛情,但對彼此的好感是確定無疑的。

第四,日久生情。兩人朝夕相處的耳鬢廝磨,從小相處、心心相惜之下兩人的感情要比旁人深厚很多。

林妹妹眼中只有寶玉,寶玉心裡最愛的只有黛玉。





阿里薩讀書


賈寶玉喜歡上林黛玉:始於顏值、陷於才華、忠於人品

各式愛情劇裡總有“滴水之恩湧泉相報”、“公子大恩大德,小女子來生做牛做馬也要報答”的套路。來生怎樣,通常沒有演。而《紅樓夢》裡賈寶玉與林黛玉的愛情可謂演盡了前世今生的糾葛。賈寶玉為什麼喜歡上林黛玉?因為前世姻緣、今生投契,始於顏值、陷於才華、忠於人品,所以至死不忘。


前世姻緣

《紅樓夢》第一回寫了生長在西方靈河岸上三生石畔的一株絳珠草,受恩於赤瑕宮神瑛侍者毎日以甘露灌溉,得以長生。經年累月,這絳珠草受天地精華與甘露的滋養,終有一天脫離了草木凡胎,修成一位女仙模樣。後來,神瑛侍者下凡經歷塵緣,絳珠草因與神瑛侍者有這段甘露緣分,便決心追隨他下凡,要用一生所有的淚水還他,以報答神瑛侍者日日澆灌的恩情。這便是林黛玉與賈寶玉的前世。

果然,在《紅樓夢》第三回,林黛玉與賈寶玉初見,令黛玉“好生奇怪,倒象在那見過一般,何等眼熟到如此!”寶玉也說:“這個妹妹我曾見過的。”

如《終身誤》所寫:

都道是金玉良緣,俺只念木石前盟。空對著,山中高士晶瑩雪;終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嘆人間,美中不足今方信。縱然是齊眉舉案,到底意難平。

“木石之盟”的前世羈絆讓賈寶玉喜歡上了林黛玉,也註定了林黛玉的今生血淚。


今生投契

始於顏值

賈寶玉受史太君疼愛,自小養在一群閨閣女子中,對各式美女都習以為常了,但初見黛玉還是驚為天人,“細看形容,與眾各別”,黛玉的相貌對寶玉而言是與一般美人極不相同的。

這位“神仙似的妹妹”自初見,便在寶玉心裡有了舉足輕重的地位。隨後寶玉在眾人眼裡的甚為痴狂的摔玉行為,便是因為按寶玉的邏輯,黛玉尊貴而美好勝過自己千倍百倍,她有的東西便一定是好的,她沒有的東西便一定是壞的。所以,這塊隨自己誕生而在的玉一定不是大家認為的好東西,不然黛玉妹妹怎麼沒有。

寶玉的獨特言行是《紅樓夢》裡的一大奇景,眾人都道他痴狂,實則待人至誠、待事至真,始終如孩子那般縱情縱性。

陷於才華

紅樓夢裡眾女子各有才氣,她們結社作詩,才華橫溢。其中尤以黛玉與寶釵最為出色,不分伯仲。就拿成立海棠詩社的那天來說,黛玉作詩:

半卷湘簾半掩門,碾冰為土玉為盆。偷來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縷魂。月窟仙人縫縞袂,秋閨怨女拭啼痕。嬌羞默默同誰訴,倦倚西風夜已昏。

眾人看罷紛紛贊這首為上,若不是李紈更看重寶釵詩作的含蓄渾厚,黛玉這首以風流別致來論當得第一了。定論黛玉的詩作居於第二,但寶玉可不這麼認為,李紈發話後,寶玉還堅持說黛玉和寶釵的詩作還應斟酌後再論。

同樣是結社這一回,讀者看到了黛玉強大的知識儲備量。眾人取別號時探春說自己喜歡芭蕉,要取蕉下客為號,黛玉開玩笑說讓大家快把探春牽去燉了脯子下酒吃,眾人都沒懂她的玩笑,她便解釋了古人“蕉下覆鹿”的說法。開個玩笑都這麼高級,這種女孩子是很合寶玉的性情的。


忠於人品

前面說到論才華黛玉與寶釵是不分伯仲的,但在寶玉心中,論人品無人能及黛玉。寶玉最討厭和官場中人來往,也不願考慮仕途。紅樓夢第三十二回,賈雨村來訪,賈政派人叫寶玉去會客,寶玉怨聲載道。恰好史湘雲在,便好言勸他該常會會為官做宰的人,談談講仕途經濟的學問。寶玉聽了極為生氣,連譏帶諷。襲人為讓史湘雲有個臺階下,便說寶釵也這樣勸過,同樣被寶玉懟了一通。順帶誇寶釵脾氣好,如果是黛玉還不知得哄多久才行。寶玉這時說了句:“林姑娘從來說過這些混賬話不曾?若他也說過這些混賬話,我早和他生分了。”可見,林姑娘的人品三觀是和寶玉一致了。

《紅樓夢》裡能真正氣到寶玉的時候不多,唯獨仕途這項眾人皆看重的事情是他的逆鱗,難得遇到林妹妹能和自己想的一樣,寶玉對黛玉自然是珍重萬分的。


黛玉愛哭、心眼小、凡事愛鑽牛角尖,這些不是什麼缺點,反而令寶玉覺得這個姑娘像易碎的寶貝那樣,願意捧她在手心裡。他倆相處的種種是這本書裡我最愛看的部分。黛玉十一歲時寶黛初逢,黛玉十七歲時為寶玉淚盡而亡。她果然以一生的眼淚還了他的喜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