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说脏话总惹你生气?别着急,学会3招让孩子“舌灿莲花”

丽丽家的小孩6岁,最近她吐槽说自己要被气死了。原因是孩子不知道从哪里学来脏话,冷不丁就从孩子嘴里冒出来。

虽然她多次警告孩子不能说脏话,但一点用都没有。尤其在发小脾气的时候,气得丽丽想动手,手抬到半空硬是放下了。

其实小孩子说脏话并不是“大逆不道”的事,我们会愤怒,主要是因为我们国家的传统文化,对说话要求比较高,尤其跟长辈说话更要讲究。

许多家长同丽丽一样,听到孩子说脏话时会被吓一跳,然后特别生气。但事实上,语言的背后,是孩子智识在发展,也是传递需求的信号。

只有搞懂脏话如何产生,以及孩子说脏话的原因,才能有策略地改变孩子说脏话的行为。

孩子说脏话总惹你生气?别着急,学会3招让孩子“舌灿莲花”

01

“脏话”从何而来?

对于脏话,有人结合人类学、语言学、社会学和心理学等多学科的知识,做过科学研究。

在埃玛·伯恩的《我们为什么会说脏话?》一书中,她提到:脏话与我们的个体息息相关,与社会共同生息,实为人类鲜活的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环。脏话的内涵远不止于野性的嚎叫——它们传达的是复杂的信息、社群性的语言,承载的是个人的情感、集体的文化。

在伯恩的书中,讲到了一个名叫盖奇的人,他的左前额叶严重受损,导致他丢掉了自控能力,动不动就发火,而且常常使用“极猥亵的词语”。

科学研究发现,人类的左脑半球负责“循规蹈矩”语言的部分,而右脑半球包含大量帮助我们处理情绪的部分。左脑受损,人容易情绪化,右脑受损,一个人会反应冷漠。

而盖奇正是因为左脑受损,失去了理性掌控言语和情绪的能力。

掌控人类情绪的是杏仁核,而脏话也与杏仁核息息相关。在人类进化的过程中,脏话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伯恩在书中提到:

比如“我很生气,离我远点”,还有“我好烦,把我要的东西给我!”脏话放在这种情况下就是一种简便的策略,是让情绪搭上语言的便车,以此获得即时的通信、疏解。

原始人类可以用脏话传递情绪,表达恐吓和畏惧,而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进步,脏话的运用也越来越复杂、多元。

脏话自人类诞生以来就存在,而且还有着重要的作用,那么说几句脏话也就无可厚非了。

但对于孩子来说,心智发育尚未成熟,对脏话的认知不够,说脏话并不完全是情绪的释放,还有更深层次、更复杂的原因,需要我们去探索发现。

孩子说脏话总惹你生气?别着急,学会3招让孩子“舌灿莲花”

02

孩子为什么会说脏话?

孩子的学习能力不容小觑,他们的大脑就像一个敞开的探测器,随时准备接收外界的信息,而他们又很难分辨真伪与好坏,只能不作区分全盘接收。

关于孩子说脏话的原因,主要有以下3点:

①模仿学习,探索未知世界

想想看,我们小时候是不是也说过脏话?但我们根本不知道脏话代表着什么,可能只是觉得新奇、好玩。

孩子也是一样的,孩子的好奇心最强,对一切事物,总想知道“是什么 ?”也总在问“为什么?”。

他们说话和提问,是逐渐提升认知的过程。孩子说脏话,也是对外部世界的模仿和学习。

在希瑟·舒梅克的《不分享也OK》一书中提到,当孩子在外面学会了一句难听话并试着对你说时,他们是在获取信息。孩子想知道:“听到这样的话怎么应对才合适?这个词对别人有什么影响?”

