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給抗“疫”一線醫務工作者的皮膚防護建議

新型冠狀肺炎疫情爆發後,數萬醫務工作者奔赴一線支援湖北,眾志成城,共克時艱。而許多醫務工作者因長時間穿戴防護服,佩戴口罩、護目鏡等防護器械造成了皮膚嚴重磨損、壓傷壓痕等問題。

送給抗“疫”一線醫務工作者的皮膚防護建議

圖:除夕夜出征武漢的軍醫劉麗,七天後再見不禁淚流

看著這一處處傷痕,我們心中滿是心疼。

送給抗“疫”一線醫務工作者的皮膚防護建議

圖:戰疫一線醫護摘下防護口罩的臉

特此為奮戰在抗“疫”一線的醫務工作者送去最貼心的皮膚防護建議,送去最暖心的加油鼓勁。

一、 壓力相關性皮膚損傷

長時間佩戴口罩、護目鏡等防護器械,壓力、剪切力、摩擦力等力學因素及出汗導致的潮溼潮溼環境容易在受力部位引起局部損傷,主表現為皮膚髮紅、壓痕、疼痛、 溫觸覺減弱甚至破損等。常見部位包括鼻部、臉頰部、額部、耳廓後部等。

針對此類問題,我們建議:

1.保證密閉性的前提下,適當調整鬆緊度,以減小壓力;

2.局部區域選用不影響密閉性的敷料以分散壓力,如超薄泡沫敷料;

3.壓痕長時間不退時,建議外用多磺酸黏多糖乳膏改善局部血液循環;

4.皮膚破損時,可外用莫匹羅星軟膏及生長因子凝膠預防感染促進修復。

送給抗“疫”一線醫務工作者的皮膚防護建議

二、 接觸性皮炎

部分人可能由於對防護器械中某些材料過敏,或者由於壓力損傷及潮溼環境破壞皮膚屏障功能增加了皮膚敏感性,容易發生變應性接觸性皮炎,主要表現為瘙癢、紅斑、水腫、丘疹,嚴重者可發生水皰、大皰,破裂後可形成糜爛面。

針對此類問題,我們建議:

穿戴防護器械前使用保溼護膚品,若已出現紅斑、丘疹等症狀可加強保溼的同時短期外用糖皮質激素軟膏;出現破潰時可予呋喃西林溶液或者硼酸溶液溼敷,瘙癢劇烈時可口服抗組胺藥物,如依巴斯汀,地氯雷他定等。

送給抗“疫”一線醫務工作者的皮膚防護建議

三、 皮膚浸漬

由於長時間穿戴透氣性差的防護器械,容易使皮膚長期潮溼而發生浸漬,主要表現為手足等部位皮膚髮白、起皺,潮溼環境更是容易滋生真菌感染,引起足癬等。

針對此類問題,我們建議:

清潔、消毒雙手後,待皮膚乾燥後再戴手套,休息時及時清潔皮膚並擦乾;發生足癬時可外用抗真菌乳膏,如特比萘芬乳膏等。

送給抗“疫”一線醫務工作者的皮膚防護建議

四、皮膚乾燥皸裂

頻繁清潔、消毒皮膚,容易破壞皮脂膜,引起表皮受損,經皮水丟失增高,主要表現皮膚乾燥、皸裂、敏感。

針對此類問題,我們建議:

清潔皮膚後及時補充保溼護膚品,如護手霜、身體乳。此外,我們建議避免過度清潔皮膚,在生活區合理降低清潔頻率,避免使用鹼性過強的肥皂、沐浴露等。若已發生皮膚皸裂,可選用尿素軟膏治療。

總監製:齊 進

作 者:皮膚科 潘林信

#戰疫必勝##關注新型肺炎#

送給抗“疫”一線醫務工作者的皮膚防護建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