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農村,辦喜事時幫忙的人都要給包香菸,這個風俗好不好?你怎麼認為?

鄂東三農


在農村,簡單來說,就是個“熟人社會”,大家平時家中遇到個紅白喜事,都會互相幫忙,而且這種幫助是不及利益的,都是自願行為,而前來幫忙的人每人都給包煙,這是一個禮節性行為,並沒有什麼不妥,如果你覺得不妥,也可以每人給包200塊紅包,效果也是一樣的。

其實農村辦喜事,給前來幫忙的人一包煙,是多年以來形成的習慣而已,談不上風俗,是一種禮貌性的行為,以及對對方表示感謝的行為,沒必要延伸來講,否則顯得矯情了。

我從小就在農村長大的,去年臘月我奶奶過世,前來幫忙的人都是街坊鄰居,親戚朋友,都是大家熟悉的人。大家來幫忙,也是一種禮貌性行為,為了減輕辦紅白喜事人的負擔,而且這種行為是無私的,不要任何報酬的。

村裡有很多類似的紅白喜事,給幫忙的人一包煙都是約定俗成的,即便你不給人家也不會說什麼,只是你不給顯得你這人不會為人。而對於一些開車的司機,我們都是給一條煙來表示感謝的。

當然了,有人說“吸引有害健康”,給煙不好。其實給什麼東西也不侷限於香菸,像食品、其他禮物,甚至直接給包紅包表示感謝,都是可以的。

而農村辦喜事幫忙的人都要給香菸,恰恰說明了農村人的質樸和重情義,並沒有太多功利心理摻雜其中,你要覺得不妥,不給就是了,只不過禮貌要有而已。

至於這個“風俗”好不好,吸引有害健康,自然是不好的,但表達感謝的方式有很多種,只要你誠懇的對前來幫忙的人表達感謝,都是沒什麼問題的,給香菸,說白了只是一種形式而已。


李阿冰


農村人辦喜,主家會給來幫忙的親戚每人遞一包香菸,不是合適不合適的事,這是辦喜事的主人表示的禮數,其意義是歡迎你來幫,主人沒時間,經常給來幫忙的親戚遞 煙,所以拿整包給你,你想什麼時候抽都可以,再說抽菸也是一個興頭,農村人不單是辦喜事會遞整包的煙,就是幫忙做工一的工匠,除了工資照付,也會一天拿一包煙給他,還有三餐伙食不錯的飯菜,上午和下午中間還有食點心,俗稱食茶。

我辦喜事給你一包煙,你辦喜也會給我一包煙,份子錢大家都同祥會給主家,這就是人情來往,以前沒有香菸的時候,是用草煙,放在棹上,要抽的自己卷,叫捲菸。以前說是無酒不成席,可以說無煙也不成席。開席時男人座的棹上,不管他們會不會抽菸,都會放二包上等好姻,就這二包煙價值百多元。所以說辦喜事,給夾幫手的親戚,每人給一包煙,這種習慣很有人情味,足進了親情,鞏固了友情,是可以發展不去的。


友好為人99


在我們這邊農村,參加各種紅白喜事的機會較多,有的是組上鄰居家的事,有的是親戚朋友屋裡的,對於一些風俗習慣還是比較熟悉的!

不論是婚嫁等紅喜事,還是喪葬這樣的白喜事,組上的鄰居必然都抽空去幫忙。而一般組上的組長或族長或有能力水平的長輩就是辦這樣事情的“都管”,場合大點的還分內外都管。內都管管賬,外都管管事,兩人商量配合著把主人家的事辦好!



要把主家的事辦好,就肯定要全組到場的鄰居們齊心合力並無私出力!

由於每家都可能遇到這樣的事,按照傳統來說,主家辦這樣的大事,一邊是舉行某種儀式,如結婚時的主婚,喪葬事的祭奠等,另一邊也是一種“打會”的形式!在不寬裕的時代,哪家要辦這樣的大事都力不從心,需要大家湊份子錢!