小孩子知道咒骂的话会让人情绪激动。他们一次又一次试着使用这些话,并观察其他人的反应,他们试图通过这种方式弄懂为什么这个词那么特别。

在探索纷繁复杂的外部世界时,孩子会接收到鱼龙混杂的信息,这是成长的必经之路,需要父母耐心指引。

②寻求关注,以满足内心需要

上文我们说过,脏话与主管情绪的杏仁核息息相关。有时候,孩子脱口而出的脏话,隐藏着内心未被发现的需求,由于孩子不会表达或不敢表达,只能用脏话发泄。

美国教育学博士Dan Gartrell这样评价孩子说脏话:脏话是孩子表达需求没有被满足的方式,并不是他们身上的一种特质。

当孩子的需求未被满足时,他只能通过脏话引起我们的注意。他们发现说一句脏话,可以给父母或其他人带来剧烈的反应,这种反应让他们获得被重视的满足感。

比如孩子希望你陪他玩,但你正在忙,孩子就会往地下摔东西,或是骂骂咧咧地弄出声响,他们认为动静够大,才能引起家人的关注和重视。

比如你让孩子帮忙收拾房间,孩子喊:“滚,别来烦我!”表面看是孩子没有礼貌,但追溯原因,是之前孩子问你问题,你没有回应,或回应敷衍。

我们一般认为,孩子就是孩子,知道什么呢,但其实孩子是很敏感的,也自恋,在他们的小世界里,很难放下太多人。他们的大脑还没有被乱七八糟的规范和制度堆满,所以才渴望源源不断接收新信息。

所以,孩子说脏话只是表面现象,这也是我们深入认识孩子的好机会。当你重新了解并满足孩子的需求后,孩子才会有充足的存在感和安全感。

③好奇心和打破禁忌的快感

你有没有发现,孩子特别喜欢跟父母反着来?

比如你不要他去玩刀,他偏要去玩;你让他多吃蔬菜,他偏要把菜从碗里夹出来;你让他好好睡觉,他偏要在床上蹦蹦跳跳,说什么也不睡。

在说脏话这件事上,也一样。你让孩子不要说脏话,孩子偏要说。因为他知道这是禁忌,而打破禁忌,他能得到快感。

这跟一个人在生气时,会摔碎盘子一样,通过打破秩序和规范,释放情感,大脑会得到放松和愉悦。

虽然对孩子来说,并不十分清楚脏话的意味,但他知道父母禁止他说,所以才要试探父母的底线。

就好像伊甸园里的亚当和夏娃,即使上帝一再嘱咐不要偷吃禁果,可是在蛇的诱惑下,在好奇心的驱使下,还是忍不住吃了 。

好奇心和打破禁忌的欲望,似乎是深潜在人性中的。我们给孩子订立语言的规矩,却不能够以孩子的视角解释明白,孩子难免会对脏话产生特别的兴趣。

而且,孩子从小就被限定在各种条条框框之中,经受的教育也具有规范性和普适性,知道什么是父母和老师不允许的,不受欢迎的。

而那些被大人警告不要“触碰”的脏话,更能激发孩子的好奇心。

好,现在我们知道,孩子说脏话,是模仿学习和探索世界,是成长路上不可避免的挑战。内心需求未被满足时,他们倾向于通过脏话表达情感,获得打破禁忌的快感。

那么接下来我们来看看,如何教育说脏话的孩子更有效。

孩子说脏话总惹你生气?别着急,学会3招让孩子“舌灿莲花”

03

如何科学教育说脏话的孩子?

传统观念认为,孩子说脏话主要是跟父母学的,这当然有可能,但客观现实是,让孩子生活在一个完全没有脏话的世界里,是不可能的。

主要是因为,父母不能永远陪伴孩子,给他营造一个美好和谐的环境,孩子始终要独自面对这个世界,对一切事物做出判断和选择。

因此,教会孩子自主思考,学会独立选择,才最关键。当孩子说出脏话时,我们首先要做出正确的行为反应。

第一步,态度上充分重视,言行上冷淡处理,切忌有过激反应

为什么要态度重视,言行冷淡呢?

