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宁抗“疫”故事】东宁市看守所:高墙内的“坚守”

在东宁市抗击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有这样一个特殊的“战场”,他们放弃与家人团聚,以所为家,在高墙内主动接受隔离,他们舍小家为大家,默默承受着心理压力,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全所团结一心,众志成城,筑起了抗击疫情的铜墙铁壁——这就是东宁市看守所。

【东宁抗“疫”故事】东宁市看守所:高墙内的“坚守”

【东宁抗“疫”故事】东宁市看守所:高墙内的“坚守”

特殊的隔离坚守

根据疫情防控需求,2月1日起,东宁市看守所全所进入战时勤务机制,启动三批次轮岗制,有三分之二警力30天时间在看守所封闭隔离,有三分之一警力15天时间在居家封闭隔离后开始新一轮上岗,这也就意味着,到疫情结束前,所有民警都要处于隔离状态,无法与外界接触。这对所有监所民警来说都是巨大考验......

进入全勤战备状态后,没有一个人退缩,没有一个人向组织提出特殊要求,全体民警、辅警主动请缨,以“国有战、召必回、战必胜”的信念挺身而出,投入到了这场抗击疫情战斗中。


【东宁抗“疫”故事】东宁市看守所:高墙内的“坚守”

严格消毒杀菌

【东宁抗“疫”故事】东宁市看守所:高墙内的“坚守”

严谨测量体温


领导就是标杆

由于看守所在押人员环境封闭、人口密度大,因此在疫情防控工作中风险巨大、责任巨大,所长李茂祥身感压力巨大,他首先表态:疫情面前,向我看齐,跟我上。为了确保监所安全,从疫情防控工作开始,他便进驻监区,一呆就是一个月。在监区内,他每天都要组织研究疫情防控形势,了解掌握在押人员管理动态和心理状态,对在押人员进行安全教育、体温测量和防疫知识讲座,对监区进行全方位消毒,还要对民警进行心理疏导……所有工作事无巨细,他都抢在先、干在前,为民警做表率。

可是夜深人静的时候,他对父母深深的愧疚与思念浮上心头,他的父母都已年近八旬,春节进入监区后他就一直没有见到父母,父母最近身体一直不太好,而在医院做护士工作的妹妹做为全省第八批支援湖北医疗队员即将驰援武汉。每次在电话里他都要叮嘱父母一定要保重身体,自已照顾好自己,每次放下电话,李茂祥都要哽咽好一阵。

拘留所所长邹海勇的母亲卧病在床,需要他每天帮助进行肢体康复训练,由于隔离,无法照顾母亲,妻子也在医院抗疫一线,他只能请保姆来照顾母亲;教导员王洪涛做过股骨头置换手术,并患有神经衰弱,经常凌晨2、3点钟醒来后再也无法入睡;副所长王晓刚的女儿正在读高三,春节以后他一直没有给女儿做上一顿可口的饭菜;副所长史金豹的儿子春节期间从北京回来,直到返京时也没见到父亲一面……

面对家庭和生活上的各种困难,所领导班子都能够全力克服,一直坚守在工作岗位上。正是这些所领导不怕苦不怕累的奉献精神感染和感动着全体民警,极大地激发了民警的工作劲头。


凝聚就是力量


东宁看守所民警目前平均年龄52岁,很多都患有不同程度的疾病,有的还即将退休,但在疫情面前,他们没有一人掉队。民警张建涛除夕夜身体不舒服,到医院检查后进行了点滴治疗,病情稍有好转他就参加到了值班队伍中,没有请一天假;吕爱军、刘圣林、胡运利、杨永林等老同志大都患有高血压、心脏病和颈椎病,王振涛患有严重的肝病,医生叮嘱他们都不能长时间熬夜,但是大家都毫无怨言,一边吃药,一边坚持工作。

民警冯文俊、郭伟江,春节期间家中老人相继去世,在处理好丧事后,马上投入到值班工作中。民警高岩的岳父被确诊为癌症,正在住院接受治疗,他一直没有前去照料。辅警刘新新的孩子刚过哺乳期,在封闭值班期间,她只能通过视频看看女儿,女儿在那边哭着找妈妈,刘新新在这边落泪想女儿,然后擦干眼泪继续工作。辅警陈海龙、刘峰、李静广等主动要求值班,让老同志多休息。彼时,全所上下形成了齐心协力、共克时艰,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硬核”力量。

【东宁抗“疫”故事】东宁市看守所:高墙内的“坚守”

【东宁抗“疫”故事】东宁市看守所:高墙内的“坚守”


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像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很多,他们每天都在平凡中演绎着感动。在东宁看守所,每一名民警、辅警都像一名战士,他们在自己的岗位上严守监管阵地,以满腔的热血诉说着无悔的初心和使命,以责任和担当诠释着对监管工作的执着和热爱,用自已的实际行动织密了监区疫情防控网,为在押人员筑起了一道生命安全防线,将疫情阻击在了高墙之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