而鄰居的幫忙也就是沒有報酬的,也是一種換工的形式,按鄉里的俗話:誰家沒有要人幫忙的時候呢?

雖然沒有報酬,但幫忙的人每天會由都管發一包煙,偶爾還會開一通零煙,還有一些場合,幫忙師傅會“鬧煙”!也就是直接找都管額外要煙!這一般是特殊情況,如哪家辦喜事,負責招待上親的,或者廚房大師傅,或者媒人都有可能鬧煙;白喜事的抬棺人和挖“金錢眼”的可能會額外發煙之外再找都管要煙!

幫忙師傅每天的煙到底是怎麼回事還沒有一個確切的說法!說是每天幫忙的報酬肯定不是,但是煙也是錢買的,幫忙的人每天得的煙包括桌面分的煙和各種鬧的煙的價值有時也能抵得上一個人的工錢!特別是主家用的煙上了檔次的就更有這個效果!這也是不少農村辦事逐步在變味的本質,主家用差了煙,幫忙人頗有微詞,難免就是以金錢的折算概念在作祟!



我覺得這種發煙的形式更是一種風俗習慣和傳承!按鄉里的風俗,煙開路,酒搭橋,煙便是聯絡感情的一種方式。所以,為鼓勵鄰居們幫忙盡心盡力,都管甚至主家要不斷地開煙,以示感謝,而有的不抽菸,像婦女同志,她們看到開煙的次數這麼多,也接著主家的湊在一起帶回家給丈夫抽!這樣就不論是抽菸與否,都管或主家通通要開到,否則會生意見,就乾脆一包包發!隨你自己抽還是帶回家,主家的感謝之意到位了!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一種規矩和習俗!

一句俗話:入鄉隨俗!沒必要去討論這樣事情的對錯好歹,隨俗就好!

歡迎不同意見留言討論!感謝您的關注、點贊、收藏和轉發!


原生態鄉村


大家好我是小魚。

在農村,辦喜事時幫忙的人都要給包香菸,這個風俗好不好?你怎麼認為?


小魚覺得這個風俗很好!!!

在中國菸酒二字已成為一種文化,很多時候兩人見面未說話先遞煙已成為一種約定俗成的一種小規矩,很多就算是不吸菸的人出門辦事也會揣包煙,不論是問話還是找別人辦事,一根菸開道的話很多事情就變得簡單起來了。特別是在農村無論白事喜事去幫忙的人主家都會至少給一包煙,這是為什麼呢?


在農村有這麼一個不成文的規矩,就是喜事主家要叫,白事不請自到。到了就是幫忙的,既然別人這麼給面兒,那麼主家給包煙不是一種禮貌、善意的回敬嗎?

而且在有的時候來的客人是幫忙的人也認識的,見面遞根菸也成了接下來聊天的開場白,客人也會感覺主家辦事周到,什麼事都考慮的很全面。

而且現在人工費用這麼貴,一個壯勞力的一天起碼值200塊錢,人家放下自己的事來幫忙除了捧場之外,本身也是對主家的一種認可。 雖說是耽誤了一兩天,耽誤了幾百塊錢,但是主家給他們錢他們會收嗎?顯然是不會的!!!

這個時候的一包煙就顯得尤為重要,這不僅僅是一包煙,這已經是一份謝禮。以後別人家有事的話,這次辦事的主要肯定也是要去幫忙的,你來我往之下就促成這種中國式的關係。即為不談錢、只記人情。


雖說這種給煙的風俗很不錯,但是吸菸有害健康,完全有必要換成是另外一種東西來替代它。比如說一顆糖、一把瓜子等等。



小魚遊三農


您好,小雛菊姑娘為您解答!

