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月到了,“腊月忌尾,正月忌头”是啥意思?有哪些忌讳和讲究?

新大风歌


中国农民无论做什么事情都喜欢讲究个圆满,追求个有头有尾,事事顺心如意。

农民心中,一年三百六十五天里,希望能够完美开头,完美结尾,也就是说期待三百六十五天能够天天顺利,而这种顺利需要从正月开始。

俗语正月忌头,头就是最初开始的时候,这里的头是指正月一开始的日子,正月里能够开好头,必须有一定的禁忌,只做寓意好的事情,那些寓意不好的东西一定禁忌着。

比如大年初一不可愁眉苦脸,要新年新气象,把自己打扮的漂漂亮亮、干干净净、精神十足、开心快乐的样子,初一代表一整年的开始,必须禁忌不好的事情。

不吵架,不吃药,不摸干活农具,不说晦气话,正月的开头那是农村老人们眼中一整年的开始,只有有了禁忌,才会让一整年能够顺利美好。

腊月忌尾,到了腊月,好的结束也会让来年的运气变好,比如腊月最后一天,村里农民们不再随便到别人家里,因为腊月最后一天家家户户挂上了宗谱,预示着已经把老祖宗请回来家里过年,因此这个时候不能乱窜门,怕惊扰了人家的祖宗。

腊月尾忌乱说话,大年三十晚上只准说吉祥话,忌讳庞口人随意说晦气话,而且过年之前要把 借别人家的东西送回去,腊月尾忌家中有外人东西。

正月忌头,腊月忌尾,是指正月第一天和腊月最后一天有众多禁忌,大年三十和大年初一都是图吉祥的日子,因此才会有这样的说法。


悠然见东山


腊月和正月以前有很多的规矩,记得小时候,爷爷告诉我,世间有鬼神,害人的是人,不是鬼神在害人。是人在提醒鬼神害人。

爷爷时常用亲自看见的告诉我,他的三个舅姥和奶奶的父母被人咒骂家破人亡的。那时候多穷,只有过年买点猪肉。大年夜吃点,年初一过后亲戚来吃的,当时三个舅姥爷还小,不懂事。就在年初一那天,父母没看见拿来吃了。因当时奶奶的父母太相心传统的迷信。骂了三个儿子,被村里的所谓老前辈跑来骂,还一直恶毒的咒骂,就在那一年。奶奶的父母留下四个还小不懂事的孩子死了。

爷爷讲那时所谓的老前辈一骂,村里人一定会不分清楚一起骂。这样他们夫妻俩是被村里人的骂和传统的规矩气死的。

小时候有很多的规矩,爷爷认为是好的,就要我们传承,不好的不要去提它。把家里打扫干净,有太阳把门窗打开。跟有人品的打招呼。跑来跑去在人面前自提是你老前辈的,自己人品不好的,打个招呼就走,不要多话,这样的一般平时自己不努力上进。教训别人家有一套。只适应他自己,不适应一个要养家的人。

过年过节,爷爷会带我去走亲戚,带去的亲戚他们不会满口讲规矩,见了满口跟别人讲规矩的,以他的样,亲热几句,转身就走,对村里人也一样,从不去这样的人家玩。

y提醒大家,以前小时候有很多的规矩,大家一年忙到头,没吃好喝好,穿好。在社会发展中,以前的规矩越来越少,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好。善养自己家的老人,尊重品质好的人。继承老前辈留下的好规矩。


谈笑看红尘2


腊月快到年底了,要准备好过年的东西 准备过年,要打扫卫生 不要跟别人借钱。正月忌头 一切都是赞新的开始,初一相互说吉祥话 要给邻居 长辈拜年 一家人也可以出去玩玩 去拜拜寺庙 去祈福 烧香 一家人做在一起吃好的等等