当听到孩子说脏话时,一定要在态度上引起足够的重视,因为说脏话的行为背后隐藏着许多信息,需要父母去了解去发现。

比如说要去了解脏话是跟父母学的,还是跟玩伴学的,亦或是电影电视剧上学的?只有知道了原因,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分析引导。

而言行冷淡呢,主要是不要对孩子的脏话产生过激反应,更不能打骂孩子。有些时候孩子是无意识脱口而出,如果父母突然暴跳如雷,不但会吓到孩子,还会让这个“脏话”在孩子头脑中留下深刻印象。

如果孩子是故意说脏话刺激我们,那反应更不能过激,我们可以选择不理睬,或者冷淡回复“哦”“这样啊”,让孩子知道这句脏话没意思,无法博得父母特别的关注,他会主动放弃。

如果孩子说脏话,父母给予强烈回应,那么会对孩子形成正面反馈,因为他知道这样做总能成功吸引父母的注意力,而且屡试不爽。

对孩子的良好行为给予积极回应,比如请求一起玩,商量买新的绘本和玩具等等,只要孩子态度温和、语气礼貌,就要通过言行举止表现出热切的肯定和赞赏,孩子会在这种互动中,慢慢知道怎样做才是最得体有效的。

孩子的沟通方式,主要还是从父母那儿学来的,作为父母,应该懂得正面管教,驯化孩子人际交往的语言和行为方式,让孩子朝自己期待的方向发展。

微博上有这么一个妈妈,一次孩子要她读童话书,但她在忙,就让孩子自己去一边玩。孩子不高兴地走开了,之后妈妈居然听到从孩子嘴里蹦出一句脏话,她马上放下手里的活,对孩子进行了一番苦口婆心的教育。

孩子看妈妈跟自己说这么多话,感到很开心,笑嘻嘻地答应说以后再也不说脏话,这位妈妈当时觉得很欣慰,那天过后她却听到越来越多的脏话,虽然每次孩子都是嬉皮笑脸的,但她真的很生气!

终于有一次,她实在没忍住,拿起鸡毛掸子打了孩子,结果从此以后孩子变得越来越叛逆,一有不顺心就飙脏话,口气也变得狠狠的,这位妈妈被孩子搞得心力交瘁。

所以在听到孩子说脏话时,态度充分重视就行,言行千万不能过激。

孩子说脏话总惹你生气?别着急,学会3招让孩子“舌灿莲花”

第二步,帮助孩子给情绪贴“标签”,不断提升“情绪粒度”

每个家庭里,父母和孩子都有独特的交流互动方式。而在有的家庭中,父母对孩子的关注度不够,在情感交流上有欠缺,因此孩子不敢直接表达情绪,或是无法准确表达情绪。

孩子无法识别和表达悲伤、难过、失落、愤怒等情绪的时候,他们会通过激烈的言辞来发泄。因此,父母需要帮助孩子识别情绪,接纳孩子,并让情绪流动。

在《智慧的父母》一书中,作者朱莉·罗森格伦说:帮助你的孩子正确地给自己的情绪贴标签,而不是说脏话,并遵循反馈模型,“我脾气暴躁”“你这样做会使我很生气”“当你取笑我的时候,我会难过,我不想和你玩”“当你说那些话时我很沮丧,因为它们很粗鲁和肮脏”。

而在巴瑞特教授的《情绪》一书中,提到了“情绪粒度”这个概念。“情绪粒度”的意思是,一个人在不同情况下,区分并识别出自己的感受的能力。

情绪粒度高的人,能够在不同场景下知道自己的感受是什么,对情绪的细节和层次有更深的体验,而他们也能主动寻求方法处理情绪。

情绪粒度低的人,一旦遇到事情,脑子里就混沌一片,说不出自己确切的感受,难以形容和表达,因此无法有效与他人沟通,解决问题。

由于孩子的年龄小,社会经验和人际交往体验不充分,知识也有限,因此孩子对情绪的感知力会弱很多。

而父母,就要起到一个情绪导师的角色,越早帮助孩子细致区分情绪,孩子越能学会表达和掌控情绪。

因此,当孩子因为无法表达情绪而说脏话时,父母应该做的,是耐心的陪伴和倾听。

比如,你的孩子和别的小朋友争抢玩具,孩子骂脏话时,你可以这样问孩子:对方抢了你的玩具,你是难过呢?还是生气呢?

你可以告诉孩子:“你可以明确表达自己的感受,说自己生气了或者是很难过,这样别人才能知道你的感受。如果你用脏话骂别的小朋友,他们会不喜欢你,更不愿和你一起玩。”

在日常交流中,父母可以多跟孩子描述不同的情绪词汇,用形象化的比喻让孩子切实体会情绪。孩子掌握的情绪词汇越多,情绪粒度就会越高,越容易认识自己。

比如说“生气”,就是想大喊大叫,像心上有一块大石头,想推出来。比如“失落”,就是爸爸妈妈见到聪明可爱的小朋友时,只顾热切地与他们玩,忽视了自己的感受,就像是一只落单的小鸭子。

我们要给予孩子充分的理解和信任,孩子才能勇敢地把内心的想法和感受充分表达出来,我们要帮助孩子体验和觉察。

帮助孩子找到好的解决办法,孩子有情绪时,会主动思考如何表达,如何行动,就不再需要使用直接粗暴的脏话。

孩子说脏话总惹你生气?别着急,学会3招让孩子“舌灿莲花”

第三步,使用“模仿学习疗法”,充分发挥“榜样的力量”,让孩子潜移默化改变

教诲是条漫长的道路,榜样是条捷径。——塞内加

模仿学习疗法,就是利用榜样的力量,让孩子主动向榜样靠拢,学习榜样的行为和处世方式。

模仿疗法为什么有效呢?

大量的心理学研究结果表明,人类的大多数行为都是通过观察学会的。莫尔(Mowrer)认为,观察者仅仅通过看到模型的奖励就可以学会这个模型的反应。


班杜拉(Bandura)更进一步指出:模仿学习可以在既没有模型也没有奖励的情况下发生,个体仅仅通过观察其他人的行为反应,就可以达到模仿学习的目的。

对孩子说脏话这件事,给他树立一个学习榜样,比要求他不能说脏话更有用得多。前面我们说过,孩子说脏话的行为,大多通过模仿大人和其他玩伴习得。

那么,在日常生活中,父母要注重自己的言行举止,尤其在孩子面前,脏话是不能说的。也许孩子总有一天会学会脏话,但那是他自己的事,脏话不适合父母与孩子的沟通语境。

你可以在看动画片或是儿童书籍的过程中,帮助孩子分析每一个角色的特点,问问孩子喜欢哪一个正面角色,然后强化角色的示范效果。

比如当你的孩子说脏话时,你可以对他说:“你最喜欢的XXX可不会这么说话哦!你想想看,他会怎么说呢?”

这样,孩子就会认真思考自己的言语,重新调整自己的说话方式。而我们要做的,就是在他每一次调整和改变后,及时鼓励,用正向反馈激励孩子完善话语体系。

除了说话,我们还可以让孩子主动分析他喜欢的人或角色,在遇到困难时是如何行动的,行动带来的影响有哪些,有什么后果等等,也能让孩子学会独立思考并做出恰当举动。

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来改变个体行为是相当有效的,其主要类型有:影视模仿法、录像模仿法、读物模仿法、现场模仿法、参与模仿法等。

孩子喜欢有样学样,家长一定要以身作则,但只靠家长自身的力量是微弱的,要给孩子找合适的榜样。

模仿学习,可以让孩子潜移默化中被改变,说脏话的思维也会被重塑,孩子会用积极有效的沟通方式处理一切难题。

孩子说脏话总惹你生气?别着急,学会3招让孩子“舌灿莲花”

04

结语

孩子的成长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父母要做的是用充分的耐心和恒心,陪伴孩子,倾听孩子,与孩子共同成长。

当听到孩子说脏话时,我们要给孩子充分的时间,去感受孩子的情绪,了解孩子的需求,这是一个认识孩子的机会,爱的包容和指引,才是孩子做出改变的重要力量。

面对说脏话的孩子,你可以使用以下三个步骤教育孩子:

第一步,态度上充分重视,言行上冷淡处理,切忌有过激反应;

第二步,帮助孩子给情绪贴“标签”,不断提升“情绪粒度”;

第三步,使用“模仿学习疗法”,充分发挥“榜样的力量”,让孩子潜移默化改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