在農村,香菸真的起到了很大作用,平時親朋好友或者鄰居同村村民等熟人碰面,都會打聲招呼,然後遞上煙,雖然是客套但是也是寒暄,一根菸也很容易拉近距離打開話匣子。



在農村,最多的是各種酒宴,今天誰家兒子結婚或者嫁女兒,或者誰家孫子百日宴,老人家滿十大壽及村裡有些老人去世等等,這些無論紅白喜事都需要辦酒宴,但是在村裡辦酒宴就需要很多人來幫忙,切菜洗菜招呼來賓端水泡茶及給來賓上人情譜等等,因此需要很多人來幫工,因為農村一個村也大,通常也是一個村為單位,如果村裡誰家辦酒宴,如果主家請了你你就需要去幫忙,下次你家有喜宴,同樣其他村民也會來幫忙,就這樣養成了既定習俗一家有事,其他村民都去幫忙幹活,你說這麼多人給錢吧給多了對主家也是很大的經濟負擔,給少了又顯得對人不客氣,在我們老家因此就養成了一個習慣就是來幫工的人無論男女最終都會得到一包二十幾塊錢的芙蓉王香菸及其他禮品。



我覺得這樣其實也挺好的,香菸也是有價值的,家裡有抽菸的人就不用再去買香菸,如果不吸菸的人可以用這個煙來招待家裡的客人,它也是具有一定變現的價值,村裡小賣部還會回收這些香菸,因此村民也可以選擇賣了變現。


小雛菊姑娘


大家好,我是凡事想開就好137。作為一名三農領域的原創作者,在這裡我想簡單的發表一下我個人的觀點,希望可以對您所幫助。


首先我認為在中國菸酒二字已成為一種文化,很多時候兩人見面未說話先遞煙已成為一種約定俗成的一種小規矩。


其次就算不吸菸的人出門辦事也會揣包煙,問話還是找別人辦事,一根菸開道的話很多事情就變得簡單起來了。


最後在農村有這麼一個規矩,就是喜事主家要叫,白事不請自到。到了就是幫忙的,主家給包煙是一種禮貌。


以上就是我的觀點,希望可以對你有所幫助,同時也希望大家關注我的頭條號,我會定期的發表一些和三農相關的文章,謝謝!


鄉鄰鄉親


不是好不好的問題,關鍵是應該這樣啊,人家熱心給你幫忙難道給包煙多嗎?全國各地都是這種方式,這屬於正常的人之常情,見到陌生人還遞煙,難道幫忙不應該給一包嗎?還有一個因素,這些人還要幫忙照料客人,家裡來客人了,他們要熱情的迎上去遞煙,所以並非單純的他個人抽,一般一包煙不夠,那麼多人大部分都是把整條的煙放在桌子上,隨便抽。

你找誰幫忙最少也得一包煙,這屬於禮節,哪裡都是這種方式,不是農村這樣城裡也是這種方法,這是最基本的,如果你連一包煙都捨不得,估計真沒有人搭理你,這是最基本的禮節。

我們這裡老人去世,抬棺的每人兩包煙,回來還得坐席,兒子還要給抬棺的作揖磕頭致謝,這屬於最基本的,必須致謝給你幫忙的人,抬棺的都是真心實意給你幫忙的,照顧不好給你撂攤子夠你喝一壺的,到時候叫你丟人,真要是往大街上一放,看看誰難看。

關於幫忙給煙這件事哪裡都是這樣,不管是農村還是城裡,這屬於基本禮節,總不能叫人家自備煙吧!人家可是給你幫忙的啊,大夥忙忙碌碌一天,最後自己抽自己的,大家說行嗎?

幫忙的一般負責招呼客人,所以他們根本離不開煙,一會來一波,一會來一波,一天需要好多包,這也可以說是一種風俗,但是更多是為了招呼客人,這也是工作需要。


大海傳媒


問: 在農村辦喜事時,幫忙的人要給包香菸,這個風俗好不好?你怎麼認為?