奋斗的小鸟F



浩宇临风


我们中国地大物博,各地风俗也不近一样,我在东北长大的我们那腊月没有什么禁忌的,小的时候一进腊月就知道要过年了,满心欢喜的期盼着年的到来,因为只有那时候才有新衣服穿才有美味的好吃的吃,各家各户也开始准备起来了蒸馒头蒸豆包做打糕最有意思的就是杀年猪,那时候杀猪都在自己家里杀,那时候住平房把几乎所有亲戚邻居都叫来,一些会杀猪的都上场帮忙七手八脚的把猪抓住可以说最热闹事了,杀猪后大家开始吃饭酸菜炖猪肉还有血肠各种下货大人们拿着碗开心的喝着酒,小孩们一边玩一边吃着,想想那是真开心真快乐,而现在呢!人与人之间似乎缺少了什么!没有了真诚没有了情感。真的好怀念啊!希望现在的我们多一些真诚,多一些包容,多一份理解,多一些信任,多一些信仰。


亮95543181


腊月到了,民间有句俗语叫做“腊月忌尾,正月忌头”,对这句俗语有些朋友不清楚什么意思,也不知道有啥讲究和禁忌?年终岁尾,下面我就给亲们说道说道。

“腊月忌尾”的意思是一定要做好一年的扫尾工作。

到了腊月,人们辛苦了一年,打工和经商的都要回笼资金。

打工的要结清一年的工资,经商的要收回欠款,民间有“帐不过年”之说。

比如打工的有工资没要到手,在进入腊月要加紧讨要,还有经商有欠你钱的,平时要不要无所谓,进入年终的腊月必须去讨要,这无疑是宣示你的债权人身份,说明自己没有放弃讨要这笔钱。

(讨要工资)

进入腊月讨债意义非凡,因为过年后的正月忌讳讨债,年终不讨就会再等到来年腊月。

来年欠债人正常经营后,会以资金周转紧张为由拖延和拒绝偿还。而腊月基本都在回笼资金,说没钱还债基本是睁眼说瞎话。

总而言之,腊月讨账成了一种约定俗成的传统,即便要不回来,如果过了约定还款时间,一定要让欠钱者重新打欠条,否则两年追诉期一过法院不受理。

最后一点,进入腊月也是小偷活动高峰期,小偷知道人们要带着工资回家,这些不法分子盯上了农民工的口袋,回家过年的人们千万要注意安全。

“腊月忌尾”另一层意思是丢弃旧的东西,有“旧的不去新的不来”的意思,不要舍不得丢弃。

(扫尘土)

主要表现在“腊月二十五,扫尘土”的习俗,还有腊月二十七洗疚疾,腊月二十八洗邋遢之说。

扫房后,洗个热水澡,洗掉一年的晦气,干干净净迎新年。

“正月忌头”表面是指正月里忌讳剃头,民间有“正月里剃头死舅舅”之说。

其实这是以讹传讹,原来是说清朝统治中原后,逼着汉人改变发式,必须留大清的发式——剃光前半,后面留条辫子。

后来到了正月剃头容易想起前朝发式,不免“思旧”悲伤,所以这时候都不剃头。

由于误传,由“思旧”慢慢变成了“死舅”,于是有了“正月剃头死舅”之说。

其实“正月忌头”还有更广泛的说法。其中有正月头几天忌打扫卫生的习俗,大年初一要把笤帚、簸箕等藏起来,意思是避免把一年好运扫出去。

还有正月里不能说不吉利话,交节的头一天早上不能喊名字……

无非人们期盼有一个好的开头,“一年之计在于春,一天之计”在于晨,所以正月的头几天有许多讲究,主要体现在“迎新”,这和腊月里的“辞旧”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头、尾呼应,把一年一度的春节欢乐气氛推向了高潮。


秉烛读春秋


腊月的尾是在农历的二十八九和三十,正月的头是指初一到初五。这里的忌是忌讳或最好不那么做的意思。它包含两层意思。第一,尽量不说不吉利的话语,多说令人心情喜悦,幸福吉祥的春节祝福的言语和词汇,弘扬正能量(尊老爱幼,尊师重道)。第二,在家中尽量不打坏各种用品,即在高兴的同时,心也要细致一点。在年尾时尽量收账入库,而不是大量借出。在初五之前,就是别人欠你的钱,也最好不要忙于催收,向别人借钱最好也过了破五再说。这样免得相互为难。理发要在年尾前,主要是以一个崭新的面貌,喜迎新春,同时也有除旧迎新的意思。农村俗语大多数是古人在长期的工作和生活中总结的朴素理论,多数是正确的,有道理的。希望大家结合实际,辩证灵活的取舍。


52939687374


一进入农历十二月也就是腊月,农村的年味就越来越浓了,各家各户都开始为过年做准备了,农村有一句俗话“腊月忌尾, 正月忌头”说的是过年时的一些习俗,就是腊月到正月这期间的一些禁忌,这期间的讲究很多,你都知道吗?“腊月忌尾”忌的有哪些?

1.腊月忌讳搬家

在过去,老一辈人是不喜欢搬家的,因此有“人搬穷,火搬熄”、“人搬三道空,火搬三道熄”等这样的俗话,进入腊月,马上要过春节了,更不能搬家,这是因为古人认为腊月偏寒,搬入新房子的话,寒冷的气氛和陌生的环境会让家人不习惯,住的不习惯就可能会引发家庭矛盾或者身体不舒服,因此腊月忌讳搬家。

2.腊月忌讳向外借钱

进入腊月,这一年马上就要过完了,因此一年里的账都要互相结算一下,收了账拿到钱就可以开开心心的过大年。但是这个月忌讳借钱给别人,这意味着破财、晦气,马上要过年了,财气向外流,第二年会债务缠身。同样的道理,在腊月最好不要开口向别人借钱,在这里也祈求那些拖欠农民工工资的老板、公司,请尽快把工资结清,让农民工兄弟快快乐乐的过年。

3.腊月二十四扫房子,忌讳乱动东西

农村的春节习俗是腊月二十四要扫房子,把房子打扫干净,象征着把家里一年的尘埃和晦气都扫走了,来年就是好开头、好运气。但是扫房子时,忌讳乱动东西,有些东西更是不能动的。一是大门上的对联不能动。贴对联是春节习俗,各家各户的大门上都有对联,在农村经过一年的风刮日晒,对联已经褪色严重或者破烂不堪,即使再难看,腊月二十四也不能动这个对联,直到开始贴新对联。二是家里供奉的牌位不能动。家里供奉的牌位一般都是家族的长辈,这是对长辈的尊敬,同时也祈求保佑家族后代兴旺,因此在打扫卫生时,千万不能把牌位搬来搬去或者随意改变方向,这是大不敬。

“正月忌头”忌的有哪些?

1.正月忌讳理发

在农村讲究,正月这一个月不能理发,一直要等到农历二月二才能理发,又名“二月二龙抬头”。为什么不能理发,农村的说法是正月理发会折舅舅的寿命。其实这是一个误传,这个习俗是因为当年清军入关后,要求全体汉人必须剪发,为了头发不被剪掉,汉人就编了一个“正月剪发会死舅”的借口来搪塞,慢慢的这个说法就流传开来。

2.正月初一上午忌讳倒水

水意味着财气,正月初一上午是不能把水倒在地上,特别是不能把水倒在门外,这意味着财气流走了,因此要用桶把所有的水都收起来,过了中午才能倒掉。

3.正月初一忌讳扫地

正月初一这一天是绝对不能扫地的,这一天你扫的不是垃圾,农村的说法是你扫的糖果纸、鞭炮屑都是家里的财气,你把财气都扫到门外了,这一年还怎么发财啊。


读书是福


腊月到了,“腊月忌尾,正月忌头”是啥意思?有哪些忌讳和讲究?

今天是12月29日,农历的腊月初四。而农村里很多农民做事都是非常有忌讳的,比如结婚、搬家都必须选个好日子,以来图个吉利,也向往这有一个美好的生活。而农村里的人在腊月和正月的时候,对有些事情也是比较忌讳的,因为就有了农村俗语“腊月忌尾,正月忌头”之说。那么这句农村俗语说的啥意思呢,都是有哪些忌讳和讲究呢?李子来回答。

“腊月忌尾”是啥意思?

古人们认为,腊月是一年的最后一个月,因此被古人称为“岁尾”。而在这个月,古人们做事也是有讲究的,因此在做事情上也需要一些忌讳,这样才能在这一年平平安安的辞旧岁,迎接新的一年到来。而在腊月,古人们认为哪些事情是不能做的,需要哪些忌讳呢?

腊月的忌讳都是哪些呢?

忌讳搬家:按照古人的说法,在腊月是不能搬家的:古人们认为在经过一年的忙碌后,腊月和冬月是休息的月份,特别是这个腊月,搬家是不能做的,如果在这个月份搬了家做了主家是要“破财”的。还有一种原因是古人们认为搬家寓意着“一搬三年穷”,由于搬家是一件大事情,好容易积攒下来的气运随着搬家给流失了。但是根据现代来看,搬家是一件费心费力的事情,不仅浪费时间还浪费着一些金钱。

忌讳借钱:古人们认为,腊月也是不能借钱的:年关年关,进入腊月是要账还钱的阶段,一些人在腊月因为借钱,不仅影响着借钱人的运势,还影响着被借人的心情。试想一个人在腊月里需要借钱,可见这人生活的怎么样。因此来说,在腊月借钱也是不可取的。

那么腊月该做什么呢?

古人们认为该劳作的时候一定要劳作,而该修养生息的时候一定要休息的,特别是进入腊月份古人们在过年的时候也有讲究的。特别是在进入腊月二十以后,围绕着过年的生活就开始了,比如说蒸馒头、做年糕、杀鸡杀猪等这些事情一定要做的,也要为过年做一些准备。

“正月忌头”又是什么意思呢?

有“岁尾”自然也有“岁头”,而在正月里,古人们做事也很有讲究的。他们认为在新的一年里不仅要说吉利的话,也要做吉利的事情,这象征着在新的一年有一个红红火火的开头,以祈盼新的一年日子更红火。

那么古人们认为正月的忌讳又是哪些呢?

正月忌讳剃头:农村里素有二月二龙抬头之说,这象征着在农历二月二那天,古人们理发带来好的运气。而农村俗语也有“正月剃头,折舅舅的寿”之说,在舅大娘大的农村里,在正月里理发对舅舅也是大不敬的。虽然这些事情过于迷信,但是也有很多人因为在正月里能图个吉利,所以很多农村人也是非常忌讳这一事情的。

正月里不干活:古人们认为,正月里是过年的一个月,特别是正月十五之前,除了过年走亲戚之外,什么事情也是不能做的。而在古时候,人们除了种地什么事情也是做不了的,因此也就成了正月里干活的说法。

正月里不还钱:我们这里还有正月份不还钱的说法,如果有人在正月份去要钱,不管是债主还是什么原因,都是要挨揍的。古人们认为正月份要钱属于打脸的事情。


综上所述

农村俗语:“腊月忌尾,正月忌头”的意思通过上述分析,已经很明白了。笔者认为这是由于古人对自然还处于未知的世界,对一些事情了解不透才出现的这样的结果。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达,这种忌讳的事情早已经被现代人认为这是迷信的事情,因此来说这样的忌讳也不多见了。


李子说农


年关将至,在外乡打拼的游子,也都纷纷提前返乡准备过年了。在农村过年是非常隆重的,自然也就非常讲究,农村老人们经常讲:“腊月忌尾,正月忌头”,这句农村俗语是什么意思?今天阿豪就来和大家一起来聊一聊。

在农村,每年的除夕夜,也就腊月三十,农村家庭都有守岁的习俗。而且从这天晚上开始,到大年初五早上家里的地面是不能打扫卫生的。在老辈人看来,这期间产生的垃圾要存起来,农村民间也有地方叫存财。

而到了正月初五即破五那天再清扫出家门,美其名曰:“送穷土”。“腊月忌尾”就是提醒人们在每年腊月底的时候,在农村有些事情是需要忌讳一下的,避免来年不好的时运发生。

“正月忌头”,农村民间,很多地方,人们至今还保留着一些传统习俗。例如,正月初,家里的小孩不能说脏话,要向自己的长辈当面拜年。正月初,农村走亲戚也是很有讲究的,比如,大年初一在自己家和家人团聚,初二回娘家,初三去七大姑八大姨家等。顺序一般不可以打乱,农村最讲人情,顺序打乱了的话,会闹出笑话的,让人觉得你不懂人情世故。

这句农村俗语:“腊月忌尾,正月忌头”,不仅反映出中国农村,老百姓长期以来的持家经验,而且,也可以看出农村老百姓对于礼尚往来的重视程度。当然,在今天看来,无论社会怎么变化,老祖宗流传下来的传统文化要吸取其精华继续予以传承,不忘初心,与时俱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