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清名将失败后隐于海岛,粮食放棺里,靠猴子警戒放哨,终被逮

抗清名将失败后隐于海岛,粮食放棺里,靠猴子警戒放哨,终被逮

民族英雄张煌言

此人就是著名的抗清英雄张煌言。1645年(顺治二年),南明留都南京失守、弘光帝被俘,25岁的张煌言投笔从戎、起兵抗清。他组织义军,联合农民军及郑成功,奋力抗击实力强大的清军。

在张煌言近20年的抗清斗争中,最为轰轰烈烈的一次是在1659年(顺治十六年)。这次他配合郑成功,率领十万水师,从舟山出发,溯长江而上,奇袭南京。两岸州府望风归附,清廷大为震动。可这次张煌言寄予厚望的军事行动,终因进退失据而失败。郑成功离开大陆,南图台湾。张煌言失去帮助,势单力薄,仍坚持抗清。期间,郑成功在台湾病逝、永历帝在云南被吴三桂绞杀、晋王李定国病逝。张煌言见大事已不可为、恢复无望,遂解散部卒,隐匿于浙江象山县南部海里的小岛上。

抗清名将失败后隐于海岛,粮食放棺里,靠猴子警戒放哨,终被逮

民族英雄郑成功

具体是哪一座小岛,有几种说法,目前尚无定论。这座小岛背面是险峻的悬崖,南面有港口,可以停泊船只。张煌言在岛上结茅屋而居,并做了一口棺材。他把粮食放在棺材里,准备吃完之后就等着饿死殉节。

当时,搜寻张煌言的清军舰船不时出现在浙东海面上。为此,他训养了两只猴子用于警戒放哨。只要海岛十几里范围内出现了船只,树梢上的猴子一旦发现,就会跳跃尖叫,张煌言就会听到。可最终,张煌言的旧部出了叛徒,探知他的藏匿之所。叛徒避开正面的猴子警戒,带领清军于深夜从小岛后山崖攀援而上,偷袭睡眠中的张煌言。负责警戒的猴子发现后锐声尖叫,张煌言惊醒后去取床头的利剑,可惜为时已晚。匆忙中他被蚊帐绊倒,旋即被清兵死死按住。

抗清名将失败后隐于海岛,粮食放棺里,靠猴子警戒放哨,终被逮

张煌言祠

张煌言被捕后押往宁波,浙江提督隆重设宴迎接张煌言,说:“我等你好久了,只要先生归降大清,功名富贵立刻就有!”张煌言严词拒绝。他说:“今日之事,唯求速死!”提督无奈,只好把张煌言押往杭州。

在押往杭州的路上,张煌言在半夜里忽听到,船头有人在夜色里呜咽悲唱《苏武牧羊》曲,细看原来是押解他的士卒史丙。他感慨地说:“你也是有心人呀!放心,我会效仿苏武,不会去学李陵的!”遂与史丙同唱《苏武牧羊》曲。歌罢,他把自己的诗稿托付给了史丙。

张煌言最后殉难于杭州的弼教坊。在被押往刑场的路上,他一再深情地回望吴地山色,长叹:“大好河山,可惜沦于腥膻!”他拒绝跪着引颈受戮,而是坐而受刃。临行前,他做《绝命诗》:“我年适五九,偏逢九月七。大厦已不支,成仁万事毕。” 时年,张煌言四十五岁

张煌言友人冒死将其葬于杭州南屏山麓,跟民族英雄岳飞和于谦之墓相望,并称西湖三杰。

抗清名将失败后隐于海岛,粮食放棺里,靠猴子警戒放哨,终被逮

宁波张煌言故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