答: 阿洪認為,農村辦喜事時幫忙的人都要給包香菸,這個風俗習慣不好,應該改革。

過度浪費,給農民增加負擔。

阿洪的老家以前就是這樣,村裡面有人辦喜事,整個村民小組的人都要參加幫忙,幫忙的人數最多時高達百人以上,最少的也有五六十人,抽不抽菸都要給,只要人家來幫忙,按每人一包香菸發放,每包香菸10元計算,光是每人一包香菸主人家就要花費煙錢上千元。還有發零散煙、主人家抽給客人用的煙、禮桌上用的煙、飯桌上用的煙,加起來煙錢最少都要1500元以上,極度的浪費,給主人家帶來沉重的經濟負擔。而且家家都這樣興,惡性循環消費,對整個村子裡面的農民都沒有好處。



建議改革,怎麼改?

阿洪所在的村已經全面改革,起初是由部分村民自發提出討論,在村民家辦喜事時,由辦喜事的總管給全村幫忙人員開會決定: 從今以後,無論是哪家辦喜事,不再給每個幫忙的人都發一包香菸,主人家將香菸拿出來,放在盤子裡面,抽散煙,會抽菸、喜歡抽菸的人各人從盤子裡面撿散煙抽。這樣改革後,每個村民都樂意接受,每家辦喜事至少節約一半以上的煙錢,非常值得改革。


總之,民風易俗要傳承,惡習陋習應改革,保留好的習俗,去除不良習俗,辦喜事一切從簡,杜絕大操大辦,對大家有利而無害。

大家怎麼看?歡迎在評論下方發表個人看法!喜歡阿洪文章的朋友,記得幫忙點贊、評論、轉發,關注農人阿洪,瞭解更多三農趣事。

阿洪168


在我們農村老家,不論紅白喜事,主家都會給幫忙的包煙,甚至幾包煙,我覺得農民的一種樸素表達方式。沒什麼好與不好的,沒必要綱上線。



在農村,往往一家有事,幾乎全族人及近門鄰居都會來幫忙,這完全都是自發的、不計報酬的。主人往往為了表達謝意,給每人發一包煙,煙的價錢也不是很高,往往都是十元左右。主人拿得出來,幫忙的人接得住,不會計較煙的好壞,只是一種禮節。但僅限於男性,也有個別的女性抽菸,但是少之又少。



在農村,又有另一現象,就是無論辦喜事還是白事,主家都會給廚師及幫廚的發毛巾。喜事發紅毛巾,白事發白毛巾。做飯往往是件很辛苦的事,廚師及幫廚往往汗流浹背,發毛巾,略發心意。


類似這樣的傳統習俗,大家都是約定俗成。個人認為,只要不是過度鋪張浪費,給幫忙的鄉親發個煙,表示表示心意也是無可厚非的,當然吸菸有害健康,還是儘量少吸或不吸。


農家樂多多


在農村這是千古流傳的習俗,一時半會應該很難改變,以後不管是什麼事,街坊也好,左鄰右舍也好,都會上前幫忙。送點東西是小事,互相幫助才是有意義的,其實送包煙就是為了感謝一下,以後聯絡下感情,日後好相處。這樣感覺挺好的,經常交流促進感情。

你在看看現在呢?從農村到城市,都是各掃門前雪的,很少有交流,更別提主動幫忙了,主動幫忙還會被別人懷疑心懷鬼胎呢。取而代之的是相互攀比,你看不起我,我也看不起你,資源優勢多的看不起沒資源的,為的就是心裡的那點所謂的優越感。人文情懷早就拋在九霄雲外了,不得不說,這是社會時代發展的悲哀之處。

慢慢的人情冷漠了,交集利益化了,環境也變的糟糕了,我感覺農村幫忙做點事,回饋一下無可厚非,不在送什麼禮,在於禮的輕重,在於感情方面的交往。








分享到:


相關文章: