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卫:艺人宁静的国籍之争,“义和团”还刀枪不入吗?

《前卫撩历史》系列之六:又一个庚子年,“义和团”还刀枪不入吗?


前卫:艺人宁静的国籍之争,“义和团”还刀枪不入吗?

1900年,庚子年,清光绪二十六年。


一场看似正义满满,号称刀枪不入就能杀光洋人的民间爱国运动,从山东到直隶,继而席卷全国。因参与者多是练习义和拳的民间习武组织,故而就被称为义和团运动;因发生在农历庚子年,也被称之为“庚子事变”。


满清末年,帝国垂危,大好河山千疮百孔。号称八国联军的西方列强,如同一只只冒着绿光的饿狼,对华夏神州虎视眈眈,相继侵占大清属国,还对边境不断骚扰。进而,以强占“租借地”和自行划分“势力范围”来无视大清疆域的主权,意图瓜分中国的狼子野心昭然若揭。


普通民众最朴素的爱国情怀以星星之火燎原起来,契合朝廷利益的“扶清灭洋”大旗,由练习义和拳的一众头领竖立起来。“天下义和拳兴清灭洋”的口号越叫越响,大量的民众纷纷加入,不仅接受了念个咒语就刀枪不入的谎言,而且都觉得杀洋人、毁铁路、拆教堂、拔电杆就是“爱国行为”。


“爱国者”们明知道真正的威胁是家门口列强的舰炮利剑,却不去思考如何对付枪炮围攻的策略,反而蛊惑出“刀枪不入”的荒唐“自信”,把暴力一股脑地用于对付毫无还手之力的传教士和落单的洋人个体身上。


这样毫无章法的“爱国行为”,却又不接受任何的质疑,更对一切基于事实的客观理性观点予以完全排斥。也就是说,谁要不这么干,谁就是汉奸败类。更可怕的是,朝廷起初居然也鼓励和支持这样的行动,并且以此为资本,正式对西方宣战。


可想而知,这种“刀枪不入”的胡搞蛮干,非但解决不了任何问题,只会给磨刀霍霍的列强提供合法侵略中华的借口。


最终,“扶清灭洋”很快夭折。英、美、法、俄、德、日、意、奥八国组成的侵略联军,于1900年6月由英国海军中将西摩尔率领,从天津租界出发,向北京进犯,最后导致中国陷入空前灾难,险遭瓜分。


120年过去了,又是一个庚子年。


强盛的祖国当然不是赢弱的满清王朝,我们成为举足轻重的世界大国。


被列强侵略的危机虽然不在,但“刀枪不入”的认知却依然落地生根,枝繁叶茂。


西方某个并不重要的政客说句什么话,西方某家不入流的媒体报一条什么新闻,但凡有一丝对我不敬的风吹草动,“刀枪不入”的“爱国者”们马上又满血复活,从街头转场到互联网上,恨不得敲击完键盘,就能把所有对我大不敬的洋人番国“远诛”干净,实现唯我独尊的梦想。


这种情绪从120年前到今天,生命力之顽强,认知度之坚决,似乎孜孜不息。而且从政治领域到科技行业,到体育、文化等方方面面的对外交往,再到对某个个人,尤其是公众人物的国籍的问题动不动就质疑攻击,隔不了多久就要“刀枪不入”地来一场骂战。如果对方是国家或企业,就高喊抵制、封杀的口号,如果是名人的国籍争议,就贴上“汉奸”“卖国贼”的大字报。


前卫:艺人宁静的国籍之争,“义和团”还刀枪不入吗?

最近,女艺人宁静不堪其扰,连用15个感叹号回应其国籍问题:“我是华夏儿女、炎黄子孙,土生土长的中国人,半秒都没变过。”类似宁静这样因为国籍选择就被贴上各个标签的事件,数不胜数。按照“爱国者”的理由,某些入籍海外的明星,就是“背叛祖国”的“假洋鬼子”,还回国来挣钱,不该骂吗?况且,从实际现象来看,只要以“爱国”为理由,就等同于披上了“刀枪不入”的外套,对这些向来只能仰望和羡慕的明人们的斥责乃至肆意侮辱,都变成了“光明正大”的“爱国行为”,不需要承担任何法律后果。


可是,当那些真正“非我族类”的“洋鬼子”们,无论是政治界、科技界、娱乐界,还是体育界,或是别的什么界,只要来到中国,“爱国者”们登时成为疯狂的粉丝,不但愿意倾尽所有只为一睹其颜,更从内心奉若神明,外人敢说一句不敬的话,简直如同辱骂其父其母。


如此大相径庭的对比,一众“爱国者”眼中的所谓“假洋鬼子”只能苦笑哀叹。


不过,但凡灾难来临之时,除了国内同胞守望相助之外,海外最热情最慷慨的人士,恐怕还就是“爱国者”眼中“数典忘祖”入了别国国籍,成了“汉奸”的这些同胞们。当然,我既不是这些名人的粉丝,更谈不上为他们说话,只是对事不对人的一种看法。


120年的岁月与成长,“刀枪不入”的戾气和外套之所以还紧紧裹在某些人身上,是因为自信过头了,还是荒谬过界了?


结尾之时,想起小时候上学时同学小明与小平的故事。


高年级的同学欺负小明,被揍的鼻青脸肿的小明用无比强大的精神胜利法,边跑边问候对方家庭所有的女性,觉得对方没追上自己,自然证明自己很强大。


而如果高年级的同学有人欺负小平,哪怕是言辞无比下流的辱骂,小平都不还嘴,而是悄悄捡起一块砖头,乘着对方还没动手就狠狠砸过去,随即在对方继续辱骂的噪声中笑呵呵地不疾不徐回家去。


现在,小明和小平都长大了,希望小明同学醒一醒,“刀枪不入”的混帐话少说,混账事少干!


【前卫,中华散词创立者,古地图文化研究学者。专注于读史札记,好书推荐,传统文化普及。敬请关注,欢迎订阅。本文为前卫原创作品,未经作者书面授权,禁止任何形式的转载、摘录、抄袭和洗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