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壺,泥料和製作工藝關係壺好壞,養壺過程決定著紫砂壺價值

紫砂壺的泥原料,按泥色分大致有黑泥,紫泥,紅(朱)泥,米黃泥(段泥)等。因其產自江蘇宜興,故稱宜興紫砂。

紫砂壺,泥料和製作工藝關係壺好壞,養壺過程決定著紫砂壺價值

1

事實上,並不是宜興所有地區都產紫砂泥,只有在宜興丁蜀地區的陶土礦中才能找到紫砂泥。宜興紫砂泥的礦物組成,屬於含富鐵的粘土英雲母類型,符合宜興紫砂陶嚴格的工藝要求。

紫砂泥豐富多彩,其中以紫,紅,米黃為紫砂器的本色,而紫有深淺,紅有濃淡,黃則富有變化。紫砂泥的髮色效果因礦區,礦層分佈不同,燒成溫度稍有交叉變化,則色澤變化多端,耐人尋味,妙不可思。

為了豐富紫砂陶的外觀色澤,滿足工藝變化和創作設計的需要,紫砂藝人們有時候也把幾種泥料混合配比,或在泥料中加入金屬氧化物著色劑,使之產生非同尋常的效果。

紫砂壺,泥料和製作工藝關係壺好壞,養壺過程決定著紫砂壺價值

大凡名家對泥料的配製皆各有心法,不相私授,進而形成紫砂泥有些特定泥料成為某些名家的代名詞,也突顯了名家的藝術風格。

如作品燒成後呈現天青,栗色,石榴皮,梨皮,硃砂紫,海棠紅,青灰,墨綠,黛黑,冷金黃,金葵黃等多種顏色,吸引了紫砂藏家的目光。

還有一種是調砂泥,在紫砂泥裡摻入粗砂,鋼砂,做出壺呈現出粗獷豪的風格,摸上去有顆粒不平感,與光滑平整的細膩風格相左,單純品種的泥料俗稱“清水泥”。

紫砂壺,泥料和製作工藝關係壺好壞,養壺過程決定著紫砂壺價值

3

紫砂泥與其他泥料相比,具有以下幾個特點

一, 可塑性好。

二, 燒成後溫度承受範圍較寬,變形率小,生坯強度大,因此茶壺的口蓋能做到嚴絲合縫,造型輪廓線條清晰嚴不致扭曲。

三, 紫砂泥本身不需要加配其他原料就能單獨成陶。

四, 砂泥的另一個物理性也很特別,就是它成型後不需要施釉,外形自然平整光滑,富有光澤,且用的時間越久,把摩的時間越長,它越是發黯然之光,這也是其它陶土無法比擬的。

4

紫砂壺的制壺工序

紫砂過的製成工序中,壺身,壺蓋,壺紐,壺嘴,壺把,都具有跟壺身相對應的關係。因此,從每一個小細節,都可以看出每一把壺製作工序中的精準度與完美度。

紫砂壺,泥料和製作工藝關係壺好壞,養壺過程決定著紫砂壺價值

壺蓋

與壺身接觸的坎蓋之處,壺蓋與壺身能不能密合,就是一把壺的最基本要求。

壺紐

為了方便拿壺蓋而設置,無論它是圓紐,環紐,菌紐,桃紐,竹結紐,花式紐,或是動物形狀的虎紐,獅紐,魚紐,最起碼要求是:好拿。

壺身

絕對不要拿壺蓋去敲擊壺身,去聽有沒有清脆聲,並以此為判斷好壺的標準。這樣以蓋敲壺,非但無法作為判斷好壺的標準,反倒可能將壺蓋敲破。

壺嘴

為了方便出水所用,最重要的是出水要流暢,同時水流停止時不會“流口水”,也就是“涎水”。除了靠目測壺嘴與壺身協調性,你還得以水入壺試用看看。

壺嘴出水的流暢與否,和壺體裡的內裝有關,一般壺分成有內膽與無內膽兩種,俗稱“母壺”和“公壺”。使用上,無內膽都會加上金屬濾網,有過濾碎茶葉的功能。壺的內裝是壺器本身的配備,雖然重要,卻絕非是泡好茶的唯一因素。

紫砂壺,泥料和製作工藝關係壺好壞,養壺過程決定著紫砂壺價值

壺把

在選壺把時,應以方便持壺為首要標準。壺把形制多,有橫把,端把或提樑,不同形制的壺把必須與壺身壺嘴做搭配,除考慮美觀之外,最終目的還是好拿好用。至於在壺把上刻龍雕鳳,多了視覺的享受,卻少了拿壺的方便性。

5

養壺

每個人喝茶都有偏愛的口味,那麼你在泡茶時最好一種茶配一把專用的壺,如此才不會讓上一泡茶殘留在壺壁的餘味影響這一泡茶湯。

泡過普洱茶的壺,就絕不能夠再拿來泡烏龍茶,因為普洱茶茶味濃,緊緊吸附在壺壁毛細孔,不易洗掉,若又用它來泡烏龍茶,很容易蓋掉烏龍茶的清香。

紫砂壺,泥料和製作工藝關係壺好壞,養壺過程決定著紫砂壺價值

正確的養壺方法就是將茶渣倒出,將壺蓋取下,壺底朝下,用熱水淋澆壺體與壺蓋,如此可將壺內壁的茶山保留下來,壺體的茶山也會更勻稱,顏色更接近壺蓋,再將壺放在通風處自然乾燥。

乾燥之後壺需要經常撫拭,以棉布清潔效果為佳,又不會刮傷壺體,自然能養成壺的幽光。

養壺用茶第一當選烏龍茶,再其次是紅茶,泡茶最好用山泉水,因為它是自然之水沒有任何異味,不會干擾茶葉的香氣。同時也建議不用花茶來養壺,因為花茶花味太強烈,會破壞壺內留有的其他茶葉香味。

紫砂壺,泥料和製作工藝關係壺好壞,養壺過程決定著紫砂壺價值

6

養壺最大的樂趣在於眼見壺的表面從毛燥無光澤,經過一次次的使用,經由手撫摩或布擦拭之後,自然發出悠悠黯光,茶人的喜悅會由心衍生,茶人與壺也培養出了共生的情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