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logger用镜头记录疫情,记录形式多元化发展,纪录片该如何变革

vlog作为纪录片碎片化、平民化的一种形式正在崛起。当每个人都可以记录美好生活的时候,纪录片又是如何适应这个市场的呢?

疫情期间,各大视频平台纷纷设立了“抗击肺炎”频道,并且发起了“全球疫情实录招募活动”,身处全球各地的视频创作者们,用视频记录着全球战“疫”下的真实情况。这些短视频不就是微纪录片吗,我们通过这些短视频看到了全球的人们为是如何面对这场疫情的,也看到了武汉人民生活的真实情况以及医护人员是如何全力以赴的。这场疫情加速了纪录片的多元化发展。这些vlogger的视频增加了时效性、扩宽了地域性,满足了大众的窥测的好奇心。

疫情之下,韩国地铁里的民众都戴起了口罩。作为亲历者的@钟吾澡雪,深切感受“中国在遭受的苦难,韩国也在遭受”,在疫情面前没有例外,全球都是命运共同体。


vlogger用镜头记录疫情,记录形式多元化发展,纪录片该如何变革


3月4日,同样在意大利留学的@TRACIE小左一觉醒来,意大利的确诊病例额已经突破了2000,但是从宿舍到学校的路上,她看着形色匆匆的路人,却没有一个人戴着口罩。戴着口罩的她显得很另类,因为担心教授不让她参加考试,她在学校的时候还是摘下了口罩。


vlogger用镜头记录疫情,记录形式多元化发展,纪录片该如何变革


西瓜视频视频创作人@我是郭杰瑞回到纽约之后,做了一期特别的视频。为了解美国是否做好应对疫情爆发的准备,他暗访了纽约的知名医院,却发现医院甚至没有发热中心。而街头的民众依然认为新冠肺炎只是普通流感,他对此很无奈,在他看来,如果美国爆发疫情,一切都将非常混乱。


vlogger用镜头记录疫情,记录形式多元化发展,纪录片该如何变革


滞留在美国西雅图的@另维,背上“我不是病毒”的海报走上大街,许多美国人主动走上前来,伸出双手,给这个戴着口罩的中国人一个温暖的拥抱。


vlogger用镜头记录疫情,记录形式多元化发展,纪录片该如何变革


日本的华人志愿者,挂出“日本加油”、“我爱中国&日本”的标语,在名古屋车站免费向日本人发放口罩的善举,引发全网点赞。


vlogger用镜头记录疫情,记录形式多元化发展,纪录片该如何变革

\u001d\u0003

面对vlog的悄然崛起,并且在短时间内广泛被国人接受,作为纪录片的专业机构,更要在纪录片的专业上、内容上多下文章,在谨守纪实本真的基础上紧跟时代。“互联网+纪录片”模式的出现,我们可以感受到越来越多的纪录片“爆款”后的互联网力量。“网络纪录片”作为纪录片的新兴语汇正在进入公众视野。

《舌尖上的中国》《了不起的匠人》《风味人间》《人间世》等具有工业化生产程式、产业化开放方式和商业化运作模式的纪录片开始涌现,依托互联网平台的传播优势构筑自己的生态圈。这似乎标志着这个原本游离在市场与艺术之间的小众品类开始走出市场化的第一步。

此外,《风味人间》等带有明显网生气质的纪录片崛起也昭示着:随着核心受众日趋年轻化,纪录片在坚守底线外,从内容生产到开发上也有必要向年轻“网生代”的消费习惯靠拢。微距摄影、显微拍摄、CG技术、交互式摄影控制系统等影像语言将受众的感官延伸到极致,对美食的密集呈现和跳跃性勾连又符合了互联网的“碎片化”传播规律。更重要的是,《风味人间》在IP开发和变现上突破了传统的方式。“风味”的IP矩阵不只局限于纪录片形态的系列开发,而是加入综艺领域如“风味实验室”、短视频领域如“风味美食赛道”等多样态内容,在同一品牌下平行推动、共同宣传。

记录形式多元化发展的时代,对纪录片人来说更多的是新的机遇。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公众号:发现纪录片documentary